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1 19: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2:21
新学期伊始,沪上一所高中也推出了“预备期”,400多名高一新生不用带着课本去上课,而是上好人生规划课和心理课。让学生有个“心理缓冲”对十五六岁的学生来说,刚升入高中,心理上会有许多不适应。高一学生许蓉说,来到高中,望望周围同学都很优秀,担心自己不能保持优势,甚至跟不上。还有学生说,在初中,学习上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就像是食物掰开揉碎了喂给我们吃”;可一进高中,老师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感觉一下子没了方向。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说,设置高中预备期,首先是让学生有个“心理缓冲”。从以往来看,一些初中毕业生刚进高中时会“水土不服”,成绩下滑很快,这除了学习方法,心理问题也是一大原因。预备期的设立,让不少高一新生受益。学生王小梅说,学科老师的“三个月期限”建议非常有用,他告诉我们“初中到高中本来就需要过渡,考试一次、两次失败并不算什么,只要调整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迎头赶上”。不少学科老师也并不急着给学生上新课,而是告诉学生,读高中要善于自己找“食”吃,“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和内容深度上都比初中有明显提高,要懂得如何看书、归纳、提问、讨论。”“学习时,你是在溺水,还是在恋爱呢?”一堂心理课上,梅晓菁老师的大胆发问让学生们好奇不已。梅老师说,从心理学来说,学习一般分成两种模式,一种是溺水模式,“你是否有过不想做作业、讨厌或畏惧考试的时候?但学期一结束,又会有一种‘出水呼到气’的痛快感觉?”一些学生使劲点头。梅老师说,如果进入这种模式,就要注意把自己调整到“恋爱模式”,“虽然很多学生没有尝过初恋的滋味,但这种甜蜜的状态如果带进学习,会不会不一样呢?不管你的学习是何种模式,关键要过心理关”。未来想做什么,听听心底的声音高中预备期,大同中学还给学生作生涯规划“总动员”。副校长郭金华说,“大多数学校都是高三时才和学生谈生涯规划,其实这声‘发令*’应该响得更早些。”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生涯规划和400多名高一新生“聊聊心事”。熊教授问大家,高中三年有何目标?不少学生基本都是说“考上大学”;问得再具体点,学生们的回答还是上一本线、二本线,基本围绕分数转,而对未来人生的发展,并没有清晰轮廓。不少学生很惆怅地问:“你说我到了毕业,会不会还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这对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普遍问题。本市有关调查显示,大学新生的职业选择想法形成期并非集中在大学期间,而是在高中——31.66%的学生在高三时形成职业选择想法,26.46%的学生在高二时有择业想法。熊丙奇说,高中生面临文理分科、填报志愿等方向性选择,生涯规划是一种迫切的现实需求。“想知道自己未来干什么,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什么带给我意义?什么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专家建议学生,高中三年应该拓展眼界,不妨参加一次学校竞选,读一本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书,交一个教师朋友,参加或创建一个社团。据了解,“预备期”后,大同中学将为学生提供的“生涯课”,讲述不同的兴趣、能力所适合的各种职业,同时进行有关学生成长和发展方面的指导,如道德、诚信、人脉、决策能力等,还将开一些专题课,如人际交往、志愿填报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自主选择发展道路。链接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课老师沙哈尔提出的10条学生生涯幸福法则: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3.学会失败;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5.简化生活;6.有规律地锻炼;7.睡眠;8.慷慨;9.勇敢;10.表达感激。我的尝试与反思心理课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是陌生而全新的课程。如何把握第一课,对于心理老师来说至关重要。我曾经尝试过在第一课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课开设的重要性,但效果不是太好,显得老套,不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后来,我以《生命线》为题,让同学们在第一课就将自己放在整个生命的长河中去思考过去、现在、将来的自己,并邀请同学们畅谈自己曾经做过的得意的事,以后将要完成的心愿,感觉效果不错。人生要有大格局,还要有不断盘点自己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