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柳永为专题的随笔600到7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9 22: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4 23:22
从《雨霖铃》初探柳永
文人的一生经历决定了他创作的格调,想追求功名利禄的柳永被宋仁宗一纸批文打入“冷宫”,开始了他坎坷的一生。正是因为柳永少年时就混迹于烟花柳巷中,所以他的诗词内容多以风花雪月为主,词中的男女主人公恩恩爱爱,爱恨离别。于是范老就把柳永带到西部边塞,给了他人生当中第一次经历苦难风霜的洗礼。在范老的点拨之下,再加上柳永天赋,柳永成长很快,体验了当时边塞生活的艰苦。一个文人的经历决定了他创作的格调。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雨霖铃》一词可以说是他一生的缩影。
柳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读完此词,得出如下结论:柳永是个多情善感、儿女情长的人。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些地方可见。其实纵观柳永一生,他也摆脱不了古代文人追求功名利禄这个宿命。下文我谈谈个人的陋见,与大家共勉!
一.经历:柳永永远是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博取功名利禄是他一生的愿望。柳永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他的愿望。可是由于他的“运气不佳”,由于他的孤傲自大,导致第一次“功不成,名不就”。本来就高傲不羁的柳永,见皇帝老子这个“伯乐”没有发现他这匹“千里马”。一气之下,《鹤冲天》随口而出: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彻底断送了他通达的仕途。所以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这只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牢*话,在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有词为证:柳永《醉蓬莱》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此词中*、邀宠谄媚之情不言而喻了,由此更能见出柳永的一大心病——功名利禄。
前期词风多以风月诗词和羁旅词为主。宋仁宗皇帝老儿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把柳永推向了风月场,造就了中国诗词历史一大才子词人。从此以后,柳永更加放荡,更加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写出了更多的“伤情别离”的词。例如《雨霖铃》中的“柳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以“凄蝉”、“骤雨”的环境描写为本词奠定了“凄凄惨惨切切”的感情基调。“留恋处、兰舟催发”,以实写来刻画当时的情人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兰舟催发”,更促使了感情的深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几笔勾勒,动作、神态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情人分手时的一瞬间,内心世界非常丰富,难分难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人和情人想离别时本来就情意绵绵,此处词人用“清秋节”来渲染当时悲凉的气氛,更加强了感*彩,“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月”、“柳”托物言情,再现了绵绵惜别之情。
正是因为柳永少年时就混迹于烟花柳巷中,所以他的诗词内容多以风花雪月为主,词中的男女主人公恩恩爱爱,爱恨离别。
柳永并没有真正放弃追求功名利禄的*,他还是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仕途的道路,所以他辗转于改官的途中,在漫长的道路中,柳永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词,柳永所作的羁旅词约为60首,占他所作词当中的四分之一。并且这类词比风花雪月类的词更受欢迎。如《归朝欢》(别岸扁舟)、《轮台子》(一枕青宵)。但是只要我们细细研读之后,就不能发现,柳永的大量羁旅词当中仍然和歌妓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和缠绵的回忆。例如:《雪梅香》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当中的“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回忆昔日与情人欢会的幸福,无限怅惘,相思愈深,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相思之情。
后期诗词风:关注民生。柳永51岁时,终于及第,在福建时,写下《煮海歌》一诗,此诗甚为悲切,表达了柳永对当时民众生活的深切同情。
在后期词风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人当推范仲淹。范仲淹和柳永的父亲柳宜是好朋友,范仲淹看出了柳永块宝玉,只是他的词中含有太多的青楼胭脂气,还需要进行细雕。于是范老就把柳永带到西部边塞,给了他人生当中第一次经历苦难风霜的洗礼。在范老的点拨之下,再加上柳永天赋,柳永成长很快,体验了当时边塞生活的艰苦,写下他一生之中第一首豪壮的边塞词《踏莎行》:
谋臣样樽俎,飞云骤雨,三军共戮力番儿未去!天时地利与人和,西酋谁敢轻相觑。鼐鼐楼台,草迷烟渚。飞鸿惊对擎天柱!雄风高唱大风歌,升平歌舞添情趣。
这首词赞颂了浴血奋战的西塞边关的军士,鼓舞了边关的士气。
柳永的一生坎坷不平,离世时还是相好的妓女把他埋葬了。但是他的诗词渗透了他自己一生的感情,同时又把广大民众的苦难也揉合进去了,所以他的词能经久不衰,被人喜爱,广为传诵。在功成名就方面开辟了另一番不同凡响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