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2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23:29
在甲骨文中,“史”,下半部分是一只手,上半部分是一个“中”字,意为“执中”。这个字形就形象地概括了历史的要义:客观记录所发生的事件。问题是,有客观就有主观,客观是相对的,主观才是绝对的,是人都脱离不了主观的束缚,那么历史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
借用《道德经》开篇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和名存在于万物,至于它是什么东西不能说,所有说出来得“道”,言出来的“名”,都已经不是真正的“道”和“名”了。
对待历史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基本态度
主观性和客观性,就像人手的正反两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政体,永不可分割。
1.历史事件存在的客观性要尊重
严格来讲,就不存在完全客观的历史,哪怕是“不走样”的影像资料,因为影像也是由人记录和剪辑的,选摄录素材和剪辑保存,就是主观加工。
即便时光倒流,让历史在我们面前重新展现,我们看到的也是“主观历史”,因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对客观的历史有“选择性”地保留在记忆中,这也是主观加工过程。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历史“客观”的存在,对历史的研究探讨,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恢复“客观”的过程。我们对待历史的第一个态度,就是要尊重历史的客观事实,虽然这个客观只是相对的。
那么我们就必须以史料记载的基本“事实”为出发点,不能因为绝对客观的不存在,就怀疑一切,否则就会堕落为“虚伪主义”。
比如我们研究汉使,你总不能否认西汉十一帝的存在吧?你也不能否认刘邦推翻秦朝、打败项羽的基本事实吧?你也不能否认汉武帝对匈战争的历程吧?无论司马迁有多不靠谱,史料的基本态还是要尊重的。
2.史料记载的主观性要仔细辨析
新文化运动时,中国出现过一个“疑古派”,以胡适、顾颉刚和钱玄同为代表,撰写了一本《古史辨》,全文三百多万字。请注意,“疑古”跟某些人常挂在嘴边的“翻案”不一样,“疑古”是对客观事件的质疑,“翻案”则是主观立场纠缠,往往带有目的性和情绪化。
“疑古派”表面上看,做的是改变客观事实,但其研究依据,却是从主观性推导为出发点。
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我们发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基本事实胡乱质疑,另一种就是盲从,史书怎么写怎么信,不会加以辨析。
比如《史记》中的大英雄项羽,明显是被美化的形象,竟然被很多人视为偶像,还不断探讨,假如如何如何,项羽就能替代刘邦。又比如光武帝刘秀,史书中说他是标准的儒生,很多人不加辨析,没把握住他豪强的本质,产生误读。
史书中需要质疑,甚至可完全推翻的地方很多,盲从泥古,就失去了读史的意义。
3.抛弃“客观”的执念,和“主观”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坚定地固执于所谓的“客观事实”,拿史书当真理,不容许自己和别人怀疑。这样的人就不要读史书了,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只会让你更偏激。
第二种情形的人也大可不必读史:陷于主观情绪。这种人有点可怕,往往对别人形成伤害。他们通常以道德大帽子,审判理性的学术问题。比如动不动搬出“翻案”之类的词,很讨厌!
对待历史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基本方法
都说读史可以明智,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从历史中明智了?掌握不好读书的方法,史书就成了“故事会”,甚至热衷于野史趣闻,花边消息,那东西涨的肯定不是“智”。
1.谨慎相信,多留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