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0 19: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5:39
一、准备活动要针对学生上课时的机能状态学生上体育课之前,由于不同班级的不同安排,其身体的机能状态也可能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上课的具体情况,应采用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例如学生的兴奋性较低,就应进行一些节奏较快、幅度较大的活动,以提高其兴奋性;学生如因某些特殊情况,上课伊始就表现出过高的兴奋性,则应根据具体情况,从两种不同的方法中选用一种:一是进行缓和而有节奏的活动,以使其兴奋性转入正常;二是通过较大强度的活动,诱发周围神经细胞的抑制。如果学生刚上完课间操,则应突出安排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果学生平时的机能水平较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则可适当缩短些。
二、紧密与内容相结合原则上讲,准备活动应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主要包括慢跑、原地徒手操或行进间操、集中注意力和活跃气氛性游戏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主教练有关的一些模仿、辅助或*性联系。通过这些来加强各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间的协调联系,同时使相关的肌群、关节和韧带都得到充分活动。
三、运动量要适宜运动量过大,学生体力消耗大,影响任务的完成;运动量过小,则失去准备活动意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候条件,都应作为安排准备活动量大小的依据。比如冬季应选择运动量大一些的内容练习,准备活动时间稍长一些,强度和密度稍大一些;若气温高,准备活动时间应短些,以减少能量消耗。准备活动的运动量是否合适,可根据学生的自我感觉和教师的观察进行分析判断。在准备活动即将结束时,如发现学生额头微汗,自感身暖,脱去外衣,情绪已调动起来,对即将进行的内容开始跃跃欲试。迹象表明,已经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四、准备活动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生的体育课,一般运动量较小,教材的难度电较低,因此,不需要把一般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加以区别,最好采用混合式准备活动。有时还可以采用模仿体操和趣味游戏等形式进行。高中以上的学生,准备活动的时间就应稍长些,一般与专项准备活动的区分应明显些,内容亦可突出些。
五、准备活动与主教材之间应有合理的间歇时间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准备活动后的间歇时间,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短跑5分钟,折返跑2—3分钟,体操1.5—2分钟等。同时,准备活动的最后部分内容应与将进行的主教练紧密联系。对运动中负担较大的和容易损伤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将其充分活动开。在主教材的内容变换时,可适当地补充做些专项准备活动。当运动间歇时间较长时,也应在下一练习开始前,适当再做点准备活动。
六、培养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的能力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一般都是教师带,学生跟着做,很少考虑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会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意义是很大的。教会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既不会影响的主要内容的进行,也不会造成过重的负担。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锻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