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谁最适合这个评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0:35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1

古往今来,能人志士无数,但是真正能配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个名号的,少之又少,我个人首推明朝第一牛人——王守仁,也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上寥寥几笔描写的王阳明,他文武双全,且都达到了巅峰水平,属于当之无愧的圣人。

一、文能提笔安天下

1472年,一代圣人王守仁诞生于大明王朝,他的出生就跟开了挂一般,如同小说之中描写的那样,他的父亲是状元,他的母亲怀胎14个月才生下他,并且在分娩之前,他的祖母还梦到了天神下凡,天神抱着一个孩子从云端降落。王阳明5岁的时候才开口说话,但是已经是满腹经纶。

年少有为又步入仕途的他,否认了当时圣人朱熹的“格物致知”,经过龙场悟道的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流派,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理论:

心即理:“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不损人利己,去除杂念,力求利他,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这就是人人“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

“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

“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单从“文能提笔安天下”来讲,能跟王阳明比肩的人,屈指可数。

二、武能上马定乾坤

王阳明在军事上也是一枝独秀,他不是赵括那种纸上谈兵的庸才,而是“知行合一”的天才,他的军事思想和箭术都是顶尖的存在。  

1516年,王阳明当上了御史,负责管理赣闽湘粤四省交界的山区,但是当地匪患猖獗,由于地势特殊,还有内奸通风报信,朝廷一直拿他们没办法。

1517年, 王阳明居然带着一群书生和裨将,就平定了为祸十年的匪患,被当地人惊呼为神。

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10万要反抗朝廷,这个宁王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个宁王,在《唐伯虎点秋香》之中,是唐伯虎文武双全,用唐家霸王*打败了夺命书生,搞定了宁王。但是在现实之中,唐伯虎是靠装疯卖傻堪堪逃过一劫,凄苦的度过余生。

真正平定叛乱的是王阳明,他发动“心战”,巧用离间计,用箭*一封挑拨宁王内部关系的书信,把宁王困在了老家南昌。接着又巧妙运用调虎离山、围魏救赵、攻心计、火烧连舟等计策,将宁王耍得团团转,制造了“一个没有一兵一卒的书生,耗时35天,平定10万叛军”的神话。

三、文武双全,铸就一代圣人

因为王阳明推崇的是心学,与近代诸多主流思想不符,所以他刻意被淡化。但是真正的圣人,是不会被掩盖和遗忘的,他的思想和事迹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但是,目前受王阳明思想影响最深的,是东亚地区的人们。比如日本近代以来的崛起,就是依靠无所不在的匠人精神,而匠人精神的真正精华和核心,其实是王阳明的“心学”。幸好近几年王阳明的思想又被我们推崇,开始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之中。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真的不能遗忘王阳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1

古往今来,能人志士无数,但是真正能配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个名号的,少之又少,我个人首推明朝第一牛人——王守仁,也就是我们历史课本上寥寥几笔描写的王阳明,他文武双全,且都达到了巅峰水平,属于当之无愧的圣人。

一、文能提笔安天下

1472年,一代圣人王守仁诞生于大明王朝,他的出生就跟开了挂一般,如同小说之中描写的那样,他的父亲是状元,他的母亲怀胎14个月才生下他,并且在分娩之前,他的祖母还梦到了天神下凡,天神抱着一个孩子从云端降落。王阳明5岁的时候才开口说话,但是已经是满腹经纶。

年少有为又步入仕途的他,否认了当时圣人朱熹的“格物致知”,经过龙场悟道的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流派,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理论:

心即理:“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不损人利己,去除杂念,力求利他,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这就是人人“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

“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

“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单从“文能提笔安天下”来讲,能跟王阳明比肩的人,屈指可数。

二、武能上马定乾坤

王阳明在军事上也是一枝独秀,他不是赵括那种纸上谈兵的庸才,而是“知行合一”的天才,他的军事思想和箭术都是顶尖的存在。  

1516年,王阳明当上了御史,负责管理赣闽湘粤四省交界的山区,但是当地匪患猖獗,由于地势特殊,还有内奸通风报信,朝廷一直拿他们没办法。

1517年, 王阳明居然带着一群书生和裨将,就平定了为祸十年的匪患,被当地人惊呼为神。

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10万要反抗朝廷,这个宁王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个宁王,在《唐伯虎点秋香》之中,是唐伯虎文武双全,用唐家霸王*打败了夺命书生,搞定了宁王。但是在现实之中,唐伯虎是靠装疯卖傻堪堪逃过一劫,凄苦的度过余生。

真正平定叛乱的是王阳明,他发动“心战”,巧用离间计,用箭*一封挑拨宁王内部关系的书信,把宁王困在了老家南昌。接着又巧妙运用调虎离山、围魏救赵、攻心计、火烧连舟等计策,将宁王耍得团团转,制造了“一个没有一兵一卒的书生,耗时35天,平定10万叛军”的神话。

三、文武双全,铸就一代圣人

因为王阳明推崇的是心学,与近代诸多主流思想不符,所以他刻意被淡化。但是真正的圣人,是不会被掩盖和遗忘的,他的思想和事迹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但是,目前受王阳明思想影响最深的,是东亚地区的人们。比如日本近代以来的崛起,就是依靠无所不在的匠人精神,而匠人精神的真正精华和核心,其实是王阳明的“心学”。幸好近几年王阳明的思想又被我们推崇,开始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之中。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真的不能遗忘王阳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1

我个人觉得辛弃疾配得上这句话。因为不论是文,还是武,他几乎都能够称为当代最有名的人物。在文上,辛弃疾有与苏轼齐名的诗词地位,而在武上辛弃疾可以在万军丛中取敌军首级。可以说才情和武艺兼具,而且都非常超群,在历史上他还发表过很多的*论文。

辛弃疾的前半生,都是“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写照,他的武艺非常高,而且很有号召力。年仅22岁的他,在那时就干出了一件大事。当时的齐鲁大地上金国正在进攻宋国,而从小就对戎马生活趋之若鹜的辛弃疾,振臂一呼,就召集了数千人。在爱国和英雄主义的推使下,他就立刻去上战场和金人厮杀。不得不说辛弃疾非常嫉恶如仇啊。不仅对金人,就连金人的走狗也是受到辛弃疾的痛恨。当时有一个名叫耿京的人,非常有名,辛弃疾在听说他的事情之后就准备去投奔,接下来就成为了掌管印信的人,但是有一次印信被一个和尚给偷走了,而且辛弃疾得知他是去讨好投降了。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可不能忍,一个翻身上马,追了三天三夜,然后把这个和尚的人头给带了回来。后来更是将叛变的张安国在五万大军中抓了回来,并且逮到了朝廷之上,当场处决。而当时的辛弃疾只有23岁,他却能够勇猛坚决的作出处理,不得不说是武能上马定乾坤。

只是辛弃疾的武,还是救不了当时窝囊的宋代,辛弃疾的下半生就沉浸在了文上,不仅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还有很多*论文,他的见解也是非常独到,只可惜当时的统治者不明白。辛弃疾成为朝廷的*后,因为他的性格非常刚正不阿,直言不讳,不懂得献媚,官途因此不顺利。之前岳飞一直嚷嚷着要迎接回来宋徽宗,宋钦宗,让宋高宗十分的不满,而辛弃疾不识眼色一直说要收取关山五十州,坚持北伐,所以当时窝囊的宋高宗只让他担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官场失意的辛弃疾,在文坛上又有了一番的新的作为,别人不敢说的事他敢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去做。每个作品里,辛弃疾流露出的民族气节,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只可惜,辛弃疾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过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我个人觉得他是配得上这句话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1

只有厉害的人才能够配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而在历史上就有一个非常符合这个评价的人,这个人就是被诸葛亮称赞的姜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2

曹操是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3

比较适合岳飞,他是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1

我个人觉得辛弃疾配得上这句话。因为不论是文,还是武,他几乎都能够称为当代最有名的人物。在文上,辛弃疾有与苏轼齐名的诗词地位,而在武上辛弃疾可以在万军丛中取敌军首级。可以说才情和武艺兼具,而且都非常超群,在历史上他还发表过很多的*论文。

辛弃疾的前半生,都是“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写照,他的武艺非常高,而且很有号召力。年仅22岁的他,在那时就干出了一件大事。当时的齐鲁大地上金国正在进攻宋国,而从小就对戎马生活趋之若鹜的辛弃疾,振臂一呼,就召集了数千人。在爱国和英雄主义的推使下,他就立刻去上战场和金人厮杀。不得不说辛弃疾非常嫉恶如仇啊。不仅对金人,就连金人的走狗也是受到辛弃疾的痛恨。当时有一个名叫耿京的人,非常有名,辛弃疾在听说他的事情之后就准备去投奔,接下来就成为了掌管印信的人,但是有一次印信被一个和尚给偷走了,而且辛弃疾得知他是去讨好投降了。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可不能忍,一个翻身上马,追了三天三夜,然后把这个和尚的人头给带了回来。后来更是将叛变的张安国在五万大军中抓了回来,并且逮到了朝廷之上,当场处决。而当时的辛弃疾只有23岁,他却能够勇猛坚决的作出处理,不得不说是武能上马定乾坤。

只是辛弃疾的武,还是救不了当时窝囊的宋代,辛弃疾的下半生就沉浸在了文上,不仅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还有很多*论文,他的见解也是非常独到,只可惜当时的统治者不明白。辛弃疾成为朝廷的*后,因为他的性格非常刚正不阿,直言不讳,不懂得献媚,官途因此不顺利。之前岳飞一直嚷嚷着要迎接回来宋徽宗,宋钦宗,让宋高宗十分的不满,而辛弃疾不识眼色一直说要收取关山五十州,坚持北伐,所以当时窝囊的宋高宗只让他担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官职。官场失意的辛弃疾,在文坛上又有了一番的新的作为,别人不敢说的事他敢说,别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去做。每个作品里,辛弃疾流露出的民族气节,一直留在人们的心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只可惜,辛弃疾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过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我个人觉得他是配得上这句话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1

只有厉害的人才能够配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而在历史上就有一个非常符合这个评价的人,这个人就是被诸葛亮称赞的姜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2

曹操是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6:43

比较适合岳飞,他是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父母离异的话,会不会导致孩子心智不成熟? 过节 公司给我们发的购物卡 这个怎么做分录 属于福利费吗 需要计提吗... 乡村振兴公务员和省考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小时候跟着爷爷学国画书法,小受家是农村的,小受姓夏或叶,他带着他... 瑞麒X1安全装置 瑞麒X1的舒适型和豪华型有什么区别?配置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5000块多在... 瑞麒X1的安全性能方面配置如何? 脚崴了 有大量於血 怎么样才能快速消肿 脚崴了外侧出现瘀血浮肿怎么消除? ...换了我喜欢的发型,但是穿了件有点透明的衣服,可以看到肩_百度...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古代谁能真正做到?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真正做到的只有谁?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历史上谁可以做到? 历史上谁称得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据说历史上只有3个人可以做到,他们是谁? 诸葛亮评价哪一位大将时说: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 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下一句是什么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是诸葛对何人的评价?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个历史人物? 诸葛亮说的文可提笔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是指的哪一位?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什么意思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出自哪里 文能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是什么意思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出自哪里,是谁说的?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马定乾坤”,后半句是什么?这里面有什么典故?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下一句是什么? 高压锅卤牛肉的做法 最正宗的做法 亚洲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出自哪里? 亚洲的河流特点是__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是哪些三国人物? iphone 6s 用什么手机卡 新冠预防严格执行三必查是什么? 资料员应相应掌握那些计算机知识? 建筑工程资料员需要具备哪些相关计算机知识? 请问工程队的资料员具体是干什么的,得懂计算机的哪些知识?? 工地上的资料员需要会些什么?(电脑方面) 建筑资料员要求懂那些电脑知识? 老人与海单词短语 资料员应相应的掌握那些计算机知识? 老人与海美句中英双译 朋友介绍到工地上做资料员,我对计算机等不是太熟,请问做这行难吗,需要哪些知识呢? 解析The Old Man and the Sea(英文) 老人与海英语生词 社区资料员要会电脑吗 “salao”这是外国文学<<老人与海>>中的一个单词我想知道中文意思 不懂电脑能学习资料员吗? 老人与海 英文版 好词好句摘抄 在建筑工地上做资料员对电脑啊,或者别的有什么要求?总之我从未接触过想学,难吗? 英汉对照《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