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亮了我的世界 要求写李清照,苏轼,李白的文化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09:1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7 18:56
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朵深夜独自绽放的小花,静静地释放出冰清玉洁的忧伤。是她,以其细腻执着的清思,轻灵疏淡的意象,密丽婉曲的意境,委婉清雅的风致,在宋朝词坛上独树一帜。在那只有男人吟风弄月的舞台上,是她,将女性脉脉似水柔情点染到极至;是她,奏响“九万里风鹏正举”向命运抗争的强音;更是她,“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其浩然正气让须眉黯然失色。她是一篇凄美的故事,是一种空灵的意境,更是一种铮铮的风骨。她的光芒让众星黯然失色,她是一个奇女子,一个伟丈夫。透过历史长河,她正微笑着向我走来……
她,就是李清照,又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长廊中也是罕见的,但让我敬仰她的却是她光彩照人的人格魅力,她真率地面对自已的生活,书写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泼洒着自己的清幽与孤洁,抒发着自己的爱国情结。作为封建社会的文化女性,李清照能够冲破封建社会的重重枷锁,投奔自然,直面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气味浓郁的士大夫家庭。其父李格非,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有文名。其母王氏,状元王拱辰之孙女,“亦善文”。李清照出生成长于这样的文学家庭,耳濡目染,早年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她活泼开朗的性格。她热爱生活,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情于山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一个大家闺秀,外出游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致不辩“归路”,“ 误入藕花深处”。迷路后,反而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自由自在的少女宛如一只快乐的小鸟,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恼,在天真浪漫中又略带几分顽皮羞涩。“倚门回首”再次显示了李清照的大胆、顽皮,好可爱的女孩!
婚后的李清照尽情地品尝爱情的甜蜜,与心爱的丈夫相处,李清照时时表现得娇羞可人: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她执著地追求爱情,爱得专一,爱得炽热。无奈丈夫常常外出游学,做官,这不免为清照添一分惆怅,于是,她将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诉诸笔端:“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这种相思是难以排遣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正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情,让李清照愁思萦绕,她不希望丈夫轻易离别,不希望丈夫为了那“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将自已独自留在家中,正是这种相思之情,使李清照“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也正是这一缕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使李清照的内心更为柔婉;离别的怨愤,相思的缠绵,使她情感更为丰富,更为细腻。她的冰清玉洁,她的柔情似水,她的淡淡幽怨,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她是一个柔美的女人!
作为女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渴望自由的女人,李清照仍然无法摆脱那个窒息女子才华的社会给她带来的无形压力,但她从来都是以强烈的自信与之作不屈的抗争。其《渔家傲》最能说明这方面的心态,词云: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通过写梦游太虚、谒见天帝来抒写现实中的内心苦惑,并表露自我的倔强追求。现实人生路途漫漫,暮色沉沉,李清照在庞大的阴影下奋力挣扎,但缺乏知音,“学诗漫有惊人句”其孤独寂寞感油然而生,但李清照不是在这种寂苦中沉默,而是依恃“天帝”的鼓励,欲乘风高飞远举,奔向理想中的仙境。这梦境中的“天帝”,其实就是李清照自强不息的个性,支撑着她永不向命运之神低头。作为女子世界中的豪俊,她有着豁达的胸襟、爽朗的个性、开阔的视野,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对于这暮秋时节,枯萎憔悴的花草,萧条冷落的景色,人生不如意之事就会涌上心头,而她却不为“秋已暮、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而惋惜感伤,而是兴趣盎然地与“水光山色”相亲,品尝大自然的“无穷”美妙。连她在闺中经常玩的一种“打马”游戏,也被她比作两军作战, 甚至是尧舜的治国之术,曲折地反映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和聪明智慧。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清照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小重山》)”“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红梅》)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后亭梅开有感》)以及“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多丽.咏?白菊》)……无不深隐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她对自已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斗志,她确实心高志壮,不让须眉。只有她敢嘲讽满朝文武“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也只有她才敢批评文坛泰斗: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不协音律”、“句读不葺之诗”;张子野、宋子京兄弟等“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却“不可读也”;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而贺铸“苦少典重”、秦观“少故实”(摘自《词论》);这在当时社会上普遍崇拜这些朝廷要员兼文坛领袖的时代,李清照能不随众,而是冷静地分析词坛名家的创作,指出他们的疵病之所在,这在当时常人的眼里简直不可思议,没有极强的自信心与叛逆精神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难怪清人裴畅评论说:“易安自持其才,藐视一切,语本不足存。第以一妇人能开此大口,其妄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虽然封建卫道士裴畅不欣赏李清照的“狂”,但正是这种“狂”才使李清照面无愧色地登上词坛高峰,造就了她激昂的文字。“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这难道不是李清照卓然独立、自强不息的写照吗?
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才华的女人,李清照是高洁、孤傲的,她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夷利禄,厌恶追名逐利。在《夜发严滩》的七言绝句中,她写道: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李清照在这首诗中明志,那些为名利奔波的人,人格是低下的、渺小的,不配与正人君子为伍。她认为,社会上的许多纷争,皆因为争名夺利“青州从事(美酒)孔方兄(金钱),终日纷纷喜生事”(《感怀》)。在当时“为儿妇者,要当一意承顺,则尊长而自悟”(袁采《袁氏世范》)的封建社会里,李清照竟然完全无视上下尊卑的家庭等级观念,竟化用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作诗讥讽其公公赵挺之“炙手可热心可寒” (《逸句》),以杨国忠比拟赵挺之,其勇气,令人惊讶。后赵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斗争中死去,赵家父死家败,心寒已极,赵明诚与李清照离开汴京,回到赵明诚的故乡青州。赵明诚性情淡泊,屏居乡里,更是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和研究。李清照深深的理解丈夫的志趣,她千方百计缩减衣食的支出,“食去重肉”,“衣去重彩”,以荆钗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为了心爱的金石书画,不惜以重金购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给,衣食有余。连守两郡,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共同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赵明诚非常敬重李清照,赞她为“亦师、亦友、亦妻房”。夫妇两人常“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引自《金石录后序》)。她清高孤洁,旨趣高尚,确实不同凡俗,真是一个奇女子!
生在北宋、南宋之交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李清照,看到山河破碎,朝廷不思收复中原,她忧心如焚。早在年轻时候,在和张文潜的《读中兴颂碑》的两首诗中,李清照就借古讽今,指责宋朝皇帝的荒淫奢侈,抨击了权臣们的*误国。南度后,在她的诗歌中,经常讽刺和鞭挞投降派*求荣,她痛恨异族侵略者,提醒当局应时刻加以提防:“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 (引自《上枢密韩肖谓诗》)。赵构称帝后,把几百万绽的黄金、几千万绽的白银、几千万的匹的布帛和大片大片的土地送给金人,以求苟安江南,对此李清照愤慨不已,她巧妙地模仿赵构的口吻加以揭露:“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引自《上枢密韩肖谓诗》)。她渴望能保家卫国,在其《打马赋》中,以棋局喻政局,借棋艺中的“马”喻抗金的兵马,歌咏赞扬战马在历史上奋勇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难,应时刻关心祖国命运,加强抗金观念;要注意秣马厉兵,做好*的战斗准备,把侵略者赶走,收复失地,振兴中华。在此赋中,李清照寄寓了自己深沉的忧国之思,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为了收复沦丧的国土,她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土” (引自《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在“如敢妄议,当置重典”(赵构语)的白色恐怖下,她就把那炽热的爱国情怀、无边的乡思乡愁寓于词中: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绝美的景致并未在李清照的心头燃起元宵节日之夜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反而触动了她内心深深的伤痛,国亡家破、久居异乡欲归不能,故土情深、国仇家恨悲从中来。想到赵构自建炎元年,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便顽固地推行妥协、投降路线,婢膝奴颜,无耻地向灭绝其宗庙,掳掠其父兄的金寇屈膝求和,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中不顾,只图偏安一隅,维持其腐朽的统治与享乐。想到抗金名将岳飞被奸相所害,韩世忠等主战派被贬斥,已成燎原之势的爱*民抗金斗争被压制,投降派肆虐于朝堂之上。想到故国山河恢复无望,不禁痛彻心肺。无边的乡思乡愁、炽热的爱国情怀,尽蕴于“人在何处”中。故国之思,让她“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添字采桑子》);她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蝶恋花》);她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菩萨蛮》);她的“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诉衷情》);无不深含着对北方国土的怀念。她的“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临江仙》);她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她的“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永遇 乐》)无不深含着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担心。她追忆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是她的爱国宣言。正是这宣言,让多少七尺男儿感奋不已,也让多少卑劣小人闻之丧胆,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试问,这份英雄豪气,这份铮铮铁骨,世间须眉几人能敌?她不愧是个伟丈夫!
总之,李清照确实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的温柔娇媚;有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的敏锐细腻;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的倜傥豪放。她不平凡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包容了太多的情感。她的一生,坎坷离奇、大喜大悲,但她始终以她那超凡绝世的才华、深婉丰厚的情致、坚韧不拔的志行、忧国忧民的情结为女性树起了一座丰碑。她是一个奇女子,一个伟丈夫,是一个不同凡俗、气节高尚的婉约女人!
如今,李清照已淡然远去,可我仍看到一颗高贵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那么耀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7 18:57
提升到优势物流的时候,会有的附加值的体现:
1、减损;
2、顺序;
3、优越;
4、时衔;
5、周程;
6、时效;
7、效率;
8、效果;
9、效能;
10、去库;
11、及时;
12、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