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7:1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6 20:21
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那么古人为什么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传说,黄帝和炎帝一共打败了蚩尤部落,然后黄帝乘龙*。我们之后自称炎黄子孙。
按进化论说,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某些动物的体态,如鳄、鲵、蛇、鸟及某些昆虫等,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如可以翱翔于天空、潜游于水底,可以无足而行,可以蛰伏而届等,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出现了龙的模糊形象。
随后人们学会了祭祀和祈祷,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称为原龙纹,所以古代的统治者都自称是天命,龙体,需要被万人所敬仰和崇拜的对象。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在甘肃也出土过绘有鲵纹的彩陶,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发现过距今5000年的玉“龙”,山西出土过带有“蟠龙纹”的彩陶。当然,这种“龙”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龙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
商以前的龙形象中并没有角,在商代龙却生出角来,其中原因,在于商代对角的崇拜,对雄性力量的崇拜,所以说,如果你看到的龙有角,那肯定出自商代以后。当然,历史上几则目击真龙的事件,其中最著名,也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下面这则。
营口龙――龙困浅滩,暴雨不断
第一次是出现在距离河口20公里的地方,怪兽的状态萎靡,当地人给龙搭好了棚子,王龙身上泼水,每天有僧人超度,之后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后,龙不见了。
第二次出现在距离河口10公里左右的位置,此时,怪物已经死去,肉都腐烂了,骨头露了出来。据杨义顺老人回忆:在发现“龙”骨之前,曾听大人们说芦苇荡里总有噼里啪啦的响声,而且还有“呜??”像牛一样的叫唤声,听起来很沉闷,还能听到挣扎的声响,后来就没有动静了。当时,营口地区已经连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街路上全都是水,一些房屋因进水太多而倒塌。雨停后,随着北风吹过,空腥臊味很大,看管苇塘的一名卢姓工人顺着怪味寻找,发现大片大片芦苇倒伏,拨开后进去一看,吓了一大跳:里面赫然躺着一个已经死去的庞大动物!龙骨抬走后,人们在不远处发现,龙还有爪子,在地上已经挖了一个17米长,6米宽的大坑。
孙正仁:光骨头不是原来的龙型,画的那个、描得那个不是那个型,就是挺长的,挺大的头,两个大角一米多长,不止一米三、四尺,长两根。趴在地上,身上弯弯曲曲的,能有十几米这么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6 21:39
中国人称“龙的传人”,来源于古代的图腾和传说。
相传,黄帝统一中原以前是以“熊”中国人为何称“龙的传人”为图腾的。战败蚩尤统一中原后,黄帝为了安抚归附的部落,放弃了原来的“熊”图腾,使用了一种新图腾,这种新图腾就是“龙”,它是由原来的“熊”图腾的头部和一种“蛇”图腾的身子组合而成。
“乔(左边加虫)”即“蛇”,古又通“桥”。黄帝葬桥山,正说明黄帝对其母族图腾的崇奉。实际“龙”的图腾是黄帝父族和母族图腾的形象结合。龙这一奇特形象的形成,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和各民族融合的过程。
扩展资料:
龙的传人的精神与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与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世界上有不少民族消亡了,其中不乏有为人类作过杰出贡献的民族。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虽然经历了和自然及敌人的严酷斗争而不解体,并日益繁荣,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光辉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龙起着维系和向心的作用。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龙的传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6 23:14
华夏人族出自女娲,人身蛇尾女娲态中的蛇尾是本相,说明是龙系的再进化态。龙的低态为爬行类,地系的爬行,鸟类,哺乳,对应着天系的龙凤麒麟。从传说中看,爬行升级后以龙为替代,成功。其它两系替代好像没成。所以女娲是皇,所以造人,所以女娲道场下的人族能修真,而其它文明的人族不见得修真,所以封神。……封神后,女娲成圣,成圣是超越了神级的道级,这么硬的大腿,华夏人族一定要抱紧。论辈份,如果华夏人族称自己为女娲传人,那么玉皇大帝,遇到华夏人族,那得称声师弟,这么高的辈份人族担不了,也不合适。能担这个辈份的只有黄帝,因为他是女娲的门下。以人族在天地人系统中的位置,只能以蛇尾人身女娲态的低态,龙,作参照。称为龙的传人,这样的辈份比较合适。…………人其实是众生,其实是替代,其实是产品型号,所以不要把人与龙看作是二个族系,包括人与蛇,众生是平等的,不存在高攀与贬低,只是自然而然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