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的发源地在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1: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23:02
吕剧作为山东戏剧主打剧种和全国最优秀的地方戏曲之一,是我国民族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吕剧的起源地就在滨州博兴县吕艺镇。
当年,吕艺镇刘官村民间艺人用纸糊的毛驴捆在身上,用琴书曲调演出了《王小赶脚》,引起了轰动,人们都称之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后来经过艺人们的创新发展,吕剧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并逐步趋于定型。刘官村的吕剧出了名,刘官村也被人誉为“吕剧之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23:02
吕剧作为山东戏剧主打剧种和全国最优秀的地方戏曲之一,是我国民族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吕剧的起源地就在滨州博兴县吕艺镇。
当年,吕艺镇刘官村民间艺人用纸糊的毛驴捆在身上,用琴书曲调演出了《王小赶脚》,引起了轰动,人们都称之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后来经过艺人们的创新发展,吕剧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并逐步趋于定型。刘官村的吕剧出了名,刘官村也被人誉为“吕剧之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23:03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纯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吕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的,自成戏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吕剧发源于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当时被艺人称为"化妆扬琴",而民众则以"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生活。吕剧这一民间艺术所以发源于时家村,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时家村地处入海口处,时常受到黄河泛滥的威胁,黄河每一次决堤,都给沿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们拖儿带女,背井离乡,以四处乞讨为生。洪水使人们饱受苦难,苦难让人们聪明起来。渐渐地人们把伸手乞讨改为唱着小曲求舍,由单纯乞讨变为艺术与食物的交换,使少数人由讨饭人变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这些民间艺人在走村串乡中,学到了外地的许多曲调,将其揉合到自己创作的曲调中,逐步形成了吕剧艺术。
吕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时殿元,是时家村人,自幼就唱着小曲讨饭。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曾到被称为"戏窝子"的菏泽地区学习琴书,技艺大进。1893年,时殿元与徒弟组成山东琴书班社,起初在广饶、博兴、惠民一带,后来经常活动在淄博、潍坊和胶东一带,有时还远到省外演出。所到之处,声名鹊起,深受欢迎。1900年,时殿元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编为化妆戏演出,因为《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就称其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高度重视,1950年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山东省*在贯彻这一指示时,委托省文联对各地戏曲剧种进行调查,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点改革,以便推动全省戏改工作。通过对《小姑贤》、《兰桥会》等传统戏的加工改革,使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创作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以后,开创了吕剧艺术的发展时期。因为对吕剧艺术没有一个正式名称,就请当时的省文联副*陶钝为其起名,陶钝就把"鲁"字赠送他们,称之为"鲁剧"。时任省文化*的王统照认为欠妥,他取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吕"之"吕"字,称为"吕剧",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之音,得到大家的赞同,为吕剧正式定了名。
吕剧是东营人民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是民间艺术的精粹。东营以吕剧故乡而闻名于世,如今的吕剧,在东营家喻户晓,人人爱唱。"一听剧团进了庄,男女老少着了慌,大嫂在灶前忙做饭,饼子贴在了门框上",就是人们热爱吕剧的真实写照。吕剧已成为黄河口文化的一个品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23:03
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纯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吕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的,自成戏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吕剧发源于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当时被艺人称为"化妆扬琴",而民众则以"驴戏"、"捋戏"或"小戏"等称之。
艺术源于劳动,源于生活。吕剧这一民间艺术所以发源于时家村,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时家村地处入海口处,时常受到黄河泛滥的威胁,黄河每一次决堤,都给沿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人们拖儿带女,背井离乡,以四处乞讨为生。洪水使人们饱受苦难,苦难让人们聪明起来。渐渐地人们把伸手乞讨改为唱着小曲求舍,由单纯乞讨变为艺术与食物的交换,使少数人由讨饭人变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这些民间艺人在走村串乡中,学到了外地的许多曲调,将其揉合到自己创作的曲调中,逐步形成了吕剧艺术。
吕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时殿元,是时家村人,自幼就唱着小曲讨饭。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曾到被称为"戏窝子"的菏泽地区学习琴书,技艺大进。1893年,时殿元与徒弟组成山东琴书班社,起初在广饶、博兴、惠民一带,后来经常活动在淄博、潍坊和胶东一带,有时还远到省外演出。所到之处,声名鹊起,深受欢迎。1900年,时殿元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编为化妆戏演出,因为《王小赶脚》以"驴"为道具,群众就称其为"驴戏",这就是吕剧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高度重视,1950年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山东省*在贯彻这一指示时,委托省文联对各地戏曲剧种进行调查,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点改革,以便推动全省戏改工作。通过对《小姑贤》、《兰桥会》等传统戏的加工改革,使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创作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以后,开创了吕剧艺术的发展时期。因为对吕剧艺术没有一个正式名称,就请当时的省文联副*陶钝为其起名,陶钝就把"鲁"字赠送他们,称之为"鲁剧"。时任省文化*的王统照认为欠妥,他取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吕"之"吕"字,称为"吕剧",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之音,得到大家的赞同,为吕剧正式定了名。
吕剧是东营人民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是民间艺术的精粹。东营以吕剧故乡而闻名于世,如今的吕剧,在东营家喻户晓,人人爱唱。"一听剧团进了庄,男女老少着了慌,大嫂在灶前忙做饭,饼子贴在了门框上",就是人们热爱吕剧的真实写照。吕剧已成为黄河口文化的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