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4:14
三更是指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1:00。
三更简介:
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三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引证解释: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唐崔颢《七夕词》诗:“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时秋七月中旬,见田中早稻已熟,吩咐军士假扮作商人模样,将车埋伏各村里,三更时分,一齐用力将禾头割下,五鼓取齐。”
2、指三更更鼓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 怀贞夫人 倚门而立者有间,室外有打三更之声。”
古代人用的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代以前,测量时间的是铜壶滴漏,一把钢尺插漏壶中,水平面上面,一目了然。宋代发明了水运仪象台,齿轮带着托牌小人从门后经过,这时候如果时间处于两个时辰中间,两个时辰小木人都看不到,把门弄大一点,时辰小木人初现、时辰小木人正位两个标志就好判断了。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