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的特产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7:5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34
桐城特产:
桐城丝枣
割裂本地生枣,浸入糖水,先用铜锅煮沸,继以文火慢煮,约7小时枣熟汤尽后,取出烘干,味甘生脆,为上等丝枣。相传桐城丝枣,曾进贡清帝,定为贡品。
龙眠春翠
“龙眠春翠”是高档特种绿茶,“98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推荐名茶。鲜叶采摘细嫩,成茶条支微扁,色泽翠绿。滋味鲜爽醇和,清香持久,是天然绿色饮品桐城市名茶科技开发总公司研制开发出新名茶。
桐城菜心粑
是桐城市风味独特的传统早点,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美名远播。当时古城居民最喜爱的早点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洁晶莹的菜心粑。县城街道两旁到处开设有经营菜心粑的早点店和茶社,生意十分兴隆。桐城菜心粑的制做极为讲究,用七成籼米、三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半日,捞起沥干,再用碓春成粉,选嫩绿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状,剔除菜茎,再掺以猪油、白糖作为粑馅。蒸熟后,外形如琢玉,内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9:27
桐城特产:
桐城丝枣:割裂本地生枣,浸入糖水,先用铜锅煮沸,继以文火慢煮,约7小时枣熟汤尽后,取出烘干,味甘生脆,为上等丝枣。相传桐城丝枣,曾进贡清帝,定为贡品。
泗水桥的芹菜
桐城小花茶
茶干
丰糕
小吃有孔城水饺、山粉圆子烧肉
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1:18
桐城水碗
桐城大关水碗,是传统的名牌名食,在桐城市大关镇形成了美食一条街,传扬省内外。
“水碗”系汤类食物,盘碟派不上用场,而是采用清一色精细兰边大碗盛装,故名。
“水碗”选料精良,诸如肉类、禽类、蛋类、大枣、莲子及豆制品等等,都是新鲜优质品。
“水碗”做工考究,花样异彩纷呈,多达数十种,老少咸宜。为方便广大顾客可零碗单色下吃,
亦可承办多色水碗宴席。日常供应的水碗大众化,常见花样有肉片水碗,肉元水碗,鱼片水碗,
鱼元水碗,蛋条水碗,蛋元水碗等。
水芹菜
水芹菜是桐城独有的特产蔬菜,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水芹菜属微型科宿根植物,根系发达,繁殖力极强,一年生五茬。可以入药,高血压患者常年食用,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桐城水芹菜的特点是菜质脆嫩,清香宜人。冬季的水芹菜,又称“白 老”,茎白芽黄,鲜嫩香脆,品质更佳。近年来水芹菜除供应本市城乡, 还远销外地。桐城市正准备邀请有关专家对桐城水芹进行开发研究。
别名 河芹、野芹菜、小叶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茎基部匍匐。茎下部叶有长柄,基部鞘状抱茎,上部叶柄渐短至全部成鞘;叶片三角形,2回羽状全裂,终裂片披针形,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锯齿。复伞形花序顶生;无总苞或1—3枚早落;伞梗7—18;小伞形花序有花约20朵;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果棱宽厚。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 水田、水边湿地。
采收 5月至6月采嫩苗,6月至7月采嫩茎叶。
营养成分 每lOOg鲜菜含蛋白质2.5g、脂肪0.6g、碳水化合物4g、粗纤维3.8g、胡萝卜素4.28g、维生素PP l.lmg、维生素B2 0.33mg、维生素C 39mg。
食用方法 鲜菜洗干净,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过凉后,供炒、做馅、蘸酱或凉拌食用。
桐城菜心粑
是桐城市风味独特的传统早点,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美名远播。当时古城居民最喜爱的早点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洁晶莹的菜心粑。县城街道两旁到处开设有经营菜心粑的早点店和茶社,生意十分兴隆。桐城菜心粑的制做极为讲究,用七成籼米、三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半日,捞起沥干,再用碓春成粉,选嫩绿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状,剔除菜茎,再掺以猪油、白糖作为粑馅。蒸熟后,外形如琢玉,内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腻。
桐城丝枣
桐城特产,割裂本地生枣,浸入糖水,先用铜锅煮沸,继以文火慢煮,约7小时枣熟汤尽后,取出烘干,味甘生脆,为上等丝枣。相传桐城丝枣,曾进贡清帝,定为贡品。
桐城特产 茶油 秋石
秋石 秋石(盆秋石),又名秋石丹,是我地特产千余年历史。滋阴降火、明目清心、清血热、强筋骨、补虚利尿。水肿、肾炎、心脏病及产妇等忌用食盐者,效果更佳。
http://www.xici.net/b680514/d53419086.htm
安徽特产:桐城小花
--------------------------------------------------------------------------------
中国食品产业网
桐城小花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主产区位于龙眠山。
桐城市地处皖中,境内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山峰海拨4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6、7月,相对湿度70%以上,无霜期237天。茶区多为砂土和砂壤土,PH5—6.5。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属皖西兰花茶品系。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一芽二、三叶,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头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完整,形似兰花,色泽翠绿,碧绿清汤,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载:“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1949年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桐城市通过引进良种,改造茶园,实行机械化制茶,桐城小花产量大增,全市现有茶园800公顷,1998年产桐城小花18万千克。(2004年茶园达到1400公顷,产桐城小花30万千克—编者注)。1986年桐城小花获安徽省名茶称号,1991年获“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银奖,1998年通过安徽省名茶复审,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次年又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1996年桐城市在安徽农业大学茶叶专家的指导下,又开发研制了龙眠春翠。该茶以龙眠山之颠的杨头、黄草尖、黄岭140公顷茶园为基地,于清明到谷雨期间,择晴天在龙眠群体中叶种和无性良种茶园中,采一芽一叶初展,长度2.5—3厘米的芽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初烘、理条、复烘、提香等工序,全程采用名优茶机械加工。成品茶外形条直微扁,匀齐壮实,色泽翠绿鲜活,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清香持久,叶底嫩绿匀亮。1998年5月经安徽省茶叶专家评审,列为省级名茶。同年获‘98国际名茶博览会名牌推荐产品称号。
http://www.foodqs.com/news/inner/2006118142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