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4: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8:06
这段“十胜十败”论是《三国演义》里的经典之一。字里行间把曹操和袁绍的形象做了全面、深刻的对比。在“官渡之战”激烈的斗争及矛盾冲突中,曹操和袁绍的形象又得至进一步的对比。
曹操面对实力强于自己的袁绍,先是采用刘晔设计的“霹雳车”来对付袁绍的“掘子军”;又跣足迎接许攸,依靠许攸之计火烧乌巢;随后又用程昱“十面埋伏”之计在仓亭大败袁本初。充分表现了曹操的深谋远虑、礼贤下士及雄才大略。
而袁绍在战役之初,断然拒绝沮授提出“宜且缓守”的主张;许攸建议奔袭许都,又被他轻率否定;之后又听信逢纪、郭图谗言,致使许攸、张郃等人投奔曹操;官渡战败,袁绍后悔未听田丰之言,却又羞于面子,竟将田丰杀死于狱中。
通过对比,袁绍优柔寡断、胸无点策、不辨忠奸、心胸狭隘的性格弱点也暴露无遗。同一画面的对照,褒贬色彩溢于言表。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关羽水淹七军后的画面:关公说:“汝怎敢抗吾?”于禁说:“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公绰髯笑曰:“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污刀斧!”令人缚送荆州大牢内监候:“待吾回,别作区处。”发落去讫。关公又令押过庞德。庞德睁眉怒目,立而不跪。关公说:“汝兄现在汉中;汝故主马超,亦在蜀中为大将。汝如何不早降?”庞德大怒说:“吾宁死于刀下,岂降汝耶!”骂不绝口。如此一段受降的画面,便将胆小怕事、苟且偷生的于禁和威武英勇、大义凛然的庞德形象跃然于纸上。对比可谓是《三国演义》的一经典布置,运用这种手段把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本身褒贬倾向都渗透出来,起至画龙点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