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2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11:34
耳朵流黄水,首先要判断是从哪里流出来的,所以首先要到医院去看耳鼻喉科医生。黄水有可能是外耳道流出来的,比如外耳道发炎、长湿疹,会有淡*的,有时候是半透明或透明的液体流出来,这种情况下使用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涂上药膏,把湿疹、炎症控制住,就会好,就没有水再流出来。还有一种是中耳炎,中耳发炎以后,也会随着炎症的发展进程,把鼓膜侵蚀破,鼓膜有一个穿孔,中耳里边的*脓性分泌物会流到外耳道里边,医生就会告诉这是中耳炎。这种液体一般是*的,有点黏稠,透明度比较差。中耳炎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在用抗生素的同时,要点耳朵药、喷鼻子药,进行综合治疗。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11:34
耳朵发炎、流黄水一般考虑是化脓性中耳炎,该病的主要症状是耳痛、听力下降,以及耳鸣、耳流脓症状,可伴有发烧、畏寒等全身症状。本病应该积极的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应该及早的输液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以选择头孢类抗生素或者青霉素类抗生素。耳部流脓可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治疗,可以选择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者洛美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在滴耳之前需要用吸引器或者棉棒清理出耳道内的脓液,然后再滴抗生素滴耳液。滴完滴耳液之后,控出耳道内的滴耳液,局部做微波理疗治疗。微波理疗治疗之后还需要局部放置利凡诺纱条,起到局部消炎、消肿的作用。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11:34
您好,可能是中耳炎了。建议可以去正规的医院,耳鼻喉科做一个详细的检查比较好。
中耳炎,顾名思义就是中耳发炎。生活中可诱发中耳炎的因素有很多,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大家在平时能够多加预防,避免中耳炎所带来的一切侵害。
1.感冒:感冒后,鼻咽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能有效减少中耳炎发病的几率。
2.擤鼻涕不当:擤鼻涕不当极易引发中耳炎。正确的方法应是先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3.游泳:游泳时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学家提醒大家,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此来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4.哺乳姿势:哺乳姿势不当,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5.吸烟:香烟中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黏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诱发中耳炎,严重者还会造成患者永久性耳聋。
中耳炎的常见症状
中耳炎常常会给患者带来耳内闷胀或堵塞感、听力减退或耳鸣等症状危害,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因此若有出现此类症状,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患者则不明显。可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11:35
耳朵流水系指耳道有液体积聚或流出,故称为耳溢液或耳漏。按流出液体的性状可有: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 油脂状的。油脂性盯,俗称油耳朵。 水样的。耳道湿疹溢液呈现*,大疱性鼓膜炎破裂呈血性水,单纯性中耳炎多为腥味的粘脓,胆脂瘤性中耳炎为臭脓。 脓血性的。有中耳癌肿的臭脓血,肉牙性中耳炎的血脓,外伤引鲜血流出。 耳流水仅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根据病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结合专科检查所见,X线,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外耳,中耳或内耳)和性质,予以对因治疗:(1)炎症以抗炎为主,如3%双氧水洗耳,2.5%氯素滴耳液或0.3%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耳溶治疗,急性者尚需全身应用抗菌素,(2)外伤引起的,外耳裂伤应予缝合,伴有颞骨骨折颅脑操损伤作者宜请神经外科协同处理,脑脊液漏者不作耳道填塞,(3)肉牙型,胆脂瘤型中耳炎,中耳癌以手术治疗为主,(4)湿疹感染除用抗菌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组织胺药物,(5)呈团块盯阻塞耳道者,可剔除或先用3%小苏打溶液滴耳软化,3天后作耳道冲洗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