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0:43
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的世界观,教师的品格、言行,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有的态度,都将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提出较高的道德要求,要严于律己。 对于在职的教师,要切实加强教师教育思想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基础素质的培养。“教人先正已”。教师的基础素质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实际影响,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因此,必须把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放在队伍建设的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就教师队伍而言,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那么,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语音素质 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训练。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过硬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专业知识,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素质,以适应教学的要求。同时学习外语起始年龄早,最主要的优势是在语音方面可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语言模仿能力强,有较好的语音能力,但准确的语音、语调只能模仿准确的发音而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语音纯正、语调活泼、优美。因为学生一旦模仿了不合格教师的语音,错误的语音、语调一旦形成,纠正起来要比从头学难得多。为了不给今后的英语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技能尤为重要,中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过语音关。 二、掌握教育心理学理论 中小学英语教育的重点应是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打下较好的基础,这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引导有益的英语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如独立型、依赖型、冲动型、审慎型、开发型、封闭型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提高学生的素质。 中小学英语教育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学生的大脑没有固化,短时记忆能力强,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自我意识不强,活泼、好动,勇于表现,学习主动性强,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 的这些特点,开展孩子们喜欢的一些教学活动,如英语歌谣、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短剧、英语歌曲等,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这些要求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熟悉教学原则,使外语教学达到最优化。因为在强调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下,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了解和把握尤为重要。 三、了解外语教学理论 中小学英语教学要科学化,要符合外语教学规律。近年来,外语习得研究,以及中介语理论、错误分析等对外语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对许多传统的外语教学的认识做了修正。另外,外语教学本身有其特殊性。教师要了解影响外语听力理解的因素,采取适当的听力策略;了解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等等。因此,教师要了解最新的外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 中小学英语教师还应了解语言教学中的流派,了解一些教学法,如口语法、听说法、沟通法、反应法、自然法、暗示法等产生的背景及其长处与不足;了解我国外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如规范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知识技能教学模式、听说读写模式、整体教学模式、启导示教学模式、交际性教学模式等等;了解我国外语教学的新动向,如在建构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了解我国外语教学的最新成果;了解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理念,掌握《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等等。 四、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教师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其从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起示范作用。特别是初中学生,由于他们年龄不大,自学能力不强,而且接触英语时间不长,他们最主要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就是教师。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有标准的发音、优美的语调、良好的口语水平、丰富的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以及过硬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育方法和手段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6�7�6�7”。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 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说道:“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中小学英语教师不应只满足做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更要立志做一名研究者,掌握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完善自己的外语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