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7: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30
1,《郭沫若与徐志摩比较论》
《浙江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2,《重新认识欧州浪漫主义》
《学术月刊》1991年第6期。
3,《中西“表现”理论思想异同辨析》
《青年思想家》1994年5-6期。
4,《中西回归自然的不同道路──庄子与卢梭“回归自然”思想辨析》,
《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
《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
《新华文摘》1995年第1期全文转载。
5,《论老子思想对胡适的影响》
《复旦学报》1995年第6期
6,《胡适与实用主义》
(香港)《二十一世纪》(港)1996年12月第38期
7,《重新比较中西诗学》
《学术月刊》1996年第4期
8,《刘以鬯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
(香港)《香港笔会》1996年第9期。
9,《香港小说的现代性命题》
《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10,《庄子与中国启蒙文学源流》
《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1,《香港文学本土性的实现》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2期。
12,《评香港两代南来作家》
《开放时代》,1998年第11-12期。
13,《言情的特定时空——香港言情小说论》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9年第1期。
14,《乡土的姿态——关于黄春明、海辛乡土小说的文本分析》
《小说评论》1999年第1期。
15,《市场消费与文化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6,《中国后殖民批评的歧途》
《文艺争鸣》2000年第5期。
2000年〈文学评论〉推荐优秀论文。《中国文学年鉴》转载。
全文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29卷。
17,《博尔赫斯·马原·先锋小说》
《小说评论》2000年第6期。
18,《上海文化与香港文化》
(香港)《文采》2000年第7期。
19,《寻求文化身份——也斯小说论》
《小说评论》2000年第1期。
20,《“名著重印”与新时期人道主义》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2期。
21,《形式主义:从西方到中国》,
(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9辑。
22,《中国女性主义的困境》,
《文艺争鸣》2001年第4期,
23,《历史的放逐——香港文学的后殖民解读》
《开放时代》2001年5月号。
收入《文学所纪念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北京版。
24,《城市文化与香港文学》
《超越自我》,2001年11月花城出版社出版。
25,《反省八十年代》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4期。
(英国)《剑河风》2002年第1期上,
26,《米兰·昆德拉在中国》,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7,《侣伦小说的文化认同含义》
(香港)《香江文坛》2002年第8期,
2002年度《文学评论》推荐优秀论文。
28,《作家与城市——侣伦与张爱玲的香港叙事》
《新视野,新开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9,《西西小说与香港意识》
(香港)《香江文坛》2003年1月第13期。
《华文文学》2003年第3期。
30,《西马、现代主义及新左派的视域》
《开放时代》2003年第5期,
(台湾)《人间》丛刊全文转载。。
31,《九七前香港文学的叙事与想象》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收入林建法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文学批评”》
32,《历史叙述与当代文学》
《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
33,《历史,性别与海派美学》
(美)《中外论坛》2004年第2期。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1期。
34,《台湾乡土文学与殖民性问题》
《回顾两岸50年文学讨论会论文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寻找一种叙述方式》
(香港)《香港文学》2004年7月号。
36,《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理论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
《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7,《重绘文学地图——从中国文学走向中文文学》,《中华读书报·十年特刊·学术》2004年8月11日。
38,《评台湾后殖民文学史观》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一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9,《后殖民香港》
(香港)《香江文坛》2004年12期。
40,《走出香港意识——近年来香港小说的想象与叙事》
《多元文学语境中的华文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41, 《香港文学的年轮》
(香港)《作家月刊》)第31期, 2005.1
42,《赛义德与马克思主义》
《上海文化》2005年第2期。
〈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第2期。
43,《“新时期”构造中的日本文学——以森村诚一和川端康成为例》,
《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
44,《赛义德与福柯》
《上海文化》2005年第5期。
(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第4期。
45,《离散:一代飞鸿的后殖民空间》
(美)《中外批评》2006年第2期。
46,《霍米巴巴:文化的定位》
《上海文化》2006年第3期。
(台湾)《批判与再造》,46、47期连载。
47,《斯皮瓦克:理论与方法》
《上海文化》2006年第5期。
(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7月号45期。
48,《五十年代美元文化与香港小说》
(香港)《二十一世纪》2006年第12号。
2009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勤英奖”。
49,《后殖民时代的香港小说》
(香港)《香港文学》2007年第7期。
收入《香港文学选集系列》,香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香港第1版。
50,《“西方”对于“东方主义”的回应》
《上海文化》2007年第4期。
51,《在殖民地台湾,启蒙如何可能?》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学刊》(2007年12月,中国社科出版社),第一期。
《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转载,台湾文学馆“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暨资料库建置计划”专案授权收藏。
52,《后殖民批判》
《励耕学刊》(北师大出版),第四期。
(台湾)《批判与再造》2007年11月第49期。
53,《台湾:新殖民与后殖民》
(台湾)《人间》2008年第1期。
54《东方历史与民族主义》
《上海文化》2008年第2期。
55,《从食物和爱情看后殖民》
(香港)《城市文艺》2008年第9期。
56,《九七前后的香港小说》
(香港)《“腾飞的岁月——1949年以来的香港文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腾飞岁月”编辑委员会2008年12月第1版。
57,《后殖民理论在台湾的演绎》
《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
58《香港:边缘的*》
(香港)《香港文学》2009年第3期。
59,《民族*与文化身份》
《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0,《后殖民文学》
《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61,《想象香港的方法》
《全球化与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版。
62,《英美文学研究的后殖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3日
63,《后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悖论》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4,《译名之争——GOD的翻译》
《东方翻译》2010年第3期。
65,《论台湾的新殖民主义》
《事件与翻译——东亚视野中的台湾文学》,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66,《名著重印:中国新时期人道主义的源头》
《东方翻译》,2010年第4期。
67,《从内部殖民主义到少数话语》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年第1版。
68,《“红与黑”事件回顾》
《东方翻译》2010年第5期。
69《1894-1895年《万国公报》的译名之争》
《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6期。1.8万字。
70,《后殖民理论与香港文化》
《身份、叙事与当代中国经验》,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2.8万字。
71,《现代主义的误读》
《东方翻译》,2010年第6期。0.5万字.
72,《后现代的“权威”失误》
《东方翻译》2011年第1期。0.6万字
73,《被改写的昆德拉》
《东方翻译》2011年第2期。0.6万字.
75,《评张翎的〈阿喜上学〉》
(香港)《香港文学》2011年6月号#318期。0.8万字.
76,《香港有陶然》
《文学评论》2011年第15期。
蔡益怀编《陶然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9月初版。
77,《李文俊的福克纳》
《东方翻译》2011年第3期。0.5万字.
78,《也斯创作的本土意识》
陈素怡编《也斯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9月初版。1万字.
79,《*小说与虚无党小说》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刊》2011年。
80,《翻译与文化协商》
《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1期。
81,《中国的再疆域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82,《由小说看香港》
(香港)《香港文学》2012年5月号,总329期。
83,《〈茶花女〉在晚清的两次改写》
《北方论丛》2012年第5期。
84,《近代西学东渐的起点》
《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2月北京第1版.
85,《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高研院通讯·名家讲坛》第11期(2011年春季号)。
《汉学研究》第十四集,学苑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86,《〈天演论〉与〈民约论〉》
《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5期。3万字。
87,《〈新青年〉的文学翻译》
《中国翻译》2013年第1期。2万字。
88,《香港,看不见的城市》
(香港)《文学评论》2013年6月第26期。
89,《香港作为方法——陈冠中的小说叙事》
(香港)《香港文学》2013年6月号。
90,《九七后的香港小说》
(台湾)《东华汉学》2013年6月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