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提高数学审题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5:2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19:13
●关键词:细心 耐心
上文两道题的错误原因是学生没看清题目,审题时缺乏细心、耐心。
方法A:针对练习、边读边圈
针对学生审题时缺乏细心、耐心,可让学生边读边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要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用笔点着读过去。
针对“想当然”的做法,如将“25000÷20×50”算成“25000÷(20×50)”,可以让孩子练一些对比题,多关注题目中的重点词、句。同时,注重发散思维培养,如出示“某班男生占4/7”后,问问孩子想到了什么,如“女生占3/7”、“女生和男生的比是3:4”、“女生是男生的3/4”、“女生是男生的1又1/3”。
●关键词:方法
有些数学题数量关系复杂,甚至有干扰信息,不明确信息等,特别是高年级的行程问题等。遇到这类复杂问题,孩子很难找出题目主干,找不到题目突破口。
更多时候是孩子见到复杂的题目怕了,轻言放弃。同时,缺乏解题方法,画图、列举、假设等这些数学中常用的方法接触不多,没有用的习惯与意识。另外,还因孩子做题时没建立良好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出发,去想一想解决这道题就要找到什么,从而找到有用的数量关系,建立合理的数量关系式。
方法B:课堂渗透,说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解题思路的再现,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养成做题时先理清数量关系,理解题目意思的习惯。除了课堂上,家长也可以帮孩子学一些数学解题方法,如画线段读,列表法,甚至检查的方法,不断鼓励孩子用这些方法,如在解决和倍、差倍问题时用画线段。
孩子做错题目,教师、家长都不要急于否定,或直接要他订正,有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他这么做的想法是什么,在说的过程中孩子往往就能理清关系,发现自己的错误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决定了老师不可能每一题、每一人都这样操作,所以家长有空时可以在家辅以这样的帮助。
当孩子问问题时,也让孩子自己先多读两遍题,把题目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些有利于孩子理解题目。特别是一、二年级就能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今后孩子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也会有帮助,即便孩子现在已经是小学中高段了,也不会晚。
●关键词:生活经验
“小王要将一根水管锯成6截,每锯一次的时间是3分钟,完成任务时共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常常会做成6×3=18分钟,这是缺少生活经验引起的。因此,初解这类题时错误率很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20:31
一、 审题的重要性 “面对已经做过好几遍,讲了好几次,强调好几回的题,学生怎么又错了?”这样的报怨,大家太熟悉了吧!现在你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是谁的错?当你让学生认真做题,学生却还是错了,原因是什么?当你让学生改错时,你不讲他也会做对,原因又是什么?那就是没有认真审题,因此,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无论对什么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可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
二、 何谓审题
1、审题,即看清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述的意思.
2、审题是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的重要过程: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便是这样的道理.
3、审题是学生挖掘信息、迁移信息的过程:审题过程是挖掘信息的过程,也是迁移信息的过程,它是对问题所含信息的提取、组合、加工和表达的过程,只有通过细心、认真的观察,抓住关键的信息,方能认识问题的本质,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在拿到题目时往往看见数字就去加、减、乘、除,有老师对部分学生开玩笑说是加减乘除打架,谁打赢了就用谁.对于一些简单题目来说,这或许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对于那些喜欢“拐弯”的题目来说,就会发现问题来了.例如一道这样的习题:“三位老师带领82名同学去坐缆车.每辆缆车只能坐2人,至少需要多少辆缆车?”很多学生都没有将三位老师算进去,因为他们只看见了阿拉伯数字82和2,而似乎忘记了“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