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 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3:2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2:31
翻译: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丛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的舍映在花草树林。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声音此时静寂,只有钟磬的音在回荡。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鉴赏二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树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弯弯小路,来到禅房,更是觉得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首联起居平平“清晨入古寺”简直如同平白说话,毫无诗意。但却简单地交待了时间地点。缓之又缓,平之又平,不是孤峰突起,也不是一泻千里,仿佛轻松愉悦地步入山*上。继而“初日照高林”亦是不加粉饰的句子,却在眼前铺开了幅“山林晨景图”。树密,但不是密不透风;林高,但不是高不可及。密密匝匝的树林伴着初升的旭日,“初日”亮而微红,红又间黄,从树缝、树头间漏下道道光柱,袅娜着林间微微的雾气,氤氲着别样的轻柔。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此言一出足令人瞠目结舌、啧啧称赞。步出高林是一丛翠竹,翠杆碧叶下是仄仄的小径,竹影微摇,小径隐现,前路深幽,不可轻现。隐隐有一角挑檐露在花木深处,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禅房、曲径、竹林仿佛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既点题,又显意,无怪乎令人叹赏至今。
颈联两句对仗工整,比兴巧妙。一个“悦”字,高雅了“鸟性”,写活了“山光”。鸟竟犹人,可识、可赏、可悦这山光。一个“空”字,沉寂了“潭影”,澹定了“人心”。潭影幽暗而似空无一物,人心无所求无所欲,空空中而异常的满足。
尾联巧妙的把全诗化为一曲淡雅的乐章。起先有丝弦竹肉,金革匏陶,到此一节,万籁俱寂,只在那钟磬上一击,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缕的金玉声萦绕在禅院上空,与那日光相融,与那紫烟相缭,仿佛梵音入耳,涤荡尽胸间尘垢,悠远悠长,回味无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2:31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曰照高林①。
曲径通幽处②,禅房花木深③。
山光悦鸟性④,潭影空人心⑤。
万籁此俱寂⑥,但余钟磬音⑦。
【注释】
①初日:才露出地而的太阳。高林:山上的林木。
②曲径:弯曲的小路。幽处:这里指幽深的后院。
③禅房:寺院中僧侣的住处。花木深:这里指在花木深处。
④山光:在日光映照下的山色。悦:使欢悦。鸟性:这里喻鸟的情致。
⑤潭影:指人临潭水边被映出的身影。空人心:这里如说“使人的妄念消除
⑥万籁:这里指一切声音。寂:宁静。
⑦但:只足。磬:佛教诵经、斋供时用的一种钵状铜制打击乐器。
【今译】
一清早就进入古寺大门,初出阳光照到山头树林。
弯曲小路通向幽静之处,僧侣房舍深隐木丛花荫。
日下山色欢悦鸟儿情致,潭中身影悟人尽脱妄心。
一切响动这时都已沉寂,留下来的只是钟磬声音。
【赏析】
作者常建(生卒年末详),《唐才子传》说他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曾任盱眙尉,后仕途不得意,以游历隐遁终身。能诗。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北麓。这首诗把重点放到对清早破山寺后院风光的描写上。首联一笔带过入寺所见景色,颔联便通过弯曲小路把人引入清幽的后禅院,而僧舍义深减在花木之间,马上就别有佳处,景象大出。这一联向来被人们认定为诗中佳句。颈联写脱俗,尾联写幽静。写脱俗则以后院的山光也让鸟儿的情致欢悦、后院的潭中身影也让人的俗念尽消这样的形容托出,自然不同于寺外世界;写幽静则以钟磬之音衬托,只见响者自响而静者愈静。这些都见诗人用笔之妙。诵读时注意每句的节奏。http://www.5ixuexi.net/chuzhong/yuwen/shici/5188.html
诗人因为仕途不顺,于是常外出游山玩水,排遣内心的痛苦,这首诗是他游常熟虞山时,题写在古寺兴福寺墙上的。
诗开头的两句,写诗人清晨走进兴福寺时,只见初升的太阳照在树林中,给人一种庙宇宁静、肃穆之感。 接着三、四两句,写诗人走进丛林的幽深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通向幽静的后寺院,寺院的禅房隐藏在茂密的花丛树木间,如此宁静优雅的环境是念经拜佛、修身养性最好的地方。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而“曲径通幽”这个成语又成为园林艺术家们的审美标准,也成为文学家们的—种文学追求。五、六两句,又从后禅院内写到禅院外,走出寺院,举目远眺,绿树青山,这首诗写诗人游虞山兴福寺的真切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想要摆脱尘世,去追求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佛家胜地的喜爱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2:32
译文
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大自然的一切声音此时都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诗的意境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赏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径”,竹林丛中的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
以上六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动,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详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都”,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都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或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http://ke.baidu.com/view/162686.htm看下这个网址吧,望采纳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