以科学教育人才为题的论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9 02: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0:11
成才是一个人成长的理想境界,也是一个人成功的显著标志,渴望成才己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美好愿望和崇高追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已成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而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价值观,激励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己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紧迫任务。就大学生的整个成才过程而言,成才既是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过程,也是学校对大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的教育过程。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选择正确的成才道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是高等学校快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给高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1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才的内涵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科学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客观世界。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探索事物的客观规律、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则是科学探索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逐渐凝练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主要包括求真求实精神、探索创造精神、理性怀疑和批判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其中,理性,是科学的基础:求真,是科学的目的;求实,是科学的态度;怀疑和批判,是科学的手段;合作,是科学的桥梁;奉献,是科学的价值。
所谓成才,就个体来讲,是指个体通过接受系统的教育和专门知识的培训,使自己成长为有一技之长的能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才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才,但是,成才的过程却是一个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挫折,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努力学习、不懈进取的一个艰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教育引导,即所谓成才教育,是很难成为人才的。
2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
从我国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来看,我国的科学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缺乏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教育。当科学教育只注重科学的工具理性功能时,科学教育的非科学化就在所难免了,这对于人才培养是很不利的。科学发展观对一个人的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上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在于促进人们养成正确的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科学发展观不仅为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而且为各种社会活动所需,因为科学发展观能够帮助我们在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时进行理性的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在观察和研究事物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乐于奉献与合作攻关的精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大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技术学习的方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是相通的。如科学研究中的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综合、类比等逻辑方法,都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长期以来,在教育中,只注重积累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造成了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了科学知识、但不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不具备应有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在学习和研究中,盲从多于质疑,求同多于求异、保守多于创新。培养的人才只能是科学知识的储备者,而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培养的人不具有创新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3 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3.1 团结协作精神教育
现代组织的基本单位都是团队,众多的成就都是依靠“集体大脑”取得的,个人的价值也是以某种团队的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团结协作精神十分重要。在知识激增、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信息社会,个体学习的方式由于思维的局限,即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必须培养个体超越自我,互相学习,紧密合作,在团队协作中更好地促进自身成长成才。在教育工作中,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这种学术研究团队,将更多的个性独特、富于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渴求个人成功的学生吸收到团队中,让他们在团队的学习中培养协作精神。
3.2 性批判精神教育
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主动性、独立性的思考活动,又是一种反思性、审慎性的活动。理性批判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有说服力的批判,包括批判与自我批判两个方面。批判活动与创造活动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性批判的目的是构建新的更接近真理、更符合逻辑的理论。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一定要加强理性批判精神的教育与培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思考问题,不要怕遇到问题。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6�1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实验,去观察”。“一种理论对科学知识所能做出的最持久的贡献,就是它所提出的新问题”。
3.3 探索创新精神教育
探索创新精神是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宝贵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和实验,学会自学、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善于关注和探求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在教育中,要十分珍惜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大胆想象、勇于尝试,对事物追根究底的精神,始终保持对新鲜事物的适应性和接受态度。
3.4 严谨求实精神教育
科学有其严密的逻辑性、实证性,严谨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是科技人才必备的素质,没有这种素质就不可能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浮躁的、非务实的作风都不是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也不是科技人才所应有的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发展观要在学习和研究实践中逐步养成,既要逐步锻炼有质疑他人的学术观点的勇气和能力,又要拥有求异思维和广纳异议的宽容心态,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理论观点的质疑,始终以科学分析、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对待学习和研究工作。
3.5 奉献精神教育
科学研究的实质和目的,就是探索自然界的奥妙,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最终战胜自然,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服务,科技工作者没有奉献精神,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就不可能做好工作。在大学生成才教育中要着力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热爱人民的情感,乐于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0:11
文化立省,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把文化立省作为福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战略,是福建从经济大省走向经济强省的中心环节。要使福建成为经济强省,必需有文化力的支撑。文化是一种力量,是综合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凝聚力,既有精神的力量也有物质的力量。现在福建已经是全国经济大省,生产总值6000多亿元,列全国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排全国第七位,但福建文化产业比较滞后。
(1)建立文化产业新格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完善福建省文化产业*,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引导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组建发展文化产业集团。完善文化产业*,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较好的文化产业集团,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培育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一是科技产业。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制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及海洋科技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福建近几年高新技术发展有比较大的进步,高科技产品产值占GDP比重和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当前要着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园区,着力培育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比如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居前列。要大力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加速高新技术向第三产业的扩散和转移,用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以及纺织服装和建筑材料等福建有实力的行业,实施和推广若干关键技术,支持企业通过创新掌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此外要推动新的农业科技*,特别要加强闽台农业合作,把台湾先进的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加快发展技术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提高福建人的科学素质。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出版(印刷)业。整合全省国有出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福建的出版业和印刷业。大力发展民营印刷业。
三是大力发展传媒业。发展广播影视业,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业,做大做强福建广电集团、福建报业集团以及电影业等。
四是会展业。厦门’9·8洽谈会,一年比一年做得大做得好,还有科博会、海博会、花博会等,要全面发展全省的会展业,要创品牌。
五是信息服务业。拓展网上资讯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院、网上书店、网上剧场、网上电影等,提供文化信息链,鼓励信息服务机构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
六是旅游业。发挥“五缘”优势和拓展“六求”,推动闽台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与文化更紧密结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含量,比如武夷山旅游品牌很重要。加强对台旅游业发展,对促进“三通”,发展两岸人民的“五缘”关系,促进文化认同感具有特殊的意义。
七是演艺娱乐业。繁荣文化艺术,创造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打造一批福建文化品牌。大力挖掘和盘活全省的演艺娱乐资源,发展壮大演艺娱乐产业,促进我省演艺业向健康、规范和高档次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繁荣文化市场。
八是体育业。积极扩大和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形成以健身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培训和对外交流为主要内容,结构合理,项目齐全,管理规范的体育市场体系。扶持龙头体育企业,组建大型多元化的体育企业,发展中心体育企业,增创名牌,提高质量和效益。
九是卫生保健业。形成和完善医疗服务市场和医疗服务要素质市场,发展医疗器械制造、医药和保健品制造业,要创品牌。
十是教育业。开拓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教育新局面。福建这几年高等教育发展很快,有41所大学,但要做大做强和创品牌,尤其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十一是美术业。我省工艺品、书画、广告装潢、服装设计、环境艺术等美术门类有一定发展基础。如寿山石、惠安石雕、闽派服装设计、陶瓷和树脂工艺品等。
十二是《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造就名家、大师和一批拨尖的文化人才。大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科研、生产、经营人才队伍。这方面福建人才是十分缺乏的,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要求,更不能适应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在文化立省的过程中,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加强福建省干部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掌握先进文化,才能“通天下之志,立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加快福建文化立省,实现经济强省,率先实现现代化。
此外,建设海峡西岸,文化立省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强闽台港澳和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高富有特色的海峡西岸文化影响力,发挥海峡西岸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独特优势,拓展六求,即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旅游双向对接;农业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和载体平台建设。文化立省,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使福建成为统一祖国的前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