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5: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0:23
在线《象形字典》,每个字头的内容占一个网页,每个网页基本包括六个模块。少部分字义单纯、没有引申义的字头,相关网页没有“引申线索”模块。以下就六个模块逐项详细说明: 1,字头
“象形字典”网为简体版,字头均以简体呈现;繁体字则出现在“字形演变”表的最后,与“简体宋体”相并列,以便对比繁、简两体的字形差异。
2 ,字头图片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目的是将造字本义形象化。现只有族长字配了解说图片,其他大部分字头的解说图片尚缺。
3,拼音与标准发音
一字多音的网页,当前只显示体现字头本义的读音(即“本音”),字头的引申义的读音(即“变音”),则隐藏在“更多读音”中。如“朝”,页面只显示“朝”的本义(月落日出的清早)的读音“zhāo”,点击“更多读音”时,才弹出体现“朝”字引申义“臣子在王宫晨会拜见皇帝”的变音“cháo”。不同读音,也在“引申线索”和“分类词汇”两个模块的义项尾部显示,以明确读音与义项之间的关系。《象形字典》避免了多音字因为不同读音而被分割散布在字典不同页面的情况,从而让用户在查找时,有了流畅的体验。
4,造字法
标明当前字头所属的造字法。造字法包括:象形字(纯象形的独体字),指事字(加上了抽象符号的象形字----通常还是独体字),会义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构成的合体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单纯声旁构成的合体字)。该网站一律将“会义兼形声”的字归为“会义”字。在造字法概念中,本站以“会义”代替“会意”。
在“造字法”栏里,也标注相关的“用字”情况,如“通用”、“假借”、“转注”、“合并”等“用字法”(如“县”与“悬”通用;“谷”假借为大写的“榖”;”享“转注为“亨”;“丑”合并“丑”)。
5,参考字
该部分链接当前字的亲缘字。点击“同族字”时,当前页面被替换成新页面;点击“参考字”时,弹出新页面,以便将当前字与“亲缘字”字作比较、参考。
6,当前字在字典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点击当前字所在的“某部”、“某篇”、“某族”,则进入“分部检索”的相应位置。
7,同族字
显示与当前字同族的字,当前字显示为*。点击“参考字”时,弹出新页面;点击“同族字”时,当前页面被替换成新页面。
8,在线翻阅字典
持续点击“上一页”或“下一页”,可顺序或逆序逐字翻阅字典的某个族、某一篇、某个部,直至字典的第一页或最后一页。 一般 《字形演变表》分3行8列,每一纵列的三行,分别为汉字演变史上某一字体、对应的字形资料、字形资料的出处。有简化情况的字头,其《字形演变表》分为9列,第9列简单说明 《汉字简化方案》对当前字进行简化的方式。以下具体说明:
1,汉字发展史上的8种经典字体: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因此 《象形字典》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书法字典使用。
2,为了更好地说明字形的演变情况,有些《字形演变表》收录了同一字体的多款字形;有些字头的某些字体现匮缺相应字形资料, 在演变中标注“缺”。极少数非篆文亦非金文的字形资料 (如诅楚文、三体石经、楚帛书、侯马盟书、信阳楚简、宫堂画、墓志铭等、吴大澄临写的金文等),因其字形体现金文的字形风格(区别于篆文稳定的结构与成熟的字形),为了便于说明,也归入演变表的“金文” 范围。
3,为了更好地说明字形的演变情况,在字形资料有限的情况下,有时“字形演变”表中的隶书栏,会勉强收入唐宋之后书家所写的隶书字形;而楷书栏所收入的楷书却是唐宋时代的楷书字形,即在“楷先隶后”的资料背景上,却坚持“隶先楷后”的汉字演变分析。在论述草书字形(唐代草书或唐之前的草书)对唐代俗体楷书(简写)的影响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用来举例的草书有时并不是唐之前的草书,而是出于宋元明清或近现代的书家。这种字形资料的时代倒错,可能令严谨用户困惑,本站为此深感遗憾!
4,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这4 种字体的字形资料,主要来自于1985年湖北辞书出版社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合出的三卷本《汉语大字典》以及字源网;楷书、行书、草书,这3 种字体的字形资料,主要来自香港中外出版社《中国书法大字典》及在线书法字典(如“书法字典” 、“中华博物”网的“汉语字典”),所有字形逐一经过绘图软件的手工处理,字形或有些微失真。
5,“简化方案”,注明《汉字简化方案》对繁体字进行简化时通常遵循的方式:类推简化、合并简化、删减字件、利用草书字形简化、另造会义字等。如“电”,简化方式是删减繁体字“电”的字件“雨”。
以下是“电”的局部“字形演变”表:
6,甲骨文、金文的出处,依照《汉语大字典》的资料加以注明,碰到普通字库以外的生僻文字,则以“囗”表示电脑字库不存在的字形“某”,如“黑囗儿鼎”。出处不明的,标注 “暂缺”。在有些演变表里,甲骨文出处中的中文数字,因编辑空间*而写成阿拉伯数字, 如“象”的某款甲骨文出处“前三·三一”,在演变表中写成“前3·31”。
7,在有合并情况的《字形演变表》中,两组字形的出处均被省去,以便突出两组字形的对比。 如“后”的演变表中,并列了“后”与其合并字“後”的字形,为使演变表简洁明了,“后”与“後”两组字形的出处一并省去。
以下是“后”的局部“字形演变”表: 以图片的方式,分解、说明字形特征,追究造字时代古人以象形方式“画字”的原本意图,以及数千年间字形演变的特点。“造字解说”中的绝大部分观点源于本站,为“象形字典”原创。
在传统汉字学中,绝大部分汉字被当作“形声字”来解释,而在《象形字典》体系中,绝大部分汉字被当作“会义字”来解释。在表达造字法时,本站的表述是“会义”,而不是传统汉字工具所表述的“会意”。
“造字解说”对部分汉字附加对比式的解说(以红色星号 * 标出), 这些字包括以下四类:
第一类,常通用的“血亲字”,如“泉”、“原”、“源”;“可”、“哥”、“歌”;
“至”、“到”、“倒”;”厶”、“了”、“己”、“巳”、“子”……
第二类, 形似而义异的字,如“宠”与“庞”,“出”与“各”……
第三类,字形相反的“反射字”,如“司”与“后”,“可”与“叵”……
第四类,有“夫妻相”的字,如“炎黄华夏”、“狼狈”、“奢侈”、“饥饿”、“学习”、“谗谄”、“诚信”、“丁卯”、“奇异”、“魂魄”……
“造字解说” 是《象形字典》中的学术重点与难点,也是《象形字典》的核心价值所在;而“对比解说”是 “造字解说”中的精华(参见“黄”* ) ,有利于用户从“特殊关系”中准确理解、有机联系,整体记忆。
每个字的“造字解说”,另附有《说文解字》的经典解说,以便用户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为方便部分不熟悉文言的用户阅读《说文解字》,本站并附“白话版《说文解字》”,以资用户对照“文言版《说文解字》”。如“日”:
文言版《说文解字》: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
白话版《说文解字》:日,充满能量。太阳的精华永远不会亏空枯竭,光芒永恒照天地。字形采用“囗”和“一”构成。象形。所有与日相关的字都采用“日字边”。 《象形字典》花费大量时间,遵循严谨逻辑重新整理了汉字的义项,并以平面方式呈现各个义项间的来龙去脉,揭示出引申规律和清晰线索。
1,为了让义项引申的线索明了清晰,该字典保留了只见于古文的本义,如“祷”。
2,也是为了让义项引申的线索明了清晰,该字典列出了暂时没有古文例句佐证的“逻辑本义”, 并注明“本义消失”。每一个汉字在其造字时代都是实词,但有一小部分的汉字,在其后漫长的语言流通过程中只保留了从实词含义引申出来的虚词含义,无从查找其实词本义的古文例句。 在此情况下,本字典力图根据字形所显示的含义线索,对这些汉字的本义进行“逻辑还原”,列出这些字的“逻辑本义”, 如”兮”。
3,汉字简化方案》中的“合并简化法”,将两个或三个、四个汉字的含义合并在同一个汉字的义项中。 为避免义项的混乱,本字典以“合并‘囗’”的方式区别被当前字合并的其他义项; 合并义项与当前字的本义之间,用虚线箭号连接,如“卜”。
4,“引申线索”中常见的引申方式有:词性引申、扩大引申、比喻引申、借代引申、递进引申、 缩小引申、时空引申(将空间概念引申为时间概念)等。
5,“引申线索”的义项框下面均列出两个词或一个成语,作为该义项的词例。 “分类词汇” 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义项、快速扩展词汇,这是《象形字典》的延伸功能。为此,尽可能全面地列出各个义项的词例, 包括以当前字为词头的词汇(如“金”字页面中的“金黄”), 以及以当前字为词尾的词汇(如“金”字页面中的“黄金”),两组词汇之间用“/ ”隔开。
词性、词义相近的词被归为一群,群与群之间保持明显距离,便于浏览。 词语群的排列顺序是:先双音节词,后三音节词,再四音节的成语或四音节以上的俗语;先名词,后动词,再形容词、副词、助词等虚词。同音节的词语群, 则以各群中第一个词的拼音为顺序进行排列。 该网站对少数汉字的字形尚未能给出满意的解释,例如对“卜”、“商”、“颂”、“李”等少数常用字的本*说还较为勉强,对其他汉字本义的解说也都在历史合理性与学术准确性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作为体系全新的字典,《象形字典》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还有待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