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4:51
林散之。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扩展资料
林散之生活在中国最受难和最*的年代,他很小就学书画,早年是个教书先生,后来赴上海从黄宾虹学画山水,他牢记黄宾虹“师古人,更要师造化”的教导,节衣缩食,积攒旅费,游历祖国大江南北,使书艺更上一层。
大部分时光还是清苦生活,寂寞研艺,居陋巷,住简屋,每天四点起床,先练一路太极,然后回到室中,悬腕百字,或楷或隶,悟其心得,凝于笔下。若干年下来,他积攒了满满两大柜“颜柳”和“汉碑”。
有一回,成都杜甫草堂请他写对联——侧身天地常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来人求的急,他临时上阵,没有反复构思,结果把“自咏诗”,写成了“咏自诗”。求者说没关系,刻字的时候可以调过来,而林散之连忙摇头:“那行气就不对了,于是,他又重写了数张,让求者感动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