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0:04
奇经是十二经以外的另一类经脉,因异于十二正经而且没有表里的配偶关系,所以称为奇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除任、督二脉外,其他六条经脉均无腧穴。
奇经八脉的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1.督脉
“督”有“总督”之意,因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之督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13):
图2-13督脉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行脊柱内部,直上项部,由风府进入脑内,上巅顶,沿前额至鼻柱。
主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
2.任脉
“任”有“妊娠”、“担任”之意,任脉起源于胞宫,担任一身阴经的盛衰,与女子胞胎孕育有直接关系。循行分布如下(图2-14):
图2-14任脉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向上行*部,沿着腹正中线至关元,达咽喉部,环绕口唇,经过面部,进入目眶下。主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
3.冲脉
“冲”可解为“要冲”,又含“通”之意,由于此脉能通十二经脉之血气,故称冲脉。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上行脊柱之内。
其外行者:经过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两侧,上咽喉,绕口唇。
主要病候:腹部气逆而拘急。
4.带脉
带脉环腰一周,状如束带,因其分布而得名。循行分布如下(图2-16):
图2-16带脉
起于季胁下面,下行至带脉五枢、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
主要病候:腹满,腰部觉冷如坐于水中。
5.阴维脉和阳维脉
“维”作网维解,有“联络”、“维系”之意。阳维能维系诸阳经,阴维能维系诸阴经。
起于小腿内侧,上行至大腿内侧,与足太阴经相合,过*,会合任脉于颈部。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2)阳维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18):
图2-18阳维脉
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至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至项后,合于督脉。
主要病候:恶寒发热、腰痛。
6.阴跷脉和阳跷脉“跷”即足跟,内为阴,外为阳,故起于内踝者称阴跷,起于外踝者称阳跷。
(1)阴跷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19):
图2-19阴跷脉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行内踝上面,直上大腿内侧,过*,上沿*内侧,入锁骨上窝,上经人迎前面,过颧部,至眼内角,与足太阳和阳跷脉相会合。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
(2)阳跷脉:循行分布如下(图2-20):
图2-20阳跷脉
起于足跟外侧,上行腓骨后缘,直上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入眼内角(与阴跷脉相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奇经八脉的分布特点: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其中督脉循行于身后正中线;任脉循行于身前正中线;冲脉循行于腹部第一侧线,交会于足少阴经;带脉横行于腰部,环身一周,交会于足少阳经;阳跷行于下肢外侧,上至肩及头部,交会于足太阳经及足少阳经等;阴跷行于下肢内侧,上至头面、眼部,交会于足少阴经;阳维行于下肢外侧,上至肩、颈、头部,交会于足太阳经及督脉等;阴维行于下肢内侧,沿腹第三侧线上行至颈部,交会于足少阴经及任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