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应天府是今天的那里呢17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20:1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5
古代应天府指的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市。
应天府,又称京师、南京,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陪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南京明城墙包括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今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城市发展
商丘南关码头的发掘表明,运河河岸高出宋代地面3米左右,河岸夯土的坚固,的确铁锥难入。这些夯土中,有大量砖瓦碎片,显示如今这片庄稼地,曾人口密集、遍布民居。
运河与南大湖相连,是非常适宜的码头停靠区域,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睢阳城南运河沿岸,形*烟稠密、商铺林立的繁华区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5
南京
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陪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南京明城墙包括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今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廿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京师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南京明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托、北有后湖为屏障、西纳石城入城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为世界历史之最。
南京明城墙高坚甲于海内,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其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
明南京城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规模之大,史上诸城均难望其项背,面积逾230平方千米,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
明故宫,旧称紫禁城,皇城面积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礼制秩序的典范,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
南京故宫开创了皇宫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也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建设的杰作。整体布局、建筑形制都成为后来明中都和北京城的设计蓝本,并深远的影响了中国明代王府、韩国首尔景福宫、越南顺化紫禁城、琉球国首里城等宫殿建筑的布局与形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6
北宋应天府:北宋的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先后建置两次,北宋置应天府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因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曾任归德节度使,治所在宋州,故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应天府南京位居北宋陪都。明朝应天府: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了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以南京为国都,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是为明朝京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位后,永乐元年(1403年)诏改迁都北京顺天府,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6
应天府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位于今天的上海市和江苏省苏州市。具体来说,应天府的范围包括今天的上海市、苏州市、嘉兴市、湖州市、金华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等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4:47
中国古代的政区地理变化十分复杂,北齐的魏收在《魏书·地形志》中说:“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境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魏收写的仅仅是后魏一代的地理志书,尚且为此深感头痛,那么,若想把中国古代地理区划搞个一清二楚,几乎是办不到的。尽管如此,我们对古代行政地理常识略知一二,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事论事,说一说南京、金陵和应天府。
通常人们一提到南京,自然会想到江苏省会南京市。我们要说的是:古书中的南京,可不一定全指今天的南京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有这样一段话:“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这里所说的“南京”,是指当时的应天府,宋代应天府治在今河南省的商丘市,所以我们说:古时的金陵和应天府指的又不是同一个城市。
南京是个古代地名,但在不同的朝代里,所指的地方也不相同。“南京”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的都城是长安,因为有陪都制度,所以除长安之外,又设了东、西、南、北四京:东都洛阳,西京凤翔,南京成都、北京太原。而这个制度仅仅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旧唐书·肃宗纪》说:“(至德二载,即公元757年)十二月,改蜀郡为南京,凤翔府为西京,西京(长安)改为中京。”李白有《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为什么要改名呢?就凤翔府来说,是由于它在长安之西,为京师的西部重镇。而成都是唐玄宗临时避难之处,沾了“皇恩”,它的身价自然也就高了。清人王琦注李白此诗说:“上皇天帝至自蜀郡。戊午大敕,以蜀郡为南京。蜀地于天下近西,而谓之南京者,以其在长安之南故也。”至于北京太原,那是高祖李渊起家的老巢,又是北方要塞,定为陪都,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