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8 12:0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23:56
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后20世纪初达到*。
1、“实业救国”,作为一种思想倾向,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爱国思想家魏源愤然而起,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强调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以抵御外辱。
此后,在十九世纪后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在中国近代众多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思想直接发源于这一主张,孜孜以求的就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大机器工业,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3、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
4、辛亥*时期,全国各大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五条,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
5、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
6、五四运动后,“实业救国”仍有余波。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仍时有鼓吹实业救国论者,其中一部分人是以此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但多数则是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企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幻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23:57
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1911)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甲午战争之后,清*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由此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