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8 02: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18:03
CC的真名暂且未明,部分网友的猜测如下: 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又昵称为茜茜(Sissi),巴伐利亚女公爵与公主,后来成为奥地利皇后与匈牙利王后,一般称作茜茜公主。 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Elisabeth Amalie Eugenie,1837年1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898年9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被刺身亡),但通常被家人与朋友昵称为茜茜(Sisi),是巴伐利亚女公爵与公主,后来成为奥地利皇后兼匈牙利王后。 茜茜这个名字经常在小说和电影里被错写为Sissi,茜茜本人签名时可能使用Lisi,但因为手写体的字母往往难区分而被误解为是Sisi。 生平 伊丽莎白是巴伐利亚的马科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维特尔斯*家族的一个旁支)与同宗的路*卡公主(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女儿)的八女。她在施塔恩贝格湖畔的帕萨霍森城堡长大,周遭的环境没有繁文缛节而且自由自在,由于父母在王宫里没有任何职务和义务。 所以绰号疯子麦斯的父亲常年云游四海。母亲则是将所有的心血都用来栽培美丽的姐姐海伦以便她将来成为一名皇后。 1853年伊丽莎白随她母亲与姐姐海伦赴奥地利伊舍,原定计划是海伦应当在那里引起其表哥、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注意。 但出乎意外的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竟然爱上了未满16岁的伊丽莎白。 两人于1854年4月24日在维也纳结婚。 弗兰茨·约瑟夫将伊舍的行宫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伊丽莎白。 此后这座行宫被改建成了一个E字形。 从一开始伊丽莎白就很难接受哈布斯堡王朝宫廷内所使用的严格的宫廷规矩,因此她在皇宫里非常孤立。她本人喜欢骑马、读书和艺术,而这些又是维也纳宫廷无法理解的。婚后她很快生了三个孩子:索菲(1855年—1857年)、吉赛拉(1856年—1932年)和太子鲁道夫(1858年—1889年)。但被婆婆苏菲剥夺子女们的抚养权,她与弗兰茨·约瑟夫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遗传下来的精神不稳定也越来越明显。 她的儿子出生后不久她就离开了奥地利长期旅行,其中去了马德拉、英国和匈牙利。 伊丽莎白始终对匈牙利民族持同情心,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达成后她与她的丈夫一起在布达被加冕为匈牙利女王。 此后不久她生了她的第四个孩子,玛丽·瓦莱丽(1868年—1924年),这次她坚持要按自己的方式抚养这个孩子。 这是伊丽莎白与她丈夫弗兰茨·约瑟夫短暂和好的日子, 她是伊丽莎白的爱女,也是父母之间的传话筒。 但此后不久伊丽莎白就又开始了她漫无目的的旅行生活。1890年她开始在希腊的科福岛上建一座宫殿。她称这座宫殿为阿喀琉斯宫,并在宫前树立了一座阿喀琉斯的像。伊丽莎白非常喜欢阿喀琉斯,因为两人同样的倔强。但后来她对这座宫殿又丧失了兴趣,1907年这座宫殿被卖给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逝世 1889年她的儿子,30岁的奥地利太子鲁道夫与他的女友一起在他的行宫里自杀,伊丽莎白从此陷入忧郁症,再也没有恢复过来。伊丽莎白毕生始终在别人身上找错,因此这次她也将她唯一的儿子的死归罪于他人。 从此以后她只穿黑衣服,在她的周围她收集了许多已故之人的东西:阿喀琉斯、海因里希·海涅和她的堂弟路德维希二世。有时她梦到她自己的死,有时她会在海上希望会起大风暴,这样她可以与她的船一起沉入大海。 1898年9月10日在日内瓦被意大利无*主义者卢伊季·卢切尼用一把磨尖的锉刀刺杀身亡。卢切尼本来想刺杀奥尔良公爵,但奥尔良公爵临时将他的行程改变了。而伊丽莎白当时虽然匿名在日内瓦逗留,但报纸上还是报道了她的行踪,因此卢切尼决定刺杀伊丽莎白。 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出了什么事?”她被葬在维也纳的皇家墓室里。 神化 在奥地利与匈牙利进行折衷方案的谈判中伊丽莎白使用非官方途径起了很大的作用。她的作用在奥地利的官方历史中只被简短地提到,但在匈牙利她直到今天依然被尊为一位国家的圣人。 在20世纪伊丽莎白成为了一个代表性人物,在这一点上她可以与戴安娜王妃相比:一个喜爱自由的,被束缚在陈腐的宫廷仪式中的人。许多作家、电影编剧、戏剧作家都从她的生平中吸取题材。 1955年,因罗密·施奈德与卡尔海因茨伯姆合演电影《茜茜公主》(茜多音字 亦读西xi )而使她的名字广为人知,但注意的是,电影与原著小说的原文片名《Sissi》与公主实际上的小名《Sisi》在拼字上有点出入。 伊丽莎白总是觉得她与1856年在巴黎逝世的海涅同心相契,将她自己看作海涅的学生,说海涅亲自告诉她怎样写诗。她决定她在1880年代写的诗在1950年被发表。实际上这些诗一直到1980年代才被发表。 20世纪80年代,伊丽莎白被封存70多年的诗歌体日记得以重见天日。布莉吉特·哈曼(Brigitte Hamann)女士出版了伊丽莎白的诗歌和绘画,在进行解析后,撰写了一本传记:《伊丽莎白:不情愿的皇后》(Elisabeth, Kaiserin Wider Willen),首次向人们完整展示了和过往影视演绎截然不同的,伊丽莎白真实的一生。 1992年9月3日,取材于这部传记,一部由Michael Kunze编剧,Sylvester Levay作曲的音乐剧Elisabeth,首演于维也纳大剧院并创下了当地票房的历史纪录,“重振维也纳戏剧艺术的辉煌”,自此成为迄今最成功的德语音乐剧。尽管维也纳原版停演于1998年4月25日(正巧是伊丽莎白逝世一百周年),它依然极受欢迎,各个不同版本在其他欧洲城市纷纷上演:匈牙利,荷兰,瑞典,德国,意大利,芬兰。日本宝冢剧团从1996年开始上演日本版,并在剧中添加了几首新的歌曲。2003年,《伊丽莎白》再次回到了维也纳大剧院,并在2005年12月4日落幕。从2003年开始,已有30万人观看了这部音乐剧的维也纳版现场, 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里有一个展示她的私生活的伊丽莎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