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1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2 05: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9:38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管理,是指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对利益相关者给重视和关注,以及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的流行,“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成为了财务管理目标的主流观点。本文针对上述两种观点,阐述笔者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看法。
一、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并非理想的财务管理目标
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那些与公司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享有合法性利益的组织或个人。根据他们与公司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两类:(1)一类包括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和社区:(2)二类是指那些影响公司或受公司影响,但与公司之间没有商务关系,并且不是公司生存的必要条件的社会团体,如大众传媒和各类专门利益集团等。
一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中,股东要求分得更多的红利,员工要求提高薪酬待遇和福利,顾客要求企业以低廉的价格提供能为其带来高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要求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以降低风险并且企业的购买价格不要压得太低,*希望企业能够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并增加税收收入,企业所在社区希望企业能够为社区带来高就业率、主动维护社区生态环境、与社区发展和谐共处。可以看到,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要求中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如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股东、员工、*的利益要求存在着此消彼涨的关系,*的解决就业要求和员工提高薪酬待遇的要求很难兼顾,顾客、员工的利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在众多的矛盾中,企业决策者衡量利益相关者价值量大化这一缺乏定量性的目标的过程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从而很可能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操纵性。这样会使目标本应具有的作用被彻底否决,有目标等于没目标,增大了企业管理者决策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助长公司制企业中存在的人“内部人控制”问题。目标的模糊性可能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是以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它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生存发展必备的相关要素等问题,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未来提供了一种发展路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企业财务管理在作决策时,只有在充分考虑企业的相关利益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决策。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一种客观的选择,这一判断主要基以下几个原因:
1.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公司制止企业的这一基本特征是公司制的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尊重了公司制企业的独立法人人格。
2.在承认公司制独立法人人格的基础上,企业价值最大化只涉及公司这一唯一的决策对象,避免了决策考虑对象多样化导致决策目标分散化和模糊化。即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满足了目标的明确性、唯一性的要求,增强了目标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其在指导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的意义。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就其本质而言是将企业的终极所有权追溯到利益相关者,但这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矛盾。事实上在目前各种各样的企业形态中,基于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的终极所有权具有状态依存性,即企业的终极所有权归属问题是具体的和阶段性的,并没有唯一定论。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绕开了这一有争议的问题,抓住了两者的共性:无论在何时,无论终极所有权处于何种分配状态,都必须以分配指向物—企业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企业价值最大化将财务管理的主体锁定为企业,从而明确了财务管理的目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求同存异的原则,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致性提练出来,具有内在统一性,从而保证了目标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系也正如皮与毛的关系。利益相关者是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了企业就不存在利益相关者之说。因此,只有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才能谈利益相关者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前提和条件。
三、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关系
二者关系的处理涉及对效率和公平间关系的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同时实现当然是上上之选,但在现实社会中,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此消彼涨、相互替代的关系。效率要以牺牲公平为代价,而公平往往以牺牲效率为前提。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定程度的公平可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但是过度强调公平则会牺牲效率为代价。如果牺牲效率满足公平,则会导致社会效率的普遍降低,最终无法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之间的关系正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发展路径,才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则很可能导致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的情况,企业价值无法实现最大化,社会财富只能在原有水平或更低水平的效率下运行。事实上,这恰恰违背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因为利益相关者的总体价值并没有实现最大化。
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加快,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而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作用的发挥,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选择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企业目标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有一席之地,必须要生存、发展和获利。生存是企业的前提目标,其基本条件是一要以收抵支,二是要到期偿债。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合理安排企业的负债比例,确保企业稳定的生存下去;发展是企业的核心目标,企业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扩大收入,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能有效的筹集企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和管理水平,以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后劲;获利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只有获利,才有生存的价值。这就要求财务管理采用各项有效的财务手段。提高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降低资金成本,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利用有效的分配手段,提高企业的每股盈余和市场价值。由企业目标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2.经济*及效绩评价指标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比较缺乏,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我国实行了集权管理模式,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目标。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主要是总产值,如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利益的多少均由完成的产值计划指标的程度来决定。因此,当时财务管理的目标便是总产值最大化。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得到确认,这使得企业更关心市场、关心利润。企业效绩评价指标由总产值为主转向以利润为主,企业各方的利益同企业利润的多少紧密相连,利润最大化就成为当时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随着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改制的进一步深入,股份制企业大量增加,由于股东是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其承担的风险相应较大,因此,考虑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同时,由于股份制企业在我国是一新生事物,对它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经验,股份制企业也曾一度将筹资数量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已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我国企业逐步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企业与多个利益集团有关。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但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要考虑风险报酬;不但要考虑所有者的利益,也要考虑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保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支持公益事业等,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提升企业的综合价值。所以,现阶段应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五、结语
结合现阶段我国是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制度、以市场经济为经济模式的国家,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有着独特、复杂的发展历程。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应更加强调职工的利益与职工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同发展和*。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更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情,是我国企业首选的财务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