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48
(1)草莓病毒病
草莓感染病毒,特别是感染一种病毒后,通常表现为隐症或症状不明显,致使长势衰弱,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小而无光泽、黄化、群体矮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畸形果增多,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草莓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线虫等介体传播侵染。
防治方法:①实行倒茬轮作;②消除病源,铲除并销毁老病苗;③利用脱毒组培技术繁殖无病毒种苗;④建立无病毒种苗制度,应用脱毒组培苗;⑤及时有效地防治蚜虫、线虫等;⑥化学方法或高温方法进行土壤消毒。
(2)草莓灰霉病
是草莓的主要病害。我国各地普遍发生,一般可减产一至三成,重则五成以上。早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花、果柄,以浆果成熟期症状最为明显。叶片受侵染以后,开始发现不明显的褐色湿斑点,在潮湿的条件下,长出一层灰色的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变褐,常环绕叶柄、果柄,使侵染部分萎蔫、干枯;表现在果实上初期病斑呈淡褐色油渍状小斑点,以后急剧扩大到整个果实,使之软化并在表面产生棉絮状菌丝,菌丝顶端长出灰色粉状霉——分生孢子。未熟果发病后果实常由干僵变成干腐,花瓣受害后变成黄褐色。果成熟期是病害盛发期,高湿是其发病的重要条件,连阴雨天促成病害的流行。
防治方法:①合理密植,一般每667米栽植8000~10000株;②早春及时清除枯病老残叶,减少越冬病原菌;③蕾期前用50%的速克灵800倍液,50%扑海因500~7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④果实膨大期可在果下垫少量秸秆,降低浆果表面湿度,已感病浆果应单独收集带出棚外深埋。
(3)白粉病。草莓地上部分都能感染此病,但多发生在老叶、果实和果柄上。受感染的叶上形成薄薄的白细绒,成熟的浆果感染症状明显,像涂上白粉一样。叶片变成革状、粗糙、上卷,后期干枯。干燥及高湿的条件下都可造成病害的蔓延。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杜克拉、宝交早生等;②病害发生初期用25%的*酮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
(4)草莓蛇眼病
草莓常见病害,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主要是叶片发病,叶柄、果梗、嫩茎也发生。在叶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变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为2~4毫米的病斑,边缘紫红褐色,*灰白至灰褐色,略有轮纹,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但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在育苗床和假植床期间发病较多,过量灌溉及被雨水没顶的植株发病重。
防治方法:发病始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隔10天再喷1次,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5)草莓褐斑病
夏季高温季节的重要病害。严重时大量叶片枯死,使植株衰竭,苗质下降,并可导致其他病害。主要侵害叶片,也在叶柄和匍匐茎上发生。叶片上先出现近圆形紫红色小斑点,扩大后中间部分呈浅紫色,随后病斑可扩延至半叶乃至全叶,显出轮纹状,周围紫褐色,易破碎。叶缘发病时易行成楔形大斑,褐变接近枯死,病斑枯死部分长出小黑点。
防治方法:①推广抗病品种;②合理密植;③发病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洒,或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喷洒。
(6)草莓线虫
草莓受线虫为害后植株生活力降低,且易受细菌、真菌等病原生物的侵染,有的还传播病毒。感染草莓较普遍的有草莓线虫、草莓基线虫和草莓芽线虫。芽线虫主要靠被害株匍匐茎传播。草莓感染线虫病后,症状为矮化、变形、变色、枯叶、衰弱等几个类型。草莓受芽线虫为害常出现新叶歪曲或畸形,叶色变浓,光泽增加,重病植株萎蔫,芽和叶柄变成*和红色,往往可见到“草莓红芽症状”。花芽受侵害后,轻者使先发生的花蕾、花和萼片及花瓣变为畸形,重者无花芽,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
防治方法:①建立无病毒苗繁殖基地;②土壤消毒;③在花芽分化前7天或定植前用药剂防治,使用50%硫磺胶悬剂200倍液或10%硫线磷颗粒剂1500倍液。
(7)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
蛴螬鞘翅目金龟甲科幼虫的总称,俗称蛭虫。蛴螬的食性很杂,能为害多种植物,主要食害地下部,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蝼蛄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中咬食草莓幼根和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我国常见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常咬断幼苗近地面的嫩茎和将咬断的嫩苗运到附近潜伏的土穴里,叶片露在穴外,嫩茎在穴内被咬食。育苗地块常有发生。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幼虫可为害草莓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
防治办法:①清除园内外杂草,集中烧毁,以消灭草上虫卵和幼虫;②利用成虫趋光性,可在成虫期用灯光诱杀;③人工捕杀,可在受害株附近挖出地老虎或蛴螬;④发现地下害虫时,可撒毒饵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