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对君与民之间的关系持什么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6 15:3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7:07
唐太宗李世民极为看重自己的历史形象,渴望成为生前万众拥戴、身后万世称颂的英明君主,表现出历代帝王中罕见的*素养。这些因素使得贞观之治,特别是李世民的君民之道,不断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
一、居安思危以畏民
李世民执政后,屡屡与房玄龄、魏征等大臣以史为镜,探讨兴亡治乱之道。在他们的言谈中,居安思危是个长久的话题。人们自然会问,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从何而来?直接原因是,刚刚发生在昨天的隋王朝“过山车”般的迅速兴衰,像噩梦一样反复出现在李世民君臣的脑海里。因此,他们没有陶醉于执政的喜悦和眼前的成功,而是深深地忧虑着胜利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危险。魏征说得好:当年隋王朝统一寰宇,强大无比,但隋炀帝“恃其富强,不思后虑”,致使“民不堪命,率土分崩”。所以魏征向李世民进谏道:“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唯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李世民完全持有同感:“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常得如此,始是可贵”。
居安思危也好,守成之难也罢,李世民君臣经常挂在嘴上,看似律己,实则畏民。对封建统治来说,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社会阶级矛盾极度激化后,广大农民揭竿而起。对这一点的认识,李世民确有过人之处。他对帝王的“执政资格”,并不迷信君权神授、承天应命之类的鬼话,而是坦率地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从隋王朝的顷刻覆亡中,亲眼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力,故其畏民观油然而生。
畏民,固然表明封建统治集团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对立。但从另一方面看,却又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中有识之士对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承认和服从,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就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对李世民君臣来说,居安思危的畏民观正是他们采取一系列进步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先存百姓以让民
李世民君臣饱览世事,深知统治集团和民众之间的利害冲突。李世民曾举例说:“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那么,为长治久安计该如何是好呢?
平心而论,封建社会中能看出上述问题的不乏其人。李世民君臣更胜一筹的地方在于,能够审时度势,较为自觉地采取轻徭薄赋的让步*,使人民休养生息。他们很同意孔子的话:“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并且有所发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把“先存百姓”当作“为君之道”,此话出自帝王之口,多少令人感到惊讶。当然,让民休养生息并不是为民谋取利益,先存百姓也不过是为自己的长远统治作出妥协而已。但他们的这些言行,比起其它封建统治集团确有高低文野之别,客观上较为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使民众有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同时还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处于高位、可供衡量的历史尺度。
三、戒奢节欲以安民
贞观年间形成的俭约之风很值得后人感慨和深思。史载二十余年,“风俗俭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李世民君臣戒奢节欲的自我约束大有关系。
李世民说过:“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朕每思此,不敢纵逸”。他是这样说的,大体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他打算新建一所宫殿,“材木已具”。转念想到秦始皇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由此种下祸根的教训,感悟到“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遂下令停止。这多少体现了一种从“上”做起的可贵精神吧。
值得指出的是,李世民身边的大臣在这方面也颇有感人的事迹。一批身居高位的*,生前恪尽职守,死后方知其“居宅弊陋”或“家贫无正寝”,乃至“祭享无所”,使李世民嗟叹不已。尤其是魏征,除了自己极为节俭外,还在这个敏感问题上不时劝诫李世民。他在脍炙人口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恳切希望李世民“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用今天的话来表示,就是要富有四海的帝王,带头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让老百姓减轻负担安居乐业。这在今天看来,也不失情恳词切、意义深长吧。
在任何时代,上行下效总是一种普遍现象。李世民君臣能作出上述榜样,其时民风简朴而社会富庶便不足为奇。
四、虚心求谏以知民
由于“畏民”,所以李世民十分重视“知民”即了解民情*。他比起从小生长于后宫、不知民间疾苦的后继之君,原本就有*上的优势:“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即使这样,他仍感到当皇帝后久居深宫的局限性:“不能尽见天下之事”,“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因此,他把虚心求谏、兼听则明作为了解“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的重要途径。
李世民在晚年虽不比当初谦虚谨慎从善如流,但总体看来,仍不失虚心求谏在前,欣然纳谏于后。作为雄姿英发、傲视天下的封建帝王,能抱有这种高度克制、严于责己的气度,确实非常不易。
魏征原是李世民政敌——其兄李建成的亲信。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体现了不计前嫌求贤若渴的雅量,渐次将其提拔至宰相高位。而魏征报答知遇之恩的具体做法是“犯颜切谏”,直言无隐。贞观十三年,魏征针对“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的危险信号,无所顾忌地上疏道,这是由于李世民十个方面的“渐不克终”所致。疏中言词之激烈,今天读来犹令人心惊。但李世民览疏后,心悦诚服地对魏征说:“自得公疏,反复研寻,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他表示,“朕今闻过能改,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他令史官将魏征的上疏记录存档,以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亦能了解他们之间堪称典范的“君臣之义”。
可以说,李世民的开明与魏征的忠贞,以及他们因此而具备的“知民”程度,达到了封建社会所能允许的最高境界。他们由此赢得后人的称道,是当之无愧的。
我国历史上头脑清醒的*家和思想家,对执政集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无不给予高度重视。他们对此所形成的几近格言的*思想,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李世民的君民之道更有不同凡响之处,贞观之治绝非偶然。
参考资料:http://wenwen.soso.com/z/q144281707.htm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7:0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采取的措施:租佣调制,减免赋税,兴水利,稳民心。相辅相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原意是水可以让船航行,也可以把船打翻。后成为各代君主的人生准则,要善待百姓,不可为一己私欲而触怒百姓,否则平时看上去很平静的水面也可以有滔天波澜。江山就坐不稳了~~~ 谁让李世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7:08
君为轻,民为重。民为社稷之根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7:09
民贵君轻!追问分析他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追答我个人认为:李世民在位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的局面,这与其"民贵君轻"的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这也是一种虚怀纳谏的一种心态,对于*的清明也是一种促进作用吧 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每个观点都有对立的一面就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民贵君轻也有人谈论到,这也是对统治者权威的一种挑战,但是当*清明的时候,诸多矛盾的化解也是一种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