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30 16:4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8:34
意思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原句“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8:35
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出自:
道德经·第二章【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时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扩展资料: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的思想理解:
首先:天下皆知四个字,意思是"所有的人都认为的",也就是说,这种认知非是自然的,而是人为强加的。
其次:美之为美四个字,意思是单纯"美"的概念,我们实际是认识不到的,是不可描述的一种状态,但是我们要弄清楚美是何物,就要去研究,论述什么是美。但是这种行为是违背了"无为"的行为准则的,所以我们不可能描述清楚。
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因为美有一个对立面恶,正是因为恶的存在,我们才能人为的"知道"什么是美恶,长短,高下,前后,有无。但是这种对立又是运动的,没法保持一种恒定的状态,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所以圣人处事,不会刻意的去说,刻意的去做,也不会因此邀功,为先,正是因为圣人知晓变化无常,只有离开这个运动着的系统,才能保持长定永恒。
"天下皆知"这一段,是道德经非常重要的总纲的第二段,所阐述的也是老子所认为的社会状态,天下皆知的美,仅仅是一个短暂的,可以被大众所接受的,甚而只有当恶存在时才能体现的状态,这种不稳定的,时刻运动的状态的对立则是后文所描述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8:35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