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17:4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0:30
意思是不要夸赞自己的同时去贬低别人。
出自:清代曾国藩的名言
原文:
莫道己长,莫言人短,施恩勿念,受恩不忘。
译文:
不要对别人说自己的长处,也不要说别人的短处,帮了人不要乱说,受了他人的恩惠要记在心里。
创作背景:
这是曾国藩在做大学士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曾国藩在*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
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曾国藩还以气学在生成论方面的资源来弥补理学之局限,谓“张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俦”。依着气学的思路,曾国藩认为,天地万物均因禀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终基元。在禀气而生这个意义上,天地万物是“同体”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0:31
不必炫耀自己的优点,不要议论别人的缺点,给别人一点帮助不要总记在心里,受过别人的帮助要铭记在心。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0:31
在与人聊天或说话的时候,不要在他人背后说其的短处、缺点,也不能在别人面前说自己有多少的长处及有点,应保持谦逊的态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0:32
莫道己长、莫言人短、施恩勿念、受恩不忘
真修才是真得。你们今天来了,真正地修行了,你 们才能真正地得到。《太上感应篇》里说到,“悯人之凶”, 就是说,人家有凶灾的时候,你要怜悯别人;“乐人之善”, 人家有善的事情,你要快乐,你要法喜;“济人之急”, 别人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要救济别人;“救人之危”, 就是当人家很危险的时候,你要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去救 他;“见人之得,如己之得”,看到人家得到了,你就要 像自己得到了这么欢喜;“见人之失,如己之失”,看到 人家失去很多,就要像自己失去了很多一样难过。“不彰 人短”,不要去夸张地讲人家的短处,因为你也有短处。 *在泰国开法会的时候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和尚 在厨房里洗碗,另外一个小和尚就跑到*那里说:“师 父,小师弟把碗打破了。”然后*笑笑地说:“希望你 永远不要把碗打破。”这就是告诉他,你说别人不好,你 自己留个尾巴,你不会打破碗吗?你今天说别人不好的 时候,你不会被别人说吗?这就叫不彰人短啊。
不炫己长,就是不要去炫耀自己的长处。要知道, 长处一炫耀就变成短处了,拼命地说自己做了多少功德, 说自己怎么样好,到最后没有一个人会说你好。你把自 己说得越好,别人越不说你好,你不就是因为炫耀了长 处,你得到了短处吗?你说自己没做什么,我只做了一 点点,做得很不够,但大家都说你好,你好像炫耀了一 点点短处,但是得到的是更多的人对你好,人的眼睛都 是雪亮的,功德不是靠嘴巴讲出来的,而是靠做出来的, 不要自己炫耀。遏恶扬善,遏制恶的,去弘扬善良的东 西。看见不好的东西,就不要去理它,遏制它就是停止 它,要去发挥自己善良的地方。
“受辱不怨”,受到别人的侮辱不发怒,这个人就 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是学佛人。受到别人的侮辱,动 不动就跳起来,以为自己不得了了,那么这个人绝对不 是学佛之人。“受宠不惊”,这句话我们经常讲,被人家 说几句好话,被人家捧几句,不要惊诧,以为了不起, 要谦虚谨慎:我做得还很差,我还要努力啊,我太差了。 这就叫道理。
“施恩不求报”,我给你很多的恩德,我不求回报, 那才是菩萨啊。你们要学学*,从老电台到现在这么 多年来,不管谁来找*帮助,*都是从早上看到晚 上,在老电台,有时候一天几十个人排队,*都是一 个个地看,一个个地写,*求什么了?施恩不求回报, 你们就该知道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和尊敬。 很多人经常在想:我为什么不能做一点事情让自己也像 *这样受到人们的欢迎呢?去做吧,能成功的,但不 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靠的是你善良的根 基,靠的是你的慈悲愿力,你不停地去做,你一定会得 到人家的尊敬和爱戴。
-----真修是智慧和慈悲 恭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