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9:25
1947年3月间,美国草拟“援欧”方案,此时正值美、苏、英、法4国外长在莫斯科开会,具体讨论德国、奥地利问题。马歇尔在会上提出德国经济统一的问题,但被前苏联否定。会议开了1个多月毫无结果。会议结束前,马歇尔拜访斯大林,斯大林对国际问题及德国问题均未具体表态,只是说:“如果达不成协议,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下次可能达成协议,下次不成,可以等再下一次……必须有耐心,不要悲观。”
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后,马歇尔抓住斯大林的上述谈话,为美国加快“援欧”计划造*。他责怪前苏联在欧洲采取拖延战术,其目的不仅使德国问题无法解决,更要使陷入困境的欧洲经济最后崩溃。回国后,马歇尔立即就莫斯科外长会议发表广播演说,介绍欧洲经济现状时,马歇尔强调欧洲的“病人已奄奄一息”,美国必须对症下药,迅速行动。
马歇尔亲自搭班子,研究具体方针,制订具体的“援欧”计划。1947年4月底5月初,他责成助理国务卿威尔?克莱顿就西欧经济现状写成书面报告。此外,他授权前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南领导**设计司,在两周内将“援欧”具体建议送交*。
到5月下旬,凯南与克莱顿均向马歇尔提交了“援欧”建议。建议认为,美国只有给濒临绝境的西欧经济“输血”,才能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必须把西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打破各国的经济壁垒,协调各国的关系,缓和英、法、德的矛盾,以便一致对付前苏联;同时还献计说,美国不必急于发表“复兴”欧洲的具体计划,而是乘欧洲经济濒于绝境之机,让欧洲国家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请求。最后留下的是一个棘手问题,即“援欧”范围究竟包括西欧,还是包括整个欧洲。顿时,是否邀请前苏联便成为问题的核心所在。纵然美国早将“援欧”范围定为西欧,但迫于形势,为了避免被指责*欧洲,美国*不得不考虑邀请前苏联参加的问题。为此,5月28日,*召集主要*与智囊人士开会磋商。
会上,马歇尔很快便把问题集中到一点,即是否要邀请前苏联?邀请前苏联有什么利弊?副国务卿艾奇逊认为,前苏联参加弊多利少,美国国会很可能不肯拨款,从而影响整个“援欧”计划。但据他估计,前苏联不一定会参加,因为按照常规,前苏联是不愿泄露其国内经济情报的。因此,美国不妨发出公开邀请,然后看一看前苏联是否响应。凯南与艾奇逊意见一致,也主张向前苏联发出邀请。凯南在发言中进一步分析了邀请前苏联的理由。在他看来,前苏联是非邀请不可的,唯有这样才能使美国不必承担*欧洲的责任。但凯南也承认,前苏联当真应邀参加,则又违背美国本意。怎么办?凯南认为,美国只要在邀请前苏联的同时,提出苛刻条件,要求前苏联像美国一样,多承担责任,多作出贡献,前苏联便有可能拒绝参加“援欧”计划。马歇尔感到凯南言之有理,决定暂不限定“援欧”范围,在宣布该计划时,则尽可能含糊其辞,这样便为其后迫使前苏联退出该计划埋下钉子。
经过短期紧张筹备,“援欧”计划的大政方针均已确定。马歇尔便借哈佛大学举行毕业典礼并授予他名誉学位之际,发表“援欧”演说。
授予名誉学位的日子定在1947年6月5日下午,哈佛的毕业生与校友围坐在校园榆树下,倾听各界人士讲话。马歇尔对准备在这次演说中抛出援助欧洲的计划一事守口如瓶。马歇尔的讲话稿由自己起草,发表前甚至没有给*留下副本,艾奇逊这样写道:“很多人都会感到奇怪——国务卿带着这样一份远远没有准备好的讲话稿去作如此重要的讲演,而且也没有把最后定稿的内容通过*。直到最后几分钟,我才通过电话从卡特上校那里探听到讲演的内容。”马歇尔演说时,身穿便服,表情严肃。演说平板单调,历时只不过15分钟,但是却阐明了美国重大的“援欧”*。
马歇尔具体阐述了欧洲的经济困境:战争使欧洲变成一片废墟,城市、工厂、矿山、铁路均遭严重破坏。如今,欧洲无法生产足够数量的工业品、粮食、原料。此外,欧洲燃料匮乏,工业装备极为陈旧。马歇尔表示,美国愿意提供援助,尽其所能协助欧洲经济恢复正常。接着他提出美国的“援欧”计划:一是,如果美国*单方面制订欧洲经济复兴计划,那既不妥当,也收不到效果。因而欧洲应采取主动,“欧洲必须先行一步”,美国则从旁提供援助。二是,美国这次“援欧”与以前不同,不是向个别国家提供零星援助,而是向联合的欧洲提供援助。至于联合的欧洲,是指前苏联在内的整个欧洲,还是只包括西欧,马歇尔不作正面解释。他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该计划假使不能征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暗示该计划有可能只包括西欧。在演说中马歇尔还说:“我们的*的目的在于恢复世界范围内的正常经济秩序,从而提供一个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社会环境……我敢肯定,任何愿意加入这一复兴事业的国家,都将得到美国*的全力合作。任何企图阻碍别国复兴的*,都不会得到我们的帮助”。演说发表后不久,“援助”计划便被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