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岁的成长规律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5 02: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9:19
第一部分:优生与优育。
1、孕前:两情相悦、德荫子孙、充分准备。
2、胎教:重要且不可缺少。1、改变价值观和信念。2、寻求社会支持。调节准妈妈的心理状态是胎教的根本。
3、出生方式:剖腹产、足月顺产、顺其自然。
4、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抓握、惊觉、游泳、爬行、行走、吸吮等六个反射。一切以牺牲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早期开发,都是错误的。
5、新生儿的智力开发:动作,新生儿的智力开发依赖于动作。听觉,孩子最喜欢听的声音是妈妈的心跳。视觉,新生儿的视觉是有偏爱的。科学统计,26CM左右。
第二部分:婴儿期的安全与依恋
1、婴儿期的安全保护。孩子惧怕的事物:突然的声音、光、位移、恐惧的经验性事件。
2、婴儿期的安全依恋。稳定的依存关系。消除恐惧感建立安全感。消除孤独感建立链接感。
依恋特点:强烈的情感、彼此的呼应、排他性、纯粹情感(无条件)
第三部分;婴儿期安全感形成
1、0-3个月建立连接(自闭期)无条件的接纳2、生命中的致重。(重要他人)——寻找!!
要什么给予什么?想吃奶就给,想睡觉就睡,想就给。孩子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问题,会通过感觉找寻重要他人。
2、4-10个月建立连接(共生期)会爬了。探索世界,活动区域增加。充值安全感。抱抱亲亲。
3、10-16个月探索安全边界(共生期)冒险、自信、探索、勇气。进一步和妈妈分离。会走了。
4、16-30个月形成独立个体(共生期)自我形成,可怕的两岁:“不——让他去做”(随时有空,不要约束)
5、30-36个月直面分离边界(共生期)形成稳定的自我:孩子心理有一个重要他人的形象,妈妈不在,妈妈的爱在。
第一部分:幼儿期自我中心形成和完善
1幼儿的自我认识。形成自我中心。
2、自我中心的形成。宽容、赞许和尊重,尽量放大自我。让孩子自我掌控。
群育:让伙伴检验、评价、强化、塑造自我。家长自律:约束孩子的自我。温和而坚定。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长学着改变自己。
3、自我中心的完善途径——游戏。模仿游戏、想象游戏、规则游戏。家长要有孩子的心态。
4、自我中心的确认和强化。父亲的鼓励和赞美以及认同(4-5岁)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优点,能力,特点)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人生观、意志品质、性别。
第二部分:幼儿期思维的特点与教育策略
1、把想象当现实。泛灵论、不可逆、不守恒。
2、幼儿能力开发。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记忆力。
言语发展,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讲故事发展孩子的内部能力。
第三部分:幼儿期的性特征
1、儿童性发育阶段:0-1.5岁口欲期,1.5-3岁肛欲期、3-6岁性蕾期、6-10岁潜伏期、20-20岁青春期。
第四部分:幼升小的入学适应。避免对小学生活妖魔化,鼓励小学生活的憧憬。是孩子第一次进入正规学习环境,他对学生一生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效率有影响。
1、家长需要用“半游戏、半学习”促进孩子适应。2、家长要有慢教育的观点。3、帮助孩子做好相应的入学准备:1、生活自理的能力。2、语言认知的准备。3、情绪管理与同伴交往的准备。
家庭教育的前提——了解孩子。首先需要共性规律掌握,其次针对个性化。
0-3岁安全感——4-6岁自我中心。记住关键问题,学到了要用到。家庭教育是单独学科,不是心理学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