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关二支路有个什么大将的故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2 02: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22:42
八大关景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汇泉东部,区域内的街道大都以古代军事关隘命名,包括纵向连接香港西路的紫荆关路、宁武关路和韶关路,以及横向交织的武胜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居庸关路和山海关路。作为青岛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八大关拥有三百多座造型风格独特的建筑,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而在不久前的“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住建部副*仇保兴还专门对这里的保护利用情况给予了肯定。其实,在这数百座历史建筑中,还隐匿着一些名人故居或寓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下这些故居背后的故事。
逊清遗老、军机大臣吴郁生故居
辛亥*之后,百余名清朝遗老避居青岛。其中就包括晚清军机大臣吴郁生。他初来青岛将私宅安在湖北路 ,是一座二层楼房,与附近的周馥、刘廷琛等其他遗老相比,那所房子要小很多。但上世纪30年代,他在如今正阳关路 19号和太平角三路 15号又建了两座别墅。
据著有《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一书的鲁勇介绍,吴郁生的祖父吴延琛曾是嘉庆年间的状元。他本人官居一品,道德学问、文品书法均受称赞。1912年来青岛之后,他筑宅湖北路35号,人称吴公馆。吴公馆与刘廷琛住宅仅百步,两者互相走访、交流书法和收藏成为常态。
除了遗老,与吴郁生来往最多的,就是赵琪。1923年,赵琪任胶澳督办,仰慕吴郁生大名曾登门拜访,在私宅宴请,不断向吴郁生请教学问,这样的缘分在1929年南京国民*接管青岛后更甚。而他与康有为的故事,则不可不说。据鲁勇介绍,康有为是吴郁生任主考官时考取的进士,按照旧制属师生关系。1923年康有为来到青岛,还专程投门生帖子见吴郁生。而因吴郁生一直对变法持反对态度,相处尴尬,从此甚少相见。当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后,仍然以康有为是其门生为由,对吴郁生进行了打压。
吴郁生自40岁起一心向佛,家设有佛堂,并提出湛山之麓适宜建佛寺的建议。时任*沈鸿烈拨地77亩,后又拨73亩,兴建湛山寺。历经清亡、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国民*接管等诸多大事的吴郁生已经看淡世事,选择遁入空门。虽已入佛门,但吴郁生仍旧对电影和京剧钟情不已。早在德国占领青岛时期,吴郁生就钟情电影艺术 ,经常去明星大剧院、山东大戏院看电影。“福禄寿电影院的服务生都知道他 ,并且知道他是前朝的军机大臣。”当时福禄寿电影院的副经理赵星火亲自接待,预定最好的位置并且不收门票。
上世纪30年代初期 ,“八大关”别墅区开始建设,吴郁生父子在太平角、正阳关分别建设了两座别墅。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青岛形势危机,但笃信佛祖的吴郁生没有抛下这个在清亡时接纳他的城市,并终老于此。
1942年,吴郁生病逝于青岛,享年86岁。青岛解放后,吴家后人将部分藏书捐献给青岛市图书馆。如今,位于正阳关路19号的别墅,在1953年6月由接待委员会接收,现在属于青岛疗养院。
奥委会委员、外交总长王正廷故居
八大关不仅是晚清遗老钟爱的地方,还是许多文体名人的汇聚区。参与收回青岛谈判的时任外交总长王正廷也曾在此居住。这位1882年生于浙江奉化的外交家、体育活动家,一生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奥林匹克运动,被人称为“中国奥运之父”。而他在青岛的家,位于现在的山海关路 11号。
王正廷早年在海外求学,游历广泛,191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与宋教仁等人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多次策划*反清起义。辛亥*后,他先后担任鄂军都督府外交部副*、南京临时参议院副议长、北京*唐绍仪内阁工商部次长兼代总长等职。据介绍,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王正廷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参加了巴黎和会,和会讨论到中德关系时,青岛问题是焦点,他看到列强无意支持中国收回青岛,就及时将此事反映给国内,并说服同伴一起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922年,先后被德、日两国霸占的青岛终于回归祖国。中国*派王正廷为“鲁案善后事宜督办”,与会商讨移交事项。从1922年6月29日至11月,经过50轮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凡旧时德国在青岛的建设全部交还中国,而日占时期修建的建筑,中国需向日本给予一定的补偿。
随后在此建立起胶澳商埠,本来打算任命王正廷为胶澳督办,但黎元洪又临时改任他为外交总长。也就是同年,王正廷成为*教青年会中国总干事,又因为国际奥委会与*教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顺利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也是中国第一位 、远东第二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1936年和1948年,他还作为体育代表团总领队率团参加第十届、第十四届奥运会。
1929年国民*成立,并接管青岛,王正廷在八大关别墅区的山海关路 11号建了一座别墅,来青岛便住在这所别墅中。1932年,在他的极力提议下,中国第一次参加了国际奥运会,代表团成员还包括了在山东大学执教的体育教师宋君复和田径运动员刘长春。
小提琴家谭抒真故居
八大关始建的上世纪初,大批外国人拥入青岛,先后被德日占领的这里,具有外国色彩浓郁的殖民地特色。而大批外国侨民迁居青岛,在金口路、齐东路、大学路一带居住。这些人中不少开商行、办医院 、办教会,通过教堂唱诗班等形式,让西洋音乐和西洋乐器在青岛风靡一时。
谭抒真就诞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生于1907年6月10日的他从小就接受西洋乐熏陶,小提琴陪伴了他70余年。作为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先驱,谭抒真钟情青岛,在这里,他亲手设计了坐落在八大关内的一座私人别墅。上海、青岛是谭抒真最常去的城市。而他最辉煌的生涯却在青岛,1930年,谭抒真活跃于青岛的各个演出场合,成为那个时代最知名的演奏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谭抒真教学生涯比职业演奏更早。1925年起,他被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为小提琴教师,后又在上海、青岛的学校任教。在异地任教,谭抒真常在暑假来往于上海青岛之间,避暑于居庸关路11号别墅。这座充满地中海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与“公主楼”遥遥相对,等待着如织的行人,而它的美,更是不会被拍婚纱照的情侣们放过。
谭抒真留给青岛的,还有中国第一把小提琴。那是1935年,他协助王玫让这把小提琴从青岛诞生,也让青岛有了“琴岛”的名号。1937年,谭抒真自己也制成一把小提琴—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第一把“中国制造”小提琴。
不仅是小提琴,谭抒真还在建筑艺术上有所建树。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在上海沪江大学建筑系学习,是一位持证建筑师。他在青岛拥有一座自己设计的别墅,位于正阳关二支路2号。这座红瓦尖顶、半圆凸窗的*别墅,虽然看上去不是很显眼,但仍不失为典型欧洲住宅建筑,现在看来还属于高级住宅,45度斜坡屋顶和半圆形突出的房间,显得优雅无比。
实业家周学熙故居
实业兴邦,作为青岛,乃至全国的知名民族企业家,周学熙、周志俊绝对可以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青岛,他们有两处宅邸,一处位于湖南路,另一处在太平角四路与香港西路的路口。
周学熙为晚清遗老周馥的儿子。周馥在清末任山东巡抚,曾到青岛拜访这里的德国总督。辛亥*后定居青岛,在湖南路上建了宅院 。周学熙作为周馥的儿子,28岁就中了举人,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创办今山东大学。在山大校史上,周学熙是作为山东大学首任校长出现的。
周学熙曾任北洋*财政总长,后来从事实业。在鲁海《名人故居》一书中,专门介绍说,周学熙对新兴工业“别具兴趣,遂谋生产之道,以为久居之计。”时逢德国人在沧口办厂失败,他将全部厂房、设备买下,改为棉纺厂,也就是旧中国青岛最大的私营企业华新纱厂(国棉九厂前身)。而周家生意之大,全国知晓,不仅在青岛,天津、唐山乃至青岛都有自己的企业,涉及纺织、水泥、煤矿、金融等等。后来,华新纱厂由周学熙之子周志俊、侄子周叔弢共同管理。除了湖南路的住宅之外,周氏家族还在太平角四路5号修建了别墅,为自己及子侄居住。
周氏家族里还有一位名人,那就是周学熙的三子周叔迦。作为中国佛教协会副*的他,与叶恭绰一同筹资兴建了湛山寺,地址就在离别墅不远的湛山山麓。伴随着*在青岛建“*接待委员会”,将八大关、太平角一带房屋划入范围,位于太平角四路的这座小楼已经被划拨,成为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