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2:5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8:43
《孩子》纪伯伦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的儿女。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并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庇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
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缘造访。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驻留在昨日.....
建立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有很多重要的点,我认为这一点尤为重要: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从做一些小事开始。
例如有的孩子想自己拿着勺子吃饭,可家长觉得孩子吃得慢不说,还洒得满桌子都是米粒,收拾起来更觉麻烦,为了图省事给孩子喂饭,渐渐地孩子就等在那里让家长来喂了。还有的孩子想自己穿衣服,可是有时候家长急着要出门,看孩子行动太慢,也穿不整齐,干脆就自己动手帮孩子穿好衣服算了。家长无形中便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其实,孩子这种尝试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家长可以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比如让孩子从自己洗手、洗脸、刷牙开始,逐渐学会自己穿衣、穿鞋系带、大小便等;从自己去洗自己的袜子开始,学会洗、晾晒衣服、收衣服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家长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努力和能力被肯定时,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我的账号@与幼成长,和你一起关注幼儿成长,欢迎你的关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8:43
培养幸福独立的孩子,父母要遵守哪些规则?
1
带娃的父母,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有人告诉你,带娃是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你肯定会嗤之以鼻。可能,还会补刀一句:“基因和基因也不一样,娃和娃不一样,从来不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理论”。
周围有不少和自己一样的全职妈妈。大家对带孩子这件事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认为“太累了”,鲜有人以享受或者轻松的心态看待。
不可否认,的确有“全能”父母,一边带孩子,一边打拼事业,还能乐在其中,且把还自己培养的独立、快乐、幸福。
《育儿基本》的作者,高志宏、徐智明正是这样一对“全能父母”。他们都是北京大学高材生,两人创立了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是广告圈的典范。在创业和管理企业的同时,他们还养育两个儿子,阳光、自立,在家庭和事业之间,从容,平衡,成为父母典范。
他们是典范,但不是专业心理专家。他们只是负责任的父母,不断学习成长,不断实践总结,《育儿基本》就是他们平衡与从容的秘籍。书中没有太多高深理论,没有各种科学实验的证据,只是妈妈们之间“唠家常”式的分享。
初读,不免将信将疑。整本书看下来,发现,其内容遵从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上的很多观点。比如,尊重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孩子所有的情绪情感都是有其动机,等等。而“真心父母”在《育儿基本》里所谈的尊重与自主正是顺应了这一规律。
《育儿基本》是“真心父母”在网络上发布的一些育儿博客,编辑整理而成。乍看起来,内容稍显零散。看到最后,就发现,整本书只围绕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尊重孩子,孩子才能真正自立”。
2
而这本书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有以下两点:
第一, 逻辑清晰,语言简单直白,理清了亲子关系的本质,重新定义了一些模糊的认知。
“你是我儿子(女儿),我是你爸爸(妈妈)。这话毫无问题,但它们表述的,应该是亲子关系,而非所有权关系。亲子关系基于情感,所有权基于财产。”
从认知心理上看,我们的行为往往受认知影响很大。在生活中,自己也明白孩子是独立个体,需要尊重孩子。但往往做不到的原因,或许正是没有真正认清楚,我们和孩子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当有人站在对面,直白地告诉你,亲子关系的基础是情感,父母能做的只有“爱”,而不是各种“控制”。自己心中一下明朗起来,也明白了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孩子。
“等孩子长大之后,你认认真真、亲亲勉勉带大他,会因为爱你,而不是迫于孝顺的压力,发自内心地乐于回来看你,乐于以他*的能力,给你精神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扶助,其中丰厚的爱意,又岂止是投资与回报那样浅薄脆弱的关系可以涵盖?”
这样的分析、表述,如午间阳光,从云层中照射下来,拨开迷雾。扪心自问,在对孩子高期待的背后,有没有一丝“养儿防老”的心理?在生“二胎”的时候,还会说,到时候我们老了,还是两个孩子能照顾过来?
如果,生儿育女是如此功利的一件事情,我倒是觉得把养孩子的资金投入可以投资其他,可能所谓的“利益”会更高些。
第二, 行教育之“道”,循教育之“本”,分享育儿之“术”。
《育儿基本》与其他大多数育儿书不同的是,不只是单纯地剖析孩子的心理需求。作者是把自己作为父母的一面对着镜子,仔细观察,内观自省,要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我们到底要做到哪些。这样的角度,作为读者,更容易对照自己,反观自己,找到不足之处。
此外,大多数育儿书在谈到“尊重和自主”的话题,往往有理有据,但着墨不多,容易让人忽略。而《育儿基本》整本书在说这一个主题,无论谈规则,谈阅读,谈生活,或许学习,都始终围绕着“自主”这个主题。让孩子自主独立、幸福快乐也正是教育的最基本。这样的冲击力,确实有当头棒喝之感。
3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相处,很多时候要孩子遵守这样的规则,那样的规则。
遵守规则,并没有错,只是做父母的是否想过,有什么规则是父母必须遵守的呢?
说实话,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只是觉得,尽量成长学习,离“好父母”可能会近一点儿。
书名既为《育儿基本》,现在就看看作者提出的“基本守则”有哪些?
不断成长。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为人父母,不只是简单的社会关系,也不只是单纯的本能。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却是以本能的反应去“爱”孩子。这种本能中,或许带隐藏着童年阴影,也或许有自己的焦虑,甚至夹带着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我们都是由过去而来,无法改变过去,但是可以自省觉知,尝试改变,这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和担当。
作者在书中,也直接地指出,父母之所以觉得孩子“叛逆”,只是父母没有成长。叛逆期其实正是孩子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部分,“真心父母”都从各自的角度来谈家庭事物和夫妻关系的营造,也从父母自身剖析,需要放弃任性,担当改变,担当压力,担当改变等等。
充足陪伴。
说到陪伴的问题,不得不说,当前普遍的“*爸爸”的问题。其中,有一篇小标题为《超级奶爸幸福全家》的文章中,“真心爸爸”毫不留情,向“*爸爸”们发问。“我得挣钱养家,真是没功夫参与照顾和陪伴孩子啊!也是强大到似乎无法辩驳的理由。但抱定这一观念的爸爸们:您挣钱养家是为什么呢?不是为了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长吗?如果不顾家、不着家,忽视妻子、孩子的感受,已经影响到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长,您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吗?”
这句发问,应该是说出了很多“*爸爸”爱人们的心声,一针见血,值得“*爸爸”们好好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生活。
有些爸爸工作的确特别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为了生活,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家的时间,还拿着手机不放,无法全身心陪伴孩子,或者不愿陪伴孩子,就的确是需要反省,完善自身。
或许,我们的童年就没有得到爱和陪伴,没有学会如何去表达爱,去陪伴孩子,但现在是成年人,是完全有能力克服,完善自己的成年人。男人的成长不只是在外“征战”事业,做个好爸爸也是一种成长,为什么就要放弃可能是唯一一次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呢?
充分尊重。
书中再次重申,孩子是他自己,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是父母的所有物。
其中,作者也给出了尊重孩子的具体表现,很多都是父母常犯的错误。比如,不顾把自己期望强加给孩子,不随便给孩子贴标签,避免孩子被评头论足,对孩子态度温和,不唠叨等等,都是对孩子的尊重。
同样,看看周围的父母,有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费劲地把孩子送进名校,上各种补习班。书中这么来阐述这个问题:“爸爸妈妈所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让孩子能够拥有属于童年的快乐,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分,能够发展处健康的个性和人格,至于学习,应该培养的是对知识、思考的热爱,而不是把知识和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强加给他们。”
“而且很有可能,在这样功利性极强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很难变成一个真正热爱知识,热爱学习,并且自觉地把学习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的人,那么他也失去了真正的发展自我的能力。”
可能有人觉得,作者说这样的话,是过于乐观。仔细想想,我们自己或者身边同龄人,有多少人,大学毕业工作后,就再也不看书,放弃学习?有多少人还会抱着对知识的好奇和热爱呢?你真的想让孩子三十年后,成为和我们自己一样的人吗?
现在,也有很多父母认识到这一点,说,希望孩子快乐、健康、幸福就好,将来就是个普通人就可以。只是,有这样认识的父母往往只是简单的希望,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幸福、快乐的感知力。
我自己觉得,无论孩子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起码要能够自食其力,有幸福、快乐的能力。这中间,自立,是作为独立社会人的基本。如果,无法自立,又何谈其他。
平等交流。
在此,作者具体说了很多日常与孩子交流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书中分析了“亲子沟通”与“亲子交流”的不同和侧重。
“沟通重目标、重一致。通常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传达信息、思想、情感,并且希望通过这种沟通活动,达到彼此之间的一致。而交流重交换,重融合。通常是相互之间交换对方尚未掌握或者尚未了解,或者希望对方更清晰了解的信息、思想、情感,希望通过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就双方来说,说服对方的意味都很淡,不像沟通那样,有明确的目的性。”
说到这里,想起了前几日在《朗读者》栏目里看到作家麦家与青春期儿子无法交流沟通的问题。这可能是很多青春期孩子家庭父母头疼的问题。
看到在《育儿基本》,就明白了,不是青春期的孩子突然就不喜欢和父母说话了,而是从小到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日常“亲子交流”出了问题,双方都没办法倾听对方,或者是孩子从小无法被倾听,在青春期时,宁愿找网上的陌生人交流,也不愿意和父母多说一句话。
在做了父母,才认识到,“爱”,不是尽情挥洒所有本能情感,而是确认对方的需求,对抗部分本能,成全对方,成全对方成为他们自己。这样的“爱”,或许也适用感情关系。只是,在亲子关系中尤其重要,因为对方是有着无限可能的新生命的孩子。这种对抗会痛苦,会不自在,可这,也是父母必须的责任和担当。
培养孩子就如同种一棵树,父母的爱就是土壤,是让孩子把根扎得更深,更广的土壤。《育儿基本》摒弃了培育“枝繁叶茂”大树的“宏伟目标”,回归基本,回归教育之道,让被“成功”裹挟而焦虑的家长,冷静下来,把目光聚焦在育儿之“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8:45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真是操碎了心,老师们也是殚精竭虑,一边是死板僵化的教学大纲,一边是程度不一,状态不定的数十个孩子。要把两边对拢,谈何容易。孩子们也辛苦,课内课外忙个不停。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审视,说是说“一切为了孩子”,但是我们真的真的做到位了吗?家长们和老师们的付出,又有多少真正用到了点子上?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为什么孩子们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学习,尽管掌握了一些知识,但学习能力却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呢?为什么家长和老师们的投入逐年加码,而孩子们则对学习越来越厌倦?为什么一些聪明伶俐的孩子在校的表现却差强人意?为什么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他们的面容上越来越难看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