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3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8:39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搭配出现更多。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紧,而货币*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一直采取“双紧”配合,*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与此同时,两大*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应该说这期间两大*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手段多样化配合、*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第三阶段是从1997到2002年。1997年开始,由于增长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的新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低谷来临,物价走低、投资低迷、失业增加等通货紧缩迹象开始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此期间“稳健”货币*的实质则是通过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8:39
财政*和货币*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两种重要手段。两者之间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本书试图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和货币*的配合情况进行研究。
首先,本书总结和构建了财政*和货币*配合的理论基础。然后,本书详细分析了1984年以来我国财政*和货币*的具体配合情况。财政*和货币*在经济的微观层面上存在着一些联结点,这些联结点也直接反映了两种*的配合情况,这些联结点包括国债、铸币税和财政投融资等。本书对这些联结点也进行了逐一分析。
针对我国财政*和货币*配合的现实情况,本书对今后增强其配合效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保持*银行的适度独立;加强财政、货币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灵活运用税收*;加大结构性财政*力度;增加“松紧”式的*组合方式;减缓资本账户开放步伐;等等。
求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
请问哪位可以帮忙解答一下近五年的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_百度...
要健全和完善国家规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规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和政策协调。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财政赤字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期跟踪测算、财政金融稳定性的预安排、...
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和特点求答
(1)分封制(目的、对象、内容、作用):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到春秋战国时逐步崩溃,被郡县制取代,在以后的某些朝代仍保留。(2)郡县制: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
急求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真题解析?
当物价回落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时,政府采取了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提高就业水平,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样的政策选择与组合以及调控政策的实时转变,体现了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前瞻性、及时性和灵活性。【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解答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求解答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
受多重不利因素冲击,中国经济能稳住增长吗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增长模式,而不能采取其他资源优先的增长模式。三、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要继续实施并要正名1998年从过去“适度从紧”的政策开始实现宏观政策的转变时,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都是中国条件下“扩张性”政策或“松动性”政策的一种...
试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不同政策组合。
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2)政策作用过程和作用机制的不同,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3)政策调节的方式、途径和工具的不同,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4)政策效应时滞的不同,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政策组合:(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模式(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模式(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四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分析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多次通货膨胀各有特点,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理,历次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是: 1980年的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
急求:2011-2012年我国采取的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 用《宏观经济学》知识...
3、货币政策:采取“总量稳健、定向扩张”策略 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的总规模,防止流动性在2011年紧缩后的大规模扩张,从而抑制通货膨胀和房价。4、财政政策:以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为主,同时实现保增长、抑通胀两个政策目标。财政政策总的方向是扩张性的,但以供给管理(尤其是降低企业税收)为主...
请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帮忙解答
这一时期中国受到国外需求的影响,经济开始扩张,不断扩大的出口规模和不断引入的外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外需求的影响。我国的出口景气在1995年初达到了高峰,面对宏观经济的过热,国家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实施了较严格的控制,这一政策使出口景气逐步下降,经济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