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23:08
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追求和向往的*。小学生也是如此,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刻苦钻研的精神,也是由对目标的追求*中来的。由于年龄的不同和各自知识水平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只有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有竞争意识,才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就要首先帮助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初入学的儿童,可能不知道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也许认为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夸奖,就是目标。但有了这个简单的目标,就可以促使他去努力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当考试的成绩公布后,一个小朋友获得了第一名,带上了小红花,其他小朋友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他们也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也争个第一,也带朵小红花。所以,对1-3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近期能达到的目标。因为,这时他们的年龄还小,给他们讲远大的目标,他们会觉得太遥远,不太容易接受,而让他们注意眼前的目标,则更为实际,效果更为明显。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和知识的增多,还要逐步地帮助他们确立较长远的目标,树立持久的决心。一般来讲,儿童对未来,总是充满美好向往的,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已接触到一些社会生活,学到一些知识,开始在脑子里描绘自己的未来。虽然,谁也难于预料自己的未来将是个什么样子,但理想中的未来总是美好的。这种对未来美好向往的心理,正是父母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目标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培养学科兴趣,确立情感目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教学内容本身产生兴趣”。中国有句俗话也说过“兴趣是成功之母”。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对象有无浓厚的兴趣,是学好学科知识的关键。学生只有对学习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才有积极的、饱满的心态。如为什么同样是一个同学,语文学科成绩会非常突出,而数学成绩却一般,这就是该同学对学科感兴趣与否的关键因素。例子举不胜举,这充分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1)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渗透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让孩子知道只有学好学科文化知识,才能学到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目标,才能实现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立志学好学科文化知识。如要让学生知道长大了要当科学家的,现在就要学科学文化知识,要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再如要当医生的,现在就要学好医生的文化知识等。要告诉孩子:学好了小学的课程,才能进入中学,而中学生中的优胜者才能升入大学,科学家都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要想成为科学家,现在就要争取成为班级的前几名。孩子如果明白了这些,自然就会认识到争取第一流成绩的重要性,就会增强竞争的意识。 其次,让孩子充分了解学科的特点,从学科的特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弄清学科本身固有学习规律。如要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生电灯为什么会发光发亮?指南针为什么始终指向南北等一些有关科学方面科学技术与天文地理方面的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次让孩子知道学科的用途。不爱学哪科,只有让孩子知道学了以后有什么用途?只有弄清用途,孩子才会有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反之则就会成为学习的被动者。如让孩子知道学了数学以后到小卖部买东西才不会吃亏,长大了还可以当数学家等等。培养孩子的学科兴趣,从内心深处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让孩子在充满浓厚兴趣的情感状态下完成学习活动过程。 孩子自主选定学习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而是要让他知道,养成了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的良好习惯后,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是非常之重要,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下,教会方法、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最终才能达到养成习惯、形成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