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会听不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5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4
1、当我们在与家人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总会出现打岔现象?是不是需要对方多次重复才能听得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语言分辨能力下降了!这时就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听力情况了。
2、纯音听阈的听力检查可以反映我们对各频率点上纯音的听敏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力损失程度。言语识别能力的高低,才能直接反映我们的听功能状态。听力损失程度和言语识别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比如听力损失程度相同的两个人,言语识别能力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另外很多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者会反映说:“听得到,听不清!”也是这种现象。
3、一般听力损失时间较长,又没有做任何补偿措施的,言语识别能力会渐进性的下降,时间越长下降的越多.因为我们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听力记忆,如果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听力记忆之外的,比如听不熟悉的地区的方言或是听外语,就会是听得到,听不懂。我们已有的听力记忆,不是永存的,也是会忘记的,如果长时间听不到某些发音,当再次听到时,也会造成:听得到,听不懂。
4、所以建议大家,一旦发现有听力损失,要及时干预,佩戴合适的助听器,这样可以减少听力损失对我们的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但是国内目前的听力康复现状并不乐观,很多有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认为自己目前的日常交流并不受太大影响,等以后听力重些时,再来佩戴助听器补偿也不迟,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听力损失程度可能并无变化,但是言语识别能力一定是渐进性的下降,等到下降到影响正常交流时,再想恢复就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了,即使佩戴了合适的助听器,还是不能马上听懂,重新把丢失的听力记忆,一点一点找回来,会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5、言语识别能力对我们日常的交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现有的言语识别能力,保持现有的听力记忆。一旦发现听力下降,要及时补偿,最大限度的减少听力损失对我们的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助听器佩戴越早效果越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4
为什么听得见却听不懂、听不清?
“我能听见讲话,但不知道在讲什么”这是很多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常常抱怨的一句话,即使是在他们正确选配了助听器以后也这样。这是为什么?与正常听力者相比,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不仅存在着音量减轻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频率失真(频率分辨率差)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用一般讲话音量交谈,听力正常者交谈起来毫无障碍,而听阈为60分贝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则可能听不清,有些发音轻的单词也许根本听不见。虽然戴上了助听器,所有的声音都能听见,但是,患者还是不可能把每个字都听得清楚,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中。这是因为,虽然经过助听器的正确补偿,但患者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时间解析能力差;频率解析能力差;内在的降噪能力差。能看清的东西一定看到了,而能看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看清;同理,能听清的声音一定是听到了,而能听到的声音不一定能听清。听到,是听觉系统的基本功能,而听清则是更高级功能。只要有信号传到听觉中枢,我们就“听到”了但要听清,还必须具备听觉分辨能力。哪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能否听清?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由于声信号本身变得含混不清,正常听力的人也无法听清;信号声过小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比如,电视机声音太小,我们正常听力者也同样听不清。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内耳具备声信号分析能力。内耳受到损伤后,听觉分析能力就会明显下降。但由于我们的听觉分辨能力有足够的余地,不必100%地听清楚也能保证我们听懂。因此,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还不至于使患者完全丧失听觉分辨能力。听觉中枢具备更重要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听觉中枢受损,听觉分辨能力会更差。有一种因中枢障碍导致的耳聋,称为中枢聋。典型的中枢聋患者完全可以听到声音,甚至是极细小的声音,但他们听不懂、听不清。显然,听不到肯定会听不清;但即使听到了,由于内耳、听中枢分析能力下降,也依旧会听不清。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内耳和(或)听中枢的损伤,是导致听不清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大多数神经性耳聋患者,其内耳、听觉中枢都有损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不少神经性耳聋患者都会抱怨听得到却听不清。追问还有别的原因吗?
追答想要知道具体原因建议您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5
我能听见讲话,但不知道在讲什么”这是很多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常常抱怨的一句话,即使是在他们正确选配了助听器以后也这样。这是为什么?与正常听力者相比,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不仅存在着音量减轻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频率失真(频率分辨率差)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用一般讲话音量交谈,听力正常者交谈起来毫无障碍,而听阈为60分贝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则可能听不清,有些发音轻的单词也许根本听不见。虽然戴上了助听器,所有的声音都能听见,但是,患者还是不可能把每个字都听得清楚,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中。这是因为,虽然经过助听器的正确补偿,但患者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时间解析能力差;频率解析能力差;内在的降噪能力差。能看清的东西一定看到了,而能看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看清;同理,能听清的声音一定是听到了,而能听到的声音不一定能听清。听到,是听觉系统的基本功能,而听清则是更高级功能。只要有信号传到听觉中枢,我们就“听到”了但要听清,还必须具备听觉分辨能力。哪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能否听清?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由于声信号本身变得含混不清,正常听力的人也无法听清;信号声过小也会产生类似的情况。比如,电视机声音太小,我们正常听力者也同样听不清。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内耳具备声信号分析能力。内耳受到损伤后,听觉分析能力就会明显下降。但由于我们的听觉分辨能力有足够的余地,不必100%地听清楚也能保证我们听懂。因此,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还不至于使患者完全丧失听觉分辨能力。听觉中枢具备更重要的声信号分析能力。听觉中枢受损,听觉分辨能力会更差。有一种因中枢障碍导致的耳聋,称为中枢聋。典型的中枢聋患者完全可以听到声音,甚至是极细小的声音,但他们听不懂、听不清。显然,听不到肯定会听不清;但即使听到了,由于内耳、听中枢分析能力下降,也依旧会听不清。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内耳和(或)听中枢的损伤,是导致听不清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大多数神经性耳聋患者,其内耳、听觉中枢都有损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不少神经性耳聋患者都会抱怨听得到却听不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5
可能是因为你的听觉并不够好。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有时候别人说话你并不能够听得这么清楚,重复说一次你就能够听清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6
你的听力损失有多长时间了,听力损失时间越长,言语分辩率能力差的话,戴上助听器的效果也会打折扣,当时配助听器时验配师给你做了言语分辩率的评估吗,如果做了,你得接受现实,积极的配合,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