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建筑特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7:0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4:09
丽江的建筑特色: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本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丽江古城中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多外为土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年人居住;东西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城依水存,水随城至”,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特色。
扩展资料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黑龙潭、文昌宫、王丕震纪念馆、雪山书院、王家庄*教堂、方国瑜故居、白马龙潭寺、顾彼得旧居、净莲寺、普贤寺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丽江纳西族民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5:27
1、白沙壁画
明清寺庙壁画,就是著名的"丽江壁画",或"白沙壁画".它是明代领主经济繁荣,纳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些壁画分布在白沙,大研镇,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镇的十多处寺庙中,是于明出至清乾隆年间陆续制作完成的.
据纳西族书画家和在瑞调查研究,束河大觉宫现存正殿西壁六幅壁画,是道教,佛教的合制品,出于汉族画家手笔,用笔精细流畅,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自然;白沙的大宝积宫壁画,被认为是"丽江壁画"的中心,保存得比较完整,在十二堵壁画上,有道教,佛教的神佛像,也有喇嘛教的密宗佛像,并有汉,藏文的款识.其中有幅绘有一百个神像的大画,,*为释迦牟尼的坐像,上列十八尊者,两侧画道教佛像,下端正中画着密宗三金刚,外侧画四大天王,是汉族,藏族画手合作的,绘制精细,用笔流畅,线条匀称,色彩鲜明,立体感强,有脏话的风格.建于明末,清乾隆时重修的白沙大定阁壁画,每一幅都是禅宗,密宗和道教佛像揉合在一起,人物的比例,构图,设色,变化等都与大宝积宫有别,作者多数为纳西族画家.但制作水平不及前期壁画."丽江壁画"珍贵之出还在于,汉,藏,纳西族画家在制作中,采取了一定的写实手法,突破宗教题材的局限,反映了当时纳西族社会的一些生产和生活情况,如乐舞,屠猪,木作,纺织,钓鱼,打铁,砍柴,以及官吏,差役,罪犯,刽子手,旅行人等的画像.其他如奔驰的骏马,展翅的孔雀,盛开的荷花,牡丹,山茶,梅花等,也都非常生动*真
白沙位于丽江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为纳西族最早的*中心。
2、纳西族建筑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此外,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此外,纳西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96年“2�6�1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看到。
富有滇西北高原气息的纳西族民居建筑,常以“三房一照壁”的鲜明特点,赢得人们的赞美。所谓“三房一照壁”,即指正房较高,两侧配房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上端深长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呆板,显示了柔和优美的曲线。墙身向内作适当的倾斜,这就增强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感。四周围墙,一律不砌筑到顶,楼层窗台以上安设“漏窗”。为保护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檐外伸,并在露出山墙的横梁两端顶上裙板,当地称为“风火墙”。为了增加房屋的美观,有的还加设栏杆,做成走廊形式。最后为了减弱“悬山封檐板”的突然转换和山墙柱板外露的单调气氛,巧妙应用了“垂鱼”板的手法,既对横梁起到了保护作用,又增强了整个建筑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主辅房屋、照壁、墙身、墙檐和“垂鱼”装饰的布局处理,使整个建筑高低参差,纵横呼应,构成了一幅既均衡对称又富于变化的外景,显示了纳西高超的建筑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7:02
丽江的建筑多为古朴的纳西院落民居,多为土木结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是其主要特点!
从房屋的构造上来说,丽江古城的建筑简单粗犷,但细节装饰比较丰富,照壁、门楼、门窗、隔扇、外廊、天井、梁彷是装饰的重点!
民居的庭院喜欢用鹅卵石等各种石头为原料铺设为各种图案,图案大多蕴含花鸟虫鱼,神话传说等故事。
此外,居民比较喜欢种植各种花木,你要去丽江旅游,就会发现基本上家家的院落都能见到各种花草!
以上是丽江建筑的大概特色,更多详细建议找有关专业书籍详细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8:53
说起丽江的建筑,那就要看我慢慢道来了————
当年朱元璋逃难的时候逃到了这里,当地的一个人救了他,朱元璋称皇帝以后,就赐了这个人姓——木。(就是朱字去掉一撇一横)而且给他做了丽江的土皇帝。
后来他嚣张起来拉,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住所。
但是没有修建城墙,,,,因为“木”字加了口,就变成了“困”字。
所以丽江的第一特点:没有城墙
第二特点:这个姓木的当时统治的时候,丽江有纳西族、白族、藏族、好象还有彝族。各自的民族宗教信仰不一样。他就想出个馊招,建一个寺庙,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东巴神、李耳。(古城北门的壁画上就能看出来的)虽然一开始闹了不少矛盾,但是慢慢习以为常了。————特点就是没有纯粹某种民族的建筑风格。例如房子横梁上面的雕花,既画着八卦,又画十字架(仅仅是举例子)
第三特点:古城构造依然延续了汉族的东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例如:路上的石板是这样搭的
=|=
=|= 在汉族里横着的应该是红石头(碎石),竖着的应该是大青石。
意义在于“鸿图大展” “青云直上”。但他不懂你汉族的这套,懒得搞那么多,直接从山上打来的石头放成这样就了事。……这一方面说起来就话长了。
第四特点:丽江和西双版纳一样,是爱水的民族。为什么爱水?因为他们的建筑是以木头为主。他不爱水的话就容易遭火灾。他也干脆修建了个“大运河”
一分三,三分九,一直把河水引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
我没瞎扯,像建水县那样,建筑是以土为主,看看他们还爱不爱水?简直是怕水,否则怎么起了个建(设)水(利)这个名字。
我打了20分钟才那么点字,,,不说了(上面那位同志有几点说的不太对)
到我们网站上看得了,应该有介绍的,但没有我这么透彻
http://www.softime.cn
http://www.2tour.cn
http://www.loveyunnan.co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1:01
丽江的建筑特色: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本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丽江古城中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的民居建筑,多外为土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既讲究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年人居住;东西厢房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城依水存,水随城至”,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