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1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36
宏观层面来说,形式决定内容。
即使形式决定不了内容,形式在很大层面上也会影响内容。
举例来说,大部分人以为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但是从数量上来看,这种划分基本上算是不科学的,终宋一朝,所谓豪放词不过十数首而已,而婉约词则是以千记,便是苏辛自己,所写也是婉约词居多。因此对面苏东坡的所谓豪放词,时人评论:「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也反应了豪放词悖于词这一形式的主流写作风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道: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这话其实很好理解,词常用长短句,有调,声韵变化多,所以在表达上就容易产生宛转细致的风格,因而意境就娇柔委曲。正因为词有这种特点,所以唐宋以来文人公认的词这种问题的风格就是「婉约」,适合纤细的情感表达。自然而然易于写成所谓的「花间词」。
再拿小说和散文、诗歌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前者的叙事性要比后两者强上许多,而后两者的抒情性则普遍强于前者,传统的小说会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现代诗歌和散文更倾向于通过某种暧昧的语境去传达情感。当然,现在产生了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等等现代小说流派,小说的叙事性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是一旦采用意识流小说那种打破时空的秩序和区别、自由联想的写作方式,其写作内容也必然变得非理性、非逻辑,写作内容也必然会从社会事实转变到心理事实——虽然表达的是不同的非理性、非逻辑,表达的是不同的心理事实。
说到叙事性,中国的诗和词、戏曲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古诗和戏曲在叙事诗一定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和复杂的故事来构成事件,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洪升的《长生殿》、白朴的《梧桐雨》,其叙事手段基本上是整体的、连续的、直接的。但是词则不然,词的叙事一定是片段性、不连续的、曲折的。
比如苏轼的《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笑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周邦彦的《段龙吟》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关于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建议看看新批评学派和*形式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陌生化」、「内部批评」「外部批评」「文学性」这几个概念。
推荐书籍是朱立元的《现代西方文文艺理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36
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换句话说,艺术设计首先是为人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37
对艺术设计来说,内容是形式的载体,形式是内容的再现。艺术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构思,在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分解、变形、组合、排列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内容进行再现。艺术设计的内容与形式统一于艺术设计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过程,是艺术创作者或设计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创作的过程。当观众看到艺术设计作品时,是被动的接受,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逆向解读。如果艺术设计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所蕴含的代表意义过于复杂,将影响观众对艺术设计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37
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
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是叠态的影象。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反之,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可以成为另一形式的内容。内容和形式的辩证法要求观察问题时,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同时也不忽视形式和作用。由于历史的发展,特定社会的需求,在内容发展了的同时,必须有新的形式与之相适应,所以,要打破旧的形式,创立新形式。而这新形式又必须在旧形式上的继承和扬弃,使之能为新内容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