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 止与观的区别是啥呀? 一直搞不懂,谁能简单的说一下,请教了. 止的禅修方法很明确,但观怎么禅修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6:5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6:37
您好。
随喜赞叹您学佛的功德。
“禅定”:又称“禅那” ,( 罗马拼音为Dhyana ),是指静坐所达到的一切成就之通称,通俗又称“禅定”。亦可指因静坐而达到的平静、安稳的心境。它也可指介于“止”(奢摩他)与“观”(毗婆舍那)两端之间的中道境界;若是此义,则“禅那”便与三摩地 (三昧)之义相通。禅定的第一个用处即是:它可以澄清我们心水中的尘垢,以减低感情、官能、以及思想等对我们的内心所产生的压力。由于禅定有这样的一个用途,我们始能经由修习禅定,而令自心不受外境的干扰,而且令情与智亦皆不为外境所牵动。
“止”:又称“奢摩他”,(罗马拼音为Samatha),是指修习禅定而成就之心如止水、不动不摇的境界。它是令我们可以开始起正修行的一大利器。除非我们把奢摩他当作是趣向菩提的有力工具(亦即,上求菩提的善方便) ,否则其价值便大为降低,便只能成为世间禅而已。
“观”:又称“毗婆舍那”,(罗马拼音为Vipasyana),是指在禅定中作观想,尤指行者于得“止”之后所作的观想(也就是:于定中起观)。为了开启般若智慧,行者必须在禅定的止境中,修习佛法中各种观门, 例如四念处观、不净观等,如此方能斩断烦恼。(译者按:毗婆舍那原为胜观察之意,中文译为观。)
三摩地,又称“三昧”,(罗马拼音为Samadhi)是止与观二者达到平衡均等的境地。行者止若太多:心便会太过沉寂而渐趋阁钝、昏昏欲睡。然而“观”若太多,则又会易于产生掉举、兴奋、甚至不安的弊病。唯有止与观二者运用均衡,才能令心既平静,又敏锐。 (译者按:三摩地又译为等持,即止与观二者平等受持之意。)
观的修行必须在“止”的基础之上,修行者一般必须达到一定的止的状态,才能进行观。而“观”也必须按照佛所教导的“观”法去观,否则就是佛说的“邪观”,不仅不能修行成功,还有害于我们自身,甚至令我们着魔。
观的方法、方式非常的多,不同的宗有不同的侧重观法。比如,净土宗的观法,可按照《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佛教导的观法,一一去观。而天台宗依据《法华经》、《金光明经》等修行观法,智者大师有很多著作解释佛教导我们的观法。
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五种观是比较基本的,称为五停心观:
一、数息观——破除散乱(此处所谓数息观即代表出入息观。)
二、不净观——破除贪着
三、因缘观——破除愚痴
四、慈悲观——破除瞋恨
五、念佛观——破除粗重业障
在这五种禅观之中,每一种都有不同层次的修法:从表面的,亦即初步的,到中级的、高级的,乃至最艰深的,其修法各各不同。至于你应修那一个层次的法,这完全要看你的根器之利钝、以及你所下的工夫之深浅而定。
希望对您有帮助。我们共同学习。
南无阿弥陀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6:38
(术语)梵名奢摩他,S/amatha毗钵舍那Vipas/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则止属于空门,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也。观者属于有门,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断烦恼,正证真如。盖止伏妄念,譬如磨镜。磨已,则镜体离诸垢(是断惑),能现万像(是证理),是即观也。若真止真观必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常照是观也。然则真观必寂然,故观即止,真止必明净,故止即观也。注维摩经曰:‘什曰:始观等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为观也。’同五曰:‘肇曰: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观三曰:‘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中略)是就所破得名是止。息义停义者,缘心谛理,系念现前,停止不动。(中略)此就能止得名,即是停止义。观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中略)此就所破得名,立观穿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中略)是就能观得名,立观达观。’同一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又曰:‘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净,呼之为观。’同二曰:‘观如灯,止如密室。’起信论曰:‘止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同义记下末曰:‘奢摩他此翻云止,但就方便存此方语约正止存梵言也。毗钵舍那亦如是也。以双现前时正名止观故。’止观辅行一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小止观曰:‘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结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止观一曰:‘止观明静,前代未闻。’同辅行曰:‘止观静,观体明也。’又曰:‘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大乘义章十曰:‘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止观】
止与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6:38
楼主您好,人的思维以外还有一种叫觉知。修佛法,要用觉知来照见所有的*,从而领悟到佛的知见。这个就是观,观就是什么都知道。知道就是什么都能感觉到但是没有一点妄想分别。所以说止后要起观,或者止观要同时进行,不然你就光没有念头了,却没有发现真正的东西。
观的方法就是不昏沉,不散乱。不论睁眼闭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刻是失去意识的时候,也没有一刻是开小差散乱的时候。这个就是观。
楼主是修什么的呢?是安般么?还是持咒?还是修般若的?如果是修止息,就要很清楚自己每一刻处于什么状态,有息知道有息,没有知道没有,入知入,出知出,息长知长,短知短,息遍身知遍身,息从心入知入,从心出知出。总之,你的状态自己全部都知道。
修般若,凡所有相,皆非实相,所以哪里有什么可以住的,但是无所住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所有分别都消灭的时候,好像皑皑白雪,没有区别,但是还是知道的,不是捂上头什么都不管,而是什么都没所谓。
持咒的话,每一个咒音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开小差的时候,也不会念着念着不知道了,只知道心咒合一,心里头只有一个咒,但是一定是清清楚楚有一个咒时才对。
我也没悟道,不可能全正确,怕表达不出来误了楼主,去看看南怀瑾老师的见解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6:39
止观,止是止息烦恼,观是起慧,合在一起就是定慧等持, 七菩提分: 择进喜 除舍定 念。 前三个是慧,后三个是定, 用念来调节 定和慧,就是止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6:40
观即是自心思维诸法实相、对自心本质的深层认识、觉知、觉照、了悟。
止即是自心不动、不迷、不乱、不想、安定、清净、自在、无住、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