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频率代表什么?怎么样选购好的显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8:0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31
一台电脑,无论拥有什么样先进的配置,开机以后,我们的眼睛只停留在显示器上。一台劣质显示器,不但会让你的电脑很没有"面子",更会使视力急剧下降。确实,显示器的确是电脑中最不应该省钱的设备之一。如果你现在觉得使用的还是14寸的小显示器或者画面抖动不稳定,那么最好还是把它换掉。但无论在杂志还是在网上能够指导消费者购买适合自己的显示器的文章实在不多,常在电脑市场听见有人"15寸"、"17寸"这么喊,没有型号甚至也没有牌子。遇到黑心的商人白花了钱却没有得到和价格相称性能的显示器,好冤枉啊。所以觉得有必要在这里一吐为快。
在讨论如何选择显示器之前,有些必要的术语还是要先说明。
屏幕可视区域:平常说的17寸、15寸实际上指显像管的尺寸。而实际可视区域(就是屏幕)远远到不了这个尺寸。14寸的显示器可视范围往往只有12寸;15寸显示器的可视范围在13.8寸左右;17寸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大多在15-16寸之间。购买显示器时挑那些可视范围大的自然合算。
屏幕的类型:14寸的显像管多为球面显像管,屏幕中间呈球形,图像在边角上有些变形,已经被淘汰。现在大部分15、17寸显示器采用平面直角显像管(FST),使得图像更加*真。另有少量显示器用到了柱面显像管(如索尼的特丽珑Trinitron和三菱钻石珑Diamondtron)。这种显示屏幕表面呈柱面,图像看起来更具立体感,可视面积较大。再到以SONY特丽珑(为代表的柱面显像管,弧度已经越来越小,特丽珑显像管已实现了垂直方向的零弧度。但实际上依旧没有达到完完全全的平面,一眼就能看出画面的边缘有变形和扭曲。最近采用更新技术的显示器不断涌现,如LG的未来窗等,CRT显示器即将步入"纯平面"时代,无论在物理上还是在视觉上的显示器将成为新的选购标准。
逐行/隔行显示:显示管的电子*扫描可分为隔行(Interlace)和逐行(non- Interlace)两种。逐行显示是顺序显示每一行。隔行显示器在低分辨率下其实也是逐行显示的,只有在分辨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才改为隔行显示。在相同的刷新频率下,隔行显示的图像会比逐行显示闪烁和抖动的更为厉害。不过如今生产的显示器几乎已没有隔行的了。
点距:点距是同一像素中两个颜色相近的磷光粉象素间的距离。点距越小,显示图行越清晰细腻,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也就越高。如今家用显示器大多采用0.28mm点距,采用0.25mm有SONY的特丽珑和三菱的钻石珑,0.26mm(ACER、部分飞力浦)和0.27mm的也不少,采用0.22mm的高档显示器就属于专业应用了。屏幕越大,点距对视觉效果影响也越大。
刷新频率:即屏幕刷新的速度。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采用70Hz以上的刷新频率时才能基本消除闪烁,显示器最好稳定工作在允许的最高频率下,一般是85Hz。
带宽:这是显示器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能够决定显示器性能的好坏。带宽决定着一台显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范围,就是指电路工作的频率范围。显示器工作频率范围在电路设计时就已定死了,主要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但高频电路的设计相对困难,成本也高且会产生辐射。高频处理能力越好,带宽能处理的频率越高,图像也更好。而每种分辨率都对应着一个最小可接受的带宽。但如果带宽小于该分辨率的可接受数值,显示出来的图像会因损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理论上,可接受带宽的一般公式为:
可接受带宽=水平像素(行数)×垂直像素(列数)×刷新频率/过扫描系数(一般为0.6-0.7)。 例如,解析度1024x768、刷新频率85Hz的画面,所需要带宽=1024x768x85/0.7约为 97MHz,也就是说,一台合格的17寸显示器应该有100MHz的带宽。明白带宽的重要了吧。
行频和场频:行频指水平扫描频率(Horizontal Scan Frequency),一般在50-90KHz左右;场频指垂直扫描速度(Vertical Scan Rate),即刷新频率,一般在60-100Hz左右。这两者都是越高越快越好。
分辨率:分辨率就是构成图象的像素和。分辨率越高画面越细,字体也越小。 辐射和环保:显示器在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在环保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各类标准相继出台。EMI、MPRII、能源之星以及TCO,一个比一个严格。瑞典专家联盟(TCO)提出的TCO系列标准,逐渐演变成了现在通用的世界性标准,它不仅包括辐射和环保的多项指标,还对舒适、美观等多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通过了TCO'95标准的显示器已经不少了,飞利浦、明基、优派等多家公司的最新机型甚至满足了TCO'99极其严格的要求。
调节方式:调节方式从早期的模拟式到现在的数码式调节可以说是越来越方便,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了。数码式调节与模拟式调节相比,对图像的控制更加精确,操作更加简便,界面也友好得多。另外可以让你存储多个应用程序的屏幕参数也是十分体贴用户的设计。因此它已经取代了模拟式调节而成为调节方式的主流。数码式调节按调节界面分主要有三种:普通数码式、屏幕菜单式和飞梭单键式。各有特色,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了解了以上几项基本的指标后,我想各位对如何选择显示器大致有个底了。再看看厂商的产品说明书就可以简单比较比较了。但买显示器光靠枯燥的数据对比肯定不行,主观的感受更加重要。
对于非专业级的用户来讲,色彩的真实和准确很难区别也并不是最重要,但是否清晰则非常关键。其实测试方法很简单,常用的就是根据字体来判断。在Windows桌面上,将屏幕的分辨率设在合适的状态(15寸显示器800×600,17寸1024×768),注意不要用大字体,背景图案最好没有,绿色的底色配合白色的字体效果最好。观察屏幕四个角如左上角"我的电脑"图标下相应的文字,看看它们的笔划是否清晰以及像素是否稳定,然后将同一个图标拖放到屏幕中心,观察其清晰度是否变化。显示屏的中心肯定比边缘要清楚些,但不应超过一定限度。质量好的显示器在角落里依然可以清楚辨别文字,如SONY 的显示器在中心点距0.25,在四周0.27;相反有些显示器几乎完全看不清(绝对不夸张,尤其在17寸时更明显),对比非常强烈。如果出现后面的情况,一是看看显示器和主板的接口是否插好,二是换几台同样的显示器试试,如果毛病依然存在就马上去换一种吧。
接下来简单看看显示器的线性如何。说白了就是看看线条直不直,尤其是竖线。仔细观察屏幕左右两侧的边缘线,如果发觉不直就需要进行手工调节。若经过调节后两侧边缘线依然无法同时达到竖直,就说明此台显示器的线性不佳,显示器本身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 最后我们测试显示器的色彩均匀程度。最方便的就是全屏打开word,在白底黑字的状态下观测屏幕的白色是否"纯",特别注意屏幕中部左右两侧。一般来讲,纯粹的白是很难实现的,或多或少会有泛黄变色的小块,分布的位置也不固定,甚至还有可能在几个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倾向。这类现象多发生在17、19寸上,如果变色过于明显,那肯定不是一款好显示器。
至于具体买什么型号的显示器,实在蛮难说明白,飞力浦、SONY、美格、三菱、三星等大厂的产品都不错,除了用途、投资、性能的综合考虑外,个人的偏爱往往更起作用。不过相信看了以上的介绍和心得,各位在购买显示器时会更加理性和实际,不为商家自吹自擂的广告所动。请记住一句老话,一分价钱一分货。祝愿大家好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32
显卡技术术语详解
显卡技术术语详解
很多朋友在选购显卡的时候都很关注显卡芯片、显存的性能,然而说起显卡支持的一些技术指标就有点云里来雾里去的感觉,特别是在对自己的显卡进行测试或看显卡测试文章的时候碰到这些术语就是一头雾水。下面就介绍目前在测试中和显卡说明中经常出现的技术术语,希望在选购显卡上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最大分辨率
最大分辨率指的是显示卡在显示器上所能描绘的像素点的数量,反映了视频图像的最大清晰度,由每幅图像在显示屏幕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来表示。比如说某显示分辨率为800x600,就是说在水平方向上有 800个像素点、垂直方向上有600个像素点。现在流行的显卡的最大分辨率都能达到1600x1200.
色深
色深指的是每个像素可显示的颜色数,它的单位是“bit"(位)。每个像素可显示的颜色数取决于显示卡上给它分配的DAC位数,位数越高,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目就愈多。但是在显示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一块显卡所能显示的颜色数目还取决于其显示存储器的大小,比如一块两兆显存的显示卡,在1024X768的分辨率下,就只能显示16位色(即65536种颜色),如果要显示24位彩色(16.8M),就必须要四兆显存。关于显存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并且专业性强,这里我们就不再多讲。通常说一个8位显卡,就是说这个显卡的色深是8位,它可以将所有的颜色分为2的8次方也就是256种表示出来。现在流行的显卡色深大多数达到了32位,您可以想象得到的颜色分为2的32次方所能表现的颜色细腻程度了。
刷新速度
在显示卡输出的同步信号控制下,显示器电子束先对屏幕从左到右进行水平扫描,然后又很快地从下到上进行垂直扫描,这两遍扫描完成后才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这个扫描的速度就是刷新频率,即每秒内屏幕画面更新的速度。刷新的频率越高,显示画面的闪烁程度就越小。一般人的眼睛察觉不到75hz以上的刷新频率所带来的闪烁感,所以现在流行的显卡多可以达到这个最低要求。
对于3D显示卡来说,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像素填充率“和“三角形(多边形)生成速度了。屏幕中的一个三维物体其实是由成千上万个三角形或多边形由计算机运算而成的。当一个屏幕上的三维物体运动时,要及时的显示出原来被遮的部分,抹去现在被遮的部分,还要针对光线角度的不同来用不同的色彩填充多边形。人的眼睛具有一种“视觉暂留“特性,就是当一副图像很快地被多副连续的只有微小差别的图像代替时,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多副图像的替换,而是一个连续的动作,
所以当三维图像也进行快速的生成、消失和填充像素时,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多副图像的替换,而是一个连续的动作,所以当三维图像也进行快速的生成、消失和填充像素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三维物体的运动了。“像素填充率“以每秒钟填充的像素电为单位,“三角形(多边形)生成速度“则表示每秒钟三角形(多边形)生成个数。现在的3D显卡的性能也主要看着两项指标,这两项指标的数值越大,显卡三维图像的处理能力就越强,显卡的档次也就越高。
Anti-aliasing (反锯齿处理)
简单地说主要是应用调色技术将图形边缘的“锯齿”缓和,边缘更平滑。反锯齿是相对来来说较复杂的技术,一直是高档加速卡的一个主要特征。目前的3D加速卡大多不支持反锯齿,但在下一代3D加速卡如RIVA TNT、G200中将支持这项技术。
Alpha Blending ( Alpha 值混合处理)
Alpha Blending 是一种使物体透明化的技术。通常当一个3D物体在屏幕上显现时,其每个象素都会有红黄蓝三个数值进行控制。如果当前的3D环境能够提供一组额外的 alpha值,那么我们就称它拥有一个alpha channel。Alpha的内容是记录象素的透明度。比如说在水中水中游泳的劳拉,水和人各有不同的 Alpha 值(水的alpha较低),当劳拉跳入水中后,如果当前硬件环境支持alpha混合,那么当两者结合时就会将alpha值进行运算。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两者在重叠部分会得到模糊化处理的效果。由于alpha值的介入,使得我们在游戏中采能够得到接近现实的虚拟透明效果。
加速图形端口(AGP)
一种可自由扩展的图形总线结构,能增大图形控制器的可用带宽,并为图形控制器提供必要的性能,以便在系统内存里直接进行纹理处理。这是一种新的接口标准,在物理结构上与PCI存在显著区别,专为图形控制器设计。它同时使用了卡上帧缓冲内存与系统内存。
深度效果处理(Depth Cueing)
根据离观察者的距离,改变物件的颜色强度和亮度。例如,即使一个闪亮、鲜艳的红球,如果越来越远离观察者,也会变得越来越阴暗。
雾化效果(Fogging)
雾化效果是3D的比较常见的特性,在游戏中见到的烟雾、爆炸火焰以及白云等效果都是雾化的结果。它的功能就是制造一块指定的区域笼罩在一股烟雾弥漫之中的效果,这样可以保证远景的真实性,而且也减小了3D图形的渲染工作量。
Texture Mapping (材质贴图)
是在物体着色方面最引人注意、也是最拟真的方法,同时也多为目前的游戏软件所采用。一张平面图像(可以是数字化图像、小图标或点阵位图)会被贴到多边形上。例如,在赛车游戏的开发上,可用这项技术来绘制轮胎胎面及车体着装。
Mip Mapping (Mip贴图)
这项材质贴图的技术,是依据不同精度的要求,而使用不同版本的材质图样进行贴图。例如:当物体移近使用者时,程序会在物体表面贴上较精细、清晰度较高的材质图案,于是让物体呈现出更高层、更加真实的效果;而当物体远离使用者时,程序就会贴上较单纯、清晰度较低的材质图样,进而提升图形处理的整体效率。
Bump Mapping (凹凸贴图)
这是一种在3D场景中模拟粗糙外表面的技术。将深度的变化保存到一张贴图中,然后再对3D模型进行标准的混合贴图处理,即可得到具有凹凸感的表面效果。
Video Texture Mapping ( 视频材质贴图)
这是目前最好的材质贴图效果。具有此种功能的图形图像加速卡,采用高速的图像处理方式,将一段连续的图像(可能是即时运算或来自一个AVI或MPEC的档案)以材质的方法处理,然后贴到3D物件的表面上去。
双线MIP贴图(Bilinear MIP Mapping)
双线过滤和MIP贴图的一种组合形式。首先保存好一张纹理贴图的几个副本。接着,选中最接近选择的贴图。最后,求选中贴图最接近的四个质素的加权平均值。
双线过滤/插补(Bilinear Filtering/Interpolation)
这是一种较好的材质影像插补的处理方式,会先找出最接近像素的四个图素,然后在它们之间作差补效果,最后产生的结果才会被贴到像素的位置上,这样不会看到 “马赛克”现象。这种处理方式较适用于有一定景深的静态影像,不过无法提供最佳品质,也不适用于移动中的物件。画面由于采用了“双线过滤”,图像显得非常 “柔和”。
Nearest Neighbor (近邻取样)
是一种较简单材质影像插补的处理方式。会使用包含像素最多部分的图素来贴图。换句话说就是哪一个图素占到最多的像素,就用那个图素来贴图。这种处理方式因为速度比较快,常被用于早期3D游戏开发,不过材质的品质较差。
Trilinear Interpolation (三线过滤处理)
这是一种更复杂材质影像插补处理方式,会用到相当多的材质影像,而每张的大小恰好会是另一张的四分之一。例如有一张材质影像是512×512个图素,第二张就会是256×256个图素,第三张就会是128×128个图素等等,总之最小的一张是1×1。凭借这些多重解析度的材质影像,当遇到景深极大的场景时(如飞行模拟),就能提供高品质的贴图效果。一个“双线过滤”需要三次混合,而“三线过滤”就得作七次混合处理,所以每个像素就需要多用21/3倍以上的计算时间。还需要两倍大的存储器时钟带宽。但是“三线过滤”可以提供最高的贴图品质,会去除材质的“闪烁”效果。对于需要动态物体或景深很大的场景应用方面而言,只有“三线过滤”才能提供可接受的材质品质。
Perspective Correction (透视角修正处理)
它是采用数*算的方式,以确保贴在物件上的部分影像图,会向透视的消失方向贴出正确的收敛。在图3中,当图形画面向前倾斜时,左边的画面由于采用了“透视角修正”技术,画面上的直线保持真实的透视效果;而右边的画面没有采用“透视角修正”技术,因而画面上的直线出现了失真。
Z Buffer (Z 缓存)
Z -buffering是在为物件进行着色时,执行“隐藏面消除”工作的一项技术,所以隐藏物件背后的部分就不会被显示出来。在3D环境中每个像素中会利用一组数据资料来定义像素在显示时的纵深度(即Z轴座标值)。Z Buffer所用的位数越高,则代表该显示卡所提供的物件纵深感也越精确。目前的3D加速卡一般都可支持16位的Z Buffer,新推出的一些高级的卡已经可支持到32位的Z Buffer。对一个含有很多物体连接的较复杂3D模型而言,能拥有较多的位数来表现深度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Double Buffering (双重缓冲区处理)
绝大多数可支持OpenGl的3D加速卡都会提供两组图形画面信息。这两组图形画面信息通常被看着“前台缓存”和“后台缓存”。显示卡用“前台缓存”存放正在显示的这格画面,而同时下一格画面已经在“后台缓存”待命。然后显示卡会将两个缓存互换,“后台缓存”的画面会显示出来,且同时再于“前台缓存”中画好下一格待命,如此形成一种互补的工作方式不断地进行,以很快的速度对画面的改变做出反应。
RAMDAC(存储器数模转换速度)
表示将存储器图形数据转换成显示器上可见的像素光点的转换速度,单位为MHz,其工作速度越高,频带越宽,高分辨时的画面质量越好。
高洛德上色(Gouraud Shading)
一种光影渲染技术。它将照明模型应用于一个多边形的每个顶点,然后在整个表面铺开。结果便是一个平滑渐变的表面。
图形函数库(Graphics Library)
图形处理函数与子例程的一个集合,程序员可用它作为接口,方便地调用低级任务。
锯齿(Jaggies)
图像的锯齿效果,由映射失真造成。
照明模型(Lighting Model)
一种图形处理公式,用于模拟灯光照射到物件表面的效果。
三元荧(Phosphor triad)
构成一个像素的三个荧光体,分别能发出红光、绿光或蓝光。
像素(Pixel)
Picture Element(图形元素)的简称,屏幕颜色与强度的一个单位。像素其实是能够定址和分配颜色值的最小单位。
光栅(Raster)
由像素构成的一个矩形网格。要在光栅上显示的数据保存于帧缓存内。
3D API
是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的缩写,是许多程序的大集合。一个3D API能让编程人员所设计的3D软件只要调用其API内的程序,从而让API自动和硬件的驱动程序沟通,启动3D芯片内强大的3D图形处理功能,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3D程序的设计效率。目前普遍应用的3D API有DirectX、OpenGL、 Glide、Heidi。 、
DirectX
微软公司专为PC游戏开发的API,与Windows 95 和 Windows NT操作系统兼容性好,可绕过图形显示接口(GDI)直接进行支持该API的各种硬件的底层操作,大大提高了游戏的运行速度,而且目前基本上是免费使用的。由于要考虑与各方面的兼容性,DirectX用起来比较麻烦、在执行效率上也未见得最优。具体组成及功能详情可参看本报第33期(8月 31日)“Microsoft DirectX 6.0演武传奇”一文。
OpenGL (开放式图形接口)
由Silicon Graphics 公司开发,能够在Windows 95、Windows NT、Macos、Beos、OS/2、以及Unix上应用的API。由于OpenGL起步较早,一直用于高档图形工作站,其3D图形功能很强,超过 DirectX,能最大限度地发挥3D芯片的巨大潜力。在Windows 98中已经支持 Direct X和OpenGL。在OpenGL的1.2版中增加了对3DNow!标准的支持。
Glide
这是 3Dfx公司为VOODOO系列3D加速卡设计的专用3D API,它可以最大限度发挥VOODOO系列芯片的3D图形处理功能,由于不考虑兼容性,其工作效率远比OpenGL和Direct 3D高,所以Glide是各3D游戏开发商优先选用的3D API。不过,这样一来就使得许多精美的3D游戏在刚推出时,只支持3Dfx公司的VOODOO系列3D加速卡,而其它类型的3D加速卡则要等待其生产厂商提供该游戏的补丁程序。
Heidi
Heidi是一个由Autodesk公司提出来的规格。目前,采用Heidi系统的应用程序包括3D Studio MAX动画制作程序、Autodesk公司为 AutoCAD R13开发的WHIP加速驱动程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32
显存频率和核心频率最重要!显存128M就可以了,另外那家的芯片也很重要ATI和Nvidia的都可以,其他的不要
渲染管数越多图象越*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6:33
一楼那个鸟人在哪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