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适应社会转型的新形势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3 09:1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2:40
[摘要]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现状,从整合利益关系,扩大党的覆盖面、加强民主*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改进管理方式,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情况和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顺应时代要求,主动调适,积极应对,科学把握社会转型的特点和规律,在社会转型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一、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整合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基础 一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党组织针对可掌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日益减少,农村各阶层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减弱的问题,要注重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化解利益矛盾、*社会风气、减轻农民负担的物质保障和调节手段,进而不断提高农村社会各阶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和依赖感。
二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社会不断分化出了新的社会阶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充分认识和发挥各社会阶层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地位和作用,认真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注重从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切实加强集体经济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同时,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对农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分析研究,明确农村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及时调整基层组织设置,尤其是建立健全农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
三是在社会变革中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农村人员流动空前扩大、社会分化日益明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强对农村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教育和引导,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带领农村党员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好事。激发广大群众投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既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在农村的*阵地。
二、适应农村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党的覆盖面 一是建立完善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各种农村组织资源的整合。健全完善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以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为补充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理顺党组织同其他组织的关系,形成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强大合力。
二是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格局和活动方式。打破几十年一贯制的一村一支部的基层组织设置格局,由按农村党员自然居住地设置党组织,改为按区域链、产业链、行业链、事业链、流动链等设置党组织,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哪里有资源整合的需要和要求,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并在那里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同时,在运行机制、活动内容、方法途径及载体平台等方面进行配套创新,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加强对新建、撤并、转型农村社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公经济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要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内部管理制度,规范领导班子的决策议事活动,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村级领导班子的配备改革,特别是注重选配好一把手。
三、面对农村党员流动加快、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党员队伍的动态化管理。针对农村党员队伍流动性大、职业分化明显的时代特征。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强化党员队伍的动态管理,健全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基础信息平台、组织关系接转、日常教育管理等制度。同时,还要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形式、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各阶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的建设的新任务、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农村党员结构的新特点,不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整合各种学习平台,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努力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增强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大力提高农村党员适应时代变革、协调社会利益、服务农村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素质和本领。
三是注重农村党员队伍的发展培养。要高度重视组织发展和后备力量培养工作,在做好优秀农业从业者、农民工人党的同时,积极做好企业主、个体户、种养大户等各阶层先进分子和社会精英的入党工作;要改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造就一大批农村党员精英,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甚至后继无人的问题。
四、面对党员和群众民主参与的新要求、村民自治的新情况、法治建设的新任务。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权威、民主的基层*系统。社会转型以来,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因失去对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控制权而导致号召力、凝聚力降低,另一方面党政不分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通地存在,村级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职责互相替代、关系不协调甚至冲突的现象较严重。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明确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健全具有广泛代表性、权力结构均衡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健全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民代表大会为决策机构、以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以广大群众为现实主体的农村民主*体系。
二是注重“两委会”的互动发展。实行党的领导、依法治村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在农村的具体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改变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人手,优化农村*结构,科学界定“两委会”的职权范围与工作关系,寓党的领导于民主*的实践之中,把党员的作用体现到各项村民自治活动中,要改善“两委会”的结构和关系推行“两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既确保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保障村委会和村民的民主自治权利。
三是推进基层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实行村民自治,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凝聚群众和组织群众、实现党管农村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市场经济和村民自治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要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务公开、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人手,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维护基层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大力引导村民参与基层自治,创新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参与。以基层民主促进基层和谐,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发展。 五、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模式要由管理型、封闭型、人治型向服务型、开放型、法治型转变 一是改进领导方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新要求,破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把做好服务和协调好阶层利益结合起来,把过去以行政权为依托的无所不包的全能式、命令式领导方式方法转换到民主法治、服务协调、示范带动的方式方法上来,真正发挥好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是创新治理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认真研究各阶层党员和群众的特点,创新治理模式,实现党组织架构体系由平面化、单一化格局向横向联合、纵向组建、动静结合的立体化格局转变,党员管理方式由传统的思想管理、行为监督为主转向思想管理、行为监督、生产服务、生活关怀等多层、分类管理转变,党组织的活动方式由封闭式、灌输式向开放式、创新式转变,建立起与农村社会转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三是为农村基层提供治村理事的各项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和完善农村基层运行机制的同时,要主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制度保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工资保障、安全保障、*激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党组织的经费保障、办公场所等问题,大力营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好环境,为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面对思想来源趋向多元化、价值观念趋向功利化、社会思潮呈现复杂化、生活方式趋向世俗化的问题。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党员价值取向 一是在社会变迁中引导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没有农村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克服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改变农村党员价值观念陈旧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渠道,大力宣传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与变革,为推进社会转型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同时,要正视社会公众的趋利心理对党员价值取向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效益优先、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影响下,农村基层党员的价值取向也日益多样化,部分人出现了趋利化的思想行为倾向。对此,应严格区分,科学应对,不能将公众化趋利性的行为倾向与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简单等同,要正确引导,把握限度,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承认和尽力满足他们正当、合理的利益诉求,支持和保护他们健康、有益的价值取向。
二是有效整合文化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党员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现象日益复杂化,具有负面性特征的文化价值观念对社会生活和党员的冲击力度加大,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蔓延,引发了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混乱。这些现象与*、犯罪、*差别过大等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常常造成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因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尊重多样、包容差异的原则,科学地判断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矛盾冲突对党员价值取向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强度及范围大小,正确对待农村党员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农村社会思潮,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广大农村阵地。
三是改进先进文化的传导方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改变传统的强制性、灌输式的文化传播方式,围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这个中心,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对农村党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致富技能培训。推进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要革新思想文化建设的内容,把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作为主要内容,把思想文化建设与解决农村党员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与农村党员生产生活有机融合,在相互沟通中教育农村党员、提高农村党员。
实践表明,起步于改革开放、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社会转型,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又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毫无疑问,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仍然处在变迁调整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适应时代变革和发展要求,经受住社会转型的多种深刻变化对自身建设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在社会转型的复杂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又要努力把握社会转型的规律和要求,引导农村社会良性发展,为农村社会转型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社区的执政基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