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粟裕怎么死的417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1 09:1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07
粟裕将军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在中国人民*总医院逝世,享年76岁。
粟裕(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幼名继业,学名多珍,字裕,以字行,湖南会同人[2]:4817,汉化的侗族后裔。中国的*家、军事家。中国人民*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晚年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副国级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大将*,位于开国十位大将之一,并被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将军著有《战时参谋工作》、《豫东之战》等。粟裕晚年著有《粟裕回忆录》,于1988年11月以《粟裕战争回忆录》为名首次出版,后于2007年8月再版并改名为《粟裕回忆录》。
粟裕生前所写的关于军事的文章,被整理成三册《粟裕军事文集》出版。后来,又将粟裕写的各类文章被整理成三册《粟裕文集》出版。
扩展资料:
粟裕曾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1927年加入中国*党。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之后进入井冈山,参与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
历任红军第一军营长、师长,第七、第十军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参与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
参与抗日战争。后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参与指挥黄桥战役。
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苏浙区委*。后兼任第六师师长,并参加车桥战役。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历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兼第二副政委。
任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与陈毅、刘伯承参加指挥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上海战役等。曾参加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总参谋长、国防部副*、军科院副院长、第一政委,***常委,第五届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
是*第七届*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一届*委员。粟裕于1958年*扩大会议期间遭到不合理批判,直至其去世十年后的1994年方才被完全平反。*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粟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08
《粟裕冤案平反的曲折历程》节选
1983年4月末,粟裕同志病情加重,30日杨副*来301医院看望他,粟已连续几日呃逆不止,当时正在输液。杨副*安慰了他一番后,出来对我说:“粟裕同志病得这样痛苦,今天我就不对他讲那件事了,等他好些再谈吧。”我听后内心极度失望和痛苦,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杨副*未按预案谈话,粟病得厉害、病得痛苦确是实情,但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
晚上,我在一张日历纸上写下:他的病情正在迅速恶化,大概他等不到那一天了。少奇同志有一句名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相信人民总是会正确判断他的,我只有将它交付历史了。
此后,粟裕的病情日益加重,经专家汇诊,决定安装起搏器,因行政事故在安装起搏器的当夜引发暴发性肺炎,于1984年2月5日下午4时33分逝世。(301医院与阜外医院、北京医院的三位专家会诊,一致认为粟裕同志需要安装起搏器,专家们的诊断是准确的,他们医治认真,手术也是成功的。但由于医疗外的环节出现意外,导致粟裕同志接受了两次手术,并在进行第二次手术过程中严重受冻,引发了暴发性肺炎。第一次进行手术时,专家们已在病人*切开口子,但打开起搏器密封包装时,却发现型号不对,该起搏器竟不是事先嘱用的型号,不得已只好临时缝合切口,把病人送回病房,并紧急派人重新采购。第二次手术是另一天下午,2时许,病人坐上轮椅,我们把他推到手术室,而手术室的门却锁着,赶忙去叫管钥匙的人开门,然而左等右等也不见来人开门,只能在走廊里挨冻等待。手术楼比病房温度低得多,走廊里则更冷,我们虽为病人加上大衣仍抵不住寒冷。好不容易找到人开门,已将近下午5点。进入手术室,室内是冷的,立即打开暖气,但一时温度上不来。粟裕同志脱去衣服躺在几乎是零度的X光手术台上做手术。手术结束,三位专家面带笑容说:“成功,成功。”我们还特地向他们写了感谢信。当晚半夜,粟裕同志发高烧,发生暴发性肺炎,终于不治身亡。)他终于没有能在有生之年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结果,他离去时是抱憾的,然而是平静的。他已经不相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指望解决这个问题了。他相信自己的*实践足够说明自己了。我深信人民和历史自有公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08
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
粟裕是中国人民*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家。1907年生,湖南会同人。侗族。1926年11月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转入中国*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井冈山斗争,转战赣南、闽西和*苏区历次反“围剿”,被朱德赞誉为“青年军事家”。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接着率领第2支队在南京、芜湖、潥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陈毅一起,率部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黄桥战役,粉碎了4倍于己的*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后兼*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委员、*苏中区委员会*。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组织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委员,后又兼*苏浙区委员会*,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区对*顽固派军队进行3次自卫反击战,率先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华中、华东和第三野战军主要指挥员,组织指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积累了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委员、**常委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09
1984年 2月5日16时33分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4:09
病死的。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