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23: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0:55
百色盆地不整合面主要为基底中三叠统灰岩顶面的古风化壳,因早期长期暴露,遭受风化剥蚀,发育大量溶蚀孔洞以及后期构造运动改造形成的微裂缝均可成为可能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从百色盆地基底不整合面与第三系地层接触时空关系看,能够构成油气输导作用的不整合面必须满足3个条件:①不整合面必须与那读组中下部生烃岩直接或间接接触;②不整合面上、下围岩的岩性必须具有一定的输导能力,如碳酸盐岩或物性较好的碎屑岩;③处于有利的地质动力带上(如具有一定的势能或位能)。百色盆地第三系底部尽管普遍与基底中三叠统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但具备上述3个基本条件地区并不多,真正不整合面起输导作用仅分布在东部坳陷东南部地区,如上法地区、林蓬地区。
基底不整合面是盆地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之一,有其分布上的特点如下。
(1)基底三叠系兰木组灰岩在不整合面横向上分布不连续,板纳组为粉砂岩、页岩薄互层,不具备形成横向上连续的、孔隙-缝洞发育的不整合通道。基底灰岩作为不整合运移的典型实例是冀中坳陷,该坳陷寒武—奥陶系灰岩分布稳定,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了该坳陷自西向东连续分布的碳酸岩不整合,此不整合面一直作为流体自西部供水区向东部泄水区运移的通道,同时,也是该坳陷油气自西向东运移的最主要通道(邹华耀等,2000)。
(2)高智等(1995)通过沉积相研究认为,田东凹陷基底砂岩并不连续,尤其是在南部斜坡区域(图5.1)。据袁政文等(1996)研究,基底砂岩作为油气区域上运移通道的典型实例是西加拿大盆地下白垩统基底砂岩(图5.2),该盆地山前坳陷生成的油气沿该不整合自南西向北东运移了400多km。此砂岩为海相成因,横向上连续分布,是极好的运移通道。百色盆地的基底砂岩主要为冲(洪)积扇至冲(洪)积平原沉积砂体,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坳陷北部的百武、仑圩—子寅—那养和南部斜坡带以及西部坳陷的西部,形状呈条带状,围绕盆地的边缘分布,与盆地的走向基本一致,分布范围相对较小,并且与烃源岩的接触关系较差,难以形成大规模的输导体系。
图5.1 百色盆地南部斜坡下第三系底砂岩横向不连续
(据高智,1996)
图5.2 西加拿大盆地下白垩统基底砂岩作为油气区域运移通道
(据袁政文等,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