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4:36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15:16
电视剧《孔雀东南飞》剧照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首乐曲通过对一双孔雀凄凉的哀鸣、哭泣,最后无可奈何地飞离“借物喻人”的“拟人化”描写,叙述了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焦仲卿和刘兰芝这一对恩爱夫妻不得不离散分别的爱情悲剧。
乐曲的开始和结尾是长时间的撮弦弹奏,描绘出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场景。这里和弦的变化是通过食指改变三音,所以食指的力度要稍微加重、突出一些;
在乐曲的慢板部分,其中几个乐句是以复调形式出现的,要分别把左右手的旋律弹熟,双手合奏时要把握好左右手织体的配合,不要一味地强调左手或右手的旋律;
弹奏快板是要注重旋律的的起伏,在一小节内四三拍子强弱变化是渐强和渐弱,在右手摇指的同时,左手刮奏的节奏较自由,右手旋律音在两拍以上时,多为慢起渐快的处理。
弹奏这首乐曲演奏时还要注意整体乐句的划分,不要弹得太乱、太散。其音高的变化不能以十二平均率的音高为准则,该技法具有典型的河南地方风格。
速滑技法:速滑音是反映左手按至需要的音高,右手弹奏该音后左手迅速做小二度回滑。
《孔雀东南飞》试听地址http://www.cn010w.com/quku/quku_player.asp?pf_id=3153&lb_id=2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2:24
中国古代三大爱情神话,牛郎与织女、许仙与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以“梁祝”的故事最为凄美,比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加动人心魄,是悲剧中的悲剧。然而,“梁祝”的人性之美,美轮美奂的人文境界,又是莎翁现实主义悲喜剧所难以企及的。
以自己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相信“梁祝”故事真的存在。但是,又同时质疑“梁祝”故事真的存在?
因经常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所以,接到题主的要求,分享一番我对梁祝故事的理解,并且希望题主从“折磨”中解脱出来,早日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
所谓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烂了让人看。“梁祝”悲剧也是如此,它是由一个非常美好的爱情故事,演变为最凄美的爱情悲剧。
祝九妹英台小姐是东晋时期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区)祝家庄人,因慕班昭、蔡文姬而酷爱诗文。于是,祝英台冲破世俗的羁绊,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
据考证,最早提到“祝英台”这三个字的文献,是南齐的《善卷寺记》。而最早表述“梁祝”故事的,则是唐代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这部典籍中比较详细的讲述了梁祝故事,说:“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
由此可见,至少在唐朝时,人们就向往男女平等,追求女性解放的人文精神。因而,祝英台应当是中国第一位出门远游,习学诗文的女性。把女性与中国最优美的文明结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美轮美奂的富有诗意的人文境界。
祝英台到了杭州,遇到了来自会稽的梁山伯。这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同学好友,是相知相得的一对莫逆之交。
然而,悲剧也就此酿成,美轮美奂也就此被撕裂成凄凄惨惨。
所有的读者与观众都知道,祝英台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唯独梁山伯不知。所有的读者与观众都看得出来,祝英台早已深爱自己的“梁兄”,而迂腐的梁兄却浑然不觉。假如在他们三载同窗期间,这层窗户纸被捅破,结局固然会很美好,但世界上就没有了这段凄美的爱情。
我想与题主探讨的是,假如祝英台,以及祝英台的师母再勇敢的往前走一步,梁祝终成眷属,你能够接受吗?
毕竟,当时的人文境界只是如此,人类的步伐尚未迈入现代文明。在这样一种人文世界的交织矛盾中,梁祝的故事才是最合理的结局。莎翁只是写了两大家族的矛盾,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是表达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挣扎前行——爱情是最伟大的人文主题,无论罗密欧朱丽叶,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所以,从这一点讲,我相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必定是真实的存在。至于“化蝶”,也是真实的,只不过,“梁祝”身化彩蝶翩翩飞舞,是我们理想中无比美好的存在。
十八相送演绎人间最凄美的爱情故事我看“梁祝”,最不忍的是十八相送这一段。祝英台试图再往前迈出一大步,继续冲破人文藩篱,向梁山伯表白心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幕中,祝英台以喜鹊、鸳鸯、水井人影、观音庵拜堂等等情景,暗示愚钝的“梁兄”。祝英台一口一个“梁兄”,只叫得观众心底流血。
梁山伯则毫不理会祝英台的暗示,甚至还略带埋怨的不断纠错。“十八相送”其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在进步过程中所做的拼争,祝英台的痴情与梁山伯的痴愚相互撕扯,终于把一幅无比美好的画卷撕扯得粉碎。
一直送到十八里长亭,梁祝终于要分手告别。祝英台再一次把自己许配给了梁山伯,告诉梁兄自己家有个九妹,叮嘱“梁兄你花轿早来抬”。
当梁山伯结束学业,前去拜访英台贤弟时,这才知道,师母所言不虚,原来祝英台就是祝九妹,祝九妹就是英台贤弟。然而,这一切为时已晚。
代表世俗礼教的祝太公(朝峰)已经把祝英台许配给了马太守家,尽管祝英台对父亲言明早已得师母做媒,单方面与梁山伯私定终身,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当时,这个决定是难以更改的。
我们不必苛责祝朝奉,毕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做不到这一点。能给允许祝英台女扮男装离家求学,祝朝奉无可指责。正如我们现在这样,父母还是在一定范围内,约束自己的儿女的。我也见过不听父母之言,酿*情苦酒的痴男怨女。
同时,祝英台之所以尚未结业便被急急召回,祝朝奉也是为了她的终身大事。论及先后,又如何好变卦呢?
此时,我们能怨谁呢?
梁山伯从师母口中得知祝英台是个女子,便风急火撩的赶到杭州,但是,他的花轿却来迟了一步。
美好的爱情是两情相悦而不是单相思同窗三载,两情相悦,祝英台早就爱慕梁兄,梁山伯也十分心仪祝英台。十八里长亭最后惜别,祝英台托付终身,梁山伯虽然傻傻的问,贤弟的九妹与你可相像。虽然梁山伯很是痴愚,但却是从心底里就喜欢了祝英台。假如早一点知道*,恐怕结局就不会是一场凄美的故事了。
这样的事情,或者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鲜见。《木兰辞》中就有“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一个女子以男子的形象出现在军营中,谁又能想得到呢?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完全违背了正常伦理,谁又会想到祝英台是个女生呢?
而且,往往我们在错失最佳时机后,回头再去寻觅,一切似乎都迟了。哪怕是两情相悦,有时也会等来一句:“你来迟了,我已经订婚了”。
楼台相会,祝英台同样也是凄苦的艾怨:梁兄,你来迟了。
因而,我相信,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凄美的故事是真的。它是所有真实的提炼,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似乎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梁祝”。
假如,我们做一番这样的假定,祝英台十分爱慕梁山伯,而梁兄却只是想做梁兄,那么,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就没有了。
假如祝英台对梁山伯的爱没有达到如此境界,也不会在花轿经过梁山伯坟茔时,专程祭拜。梁山伯的坟墓也不会开裂,祝英台也不会纵身一跃,与梁兄重逢,双双化蝶。
从梁祝的故事中,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到另外一种启示:只有两情相悦,才能演绎出美丽的爱情故事。
祝英台爱梁山伯入了心,梁山伯爱祝英台也是彻了骨。假如他们在非常合适的时机彼此倾诉,就不会有“楼台会”的撕心裂肺,就不会有化蝶时的痛苦重生。
因而,爱情不可单相思,大概,你爱的人也与你一样,正在饱受相思之苦。假如错失,就是残酷的自我撕碎一副美丽的爱情画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3:42
相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存在这么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们在新闻中也能常常听到,但是这种概率是不较低而已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5:17
虽然没有那么神话,但是我觉得他们肯定是相亲相爱,但是爱而不得殉情也是真实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08
我并不相信,因为我觉得一定会有比他们更美的爱情,只是因为那些爱情都比较低调,没有让世人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