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这篇课文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0: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2:18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幽香”中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名茶碧螺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可以这么说,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碧螺春》一课介绍简洁明了,描写细致入微,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课文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传说、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劳动人们的赞美。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连贯,层次清晰。读过之后,让读者不免在头脑中勾勒出这样的图画:清晨采茶图、入夜炒茶图、月下品茶图。不免和外国友人一样心生感叹:在清新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走进作者,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的特色。
这篇文章从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描写细致,文化气息浓郁;结构清晰,线索清楚结构,安排巧妙。如果说碧螺春茶清新淡雅,那么这篇文章也有着这样的魅力。下面,我尝试着走进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品味“碧螺春”的独特魅力。
文章开篇,作者仅用一句话“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碧螺春的两点。其一,碧螺春历史悠久,声誉极高。可以从“久负盛名”一词中看出来。这是人们对碧螺春茶的评价。同时,“久负盛名”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碧螺春为何会久负盛名?其二,交代了碧螺春的产地——太湖的东山和西山。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详细的地点就是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山又分为东山和西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接下来,作者写道:关于碧螺春,有这么一个传说。这句话就概括了这个自然段要写的内容——关于碧螺春的传说。这样的写法,使文章脉络清晰。同时,自然又引发了一个阅读期待:究竟是怎样的传说?于是,跟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走进这个古老的传说之中。作者在讲传说,其实也就是介绍“碧螺春”名字的由来。既是“传说”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由来已久的历史故事,就被染上了神秘的色彩。尤其是那一声“吓煞人香”更是让人浮想联翩,究竟是怎样的香味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震撼啊!同时,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茶,也由此得名。如果说,传说到此结束,就留有遗憾了。古人觉得这个名字不雅,“不雅”不够雅致、文雅,我觉得更多的是和这种茶的香味不能够匹配。于是,便有了“碧螺春”这个雅号。在这里,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当然,网上也有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的其他传说,其实不管怎么写的都体现了碧螺春茶的特点——香味奇特,同时赋予了人们对碧螺春茶的赞美之情。
第三自然段,只有两句话: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刚到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这个自然段和下面的第四自然段关系密切。第三自然段是对第四自然段内容的概括。这样的写法,在文中到这儿出现了两次。第一句话,说明采摘碧螺春茶的历史悠久,也是对上段传说的一个照应。第二句交代了采摘的最佳时间——春分,因为这个时候茶长得最好,最茂盛的时节,是最佳的采摘时间, 而“茶汛”一词,就是这个意思,应该和“桃花汛”一词的由来一致的。我想同时也能通过这个词想到采摘的场面应该是繁忙、热闹的吧!
下面作者用较长的文字介绍了采摘的情景。这也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之一。“随着几声嘹亮的鸡鸣,整个湖山醒来了。”就这一句,作者开始带读者走进图画之中。我觉得这一切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我们首先听到了几声鸡鸣,从听觉的角度,唤醒了沉睡的湖山,一个“醒”字,把湖山当成了一个人来写,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更好。当然,也唤醒了人们。“采茶姑娘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画面的主要人物跃然纸上,“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中的“披着、踏着”表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使人感觉采茶姑娘宛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般,同时也侧面写出了采茶姑娘的勤劳,她们起得很早。闭眼想象,一群美丽仙女提着竹篓,在飘渺的云雾中,从天而降,说说笑笑走向茶园。“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在这里作者闻到了淡淡的花香,空气中充满了这种香味,难怪碧螺春茶会有花香果味了;作者看到了翠绿欲滴的茶树,“翠绿欲滴”一词,将茶树的生机勃勃的面貌展现出来。此外,作者更听到了采茶姑娘“银铃般”的欢笑声,都说劳动的滋味是累的,但是这“银铃般”的欢笑声,让我们感觉到的是采茶姑娘的快乐和美丽。“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了一层金色。”这样的描写,一个“铺”字,使人豁然开朗,给人一种灿烂之美的感觉,画面也顿时亮了起来。和清晨茶园的朦胧之美不同,是一种金色的美。“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这是对采茶姑娘的一个近景描写。“神采飞扬”是对采茶姑娘神态的描写,“灵巧、敏捷”是对采茶动作的描写,这样几个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一个动作娴熟,沉浸在劳动快乐之中的采茶姑娘。“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这是对这幅画面的一个整体的概括,也就是对这段文字的一个小结。纵观这段文字,作者由远及近来构图,调动了视觉、听觉、味觉来描写,当然还有内心的感觉。在这幅画面中,有景有人,景因人而有生命,人因景而更美丽,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第五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入夜,山村里万家灯火,又是另一番繁忙的景象。这句话,在写法上提示了下文的内容,及炒茶。而“繁忙”一词是对炒茶的一个总体印象。
第六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写了茶手夜晚炒茶的情景。“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吧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停地翻拌。”“短衣紧袄”是茶手炒茶的装束,之所以这样的穿法,无非是为了劳动是方便,但是一个利索的形象已经出来了。“滚烫的大锅”就对茶手炒茶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叉开五指、不停地翻拌”是对茶手动作的描写,应该是比较辛苦的。“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揉、搓、捺、抓”这些词写出了茶手炒茶的具体动作,也可以看得出炒茶工艺的复杂,四个“忽而”写出了茶手动作变化多而且快,作者用词极其精准。所以,才会有如青龙翻飞的情景。“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变深了,变细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句话,写出了叶芽变化后的样子——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候叶芽就是又细又弯的样子,这两个词表现了碧螺春茶的优美形态。“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制茶过程还在继续,经过降温中的揉捻、搓团之后,但是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自行松散,此时,碧螺春茶才算制好了,茶香弥漫。再次感受到制茶工艺的复杂。“此时的茶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这句话是对碧螺春茶的一个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茶手炒茶技术的赞美。“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这四组词语是对碧螺春茶形态的最好诠释,说明茶手火候把握的刚刚好,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这也说明茶手的炒茶技术的确了得。这四组词语不仅结构工整,而且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和文化气息。而文末的“工艺茶”是对碧螺春茶的最高赞誉。什么是“工艺”?就是纯手工制作的。而作者通过对茶手炒茶动作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碧螺春的的确确是当之无愧的“工艺茶”,而对碧螺春茶形态的描写,更使人感觉到碧螺春确确实实应该被称为“工艺茶“。所以,我觉得这段其实作者就是围绕着“碧螺春为什么被称为‘工艺茶’”来写的。
文章第七自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对上段内容的小结,“如果说观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这里有观看制作过程的内心感受——新奇。也有对下段内容的一个提示,“那么,品茶碧螺春就更有一番陶醉般的心境了。”这里也写了品茶的感受——陶醉。这样承上启下的写法,使文章结构紧凑,过渡自然。
第八自然段写品茶。自古以来,品茶就是一种文化,也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将品茶过程写得文化气息浓郁,语言生动。作者陶醉于品茶中,我想作者陶醉的是这样几个方面。陶醉于品茶的环境: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夕阳、明月、青花瓷茶具、碧螺春茶,这一切构成了品茶的外部环境,无疑是充满诗意的。陶醉于碧螺春茶的色、香、味、形。颜色:碧绿清澈、嫩绿透亮;香气:清香扑鼻;味道:清新爽人,回味无穷;形态:叶芽伸展、茸毛轻舒、姿态动人。作者在介绍碧螺春茶的色、香、味、形时,眼、鼻、口多种感官的参与下陶醉于碧螺春茶之中。而且,作者多用四字词语,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准确,读起来有韵律和韵味,文化气息浓。再有作者也陶醉于朋友之间的情谊之中。三五好友一起品茶,品得不仅仅是茶了,还有真挚的情谊在里面,使茶的滋味更浓,在这儿,其实作者也传递了饮茶文化的社会作用和价值。品茶,不仅仅是品茶本身,如果把这理解为品茶的全部内容就太狭隘了,还包括周围的环境,有人和物,包括品茶的外形美等等,这才体现了传统的中华品茶文化的内涵。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人们对碧螺春茶的评价和赞美,作者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作者一言以蔽之,碧螺春茶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借外国友人的诗句,表达了赞美之情:“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我想,在碧螺春的茶汤里,不仅能看到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还能看到那美丽动人的传说,勤劳美丽的采茶姑娘,技艺高超的茶手,还有品茶的美妙意境等等。清晨采茶乐,入夜炒茶忙,月夜品茶醉,如诗如画又如歌,是江南特有的明媚春光,在这里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