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1: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1:12
一. 以爱育爱,在爱的氛围中孕育责任感
情感因素的核心是“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培养学生对家庭,学习的责任心,每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便在校门口挂上这样的标语:“热爱你的妈妈吧”。可见,“爱”是责任感的基础。一个热爱自己、他人、家庭、国家、学习的学生自然就会对这些产生责任感。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以爱育爱,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孕育责任感。实践中能体会到,教师是影响学生责任感形成的主要人物,要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温柔、*都凝聚成对学生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这种细致而高尚的爱,激励学生去拼搏,去爱我们这个世界。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便会在爱的氛围中奠定责任感的良好基础。
二. 相机诱导,在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感知责任感
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例中弄清什么是责任感。在具体操作中,我考察到低段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的年龄特点,避免词语解释式的生硬讲述,而是列举出许多具体事例来说明,如农民辛勤劳动,种好庄稼是他们责任感的表现、工人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责任感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举例,学生发言踊跃。最后,我问“学生的责任是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认真学习”,进而我又问:在我们这个集体中,你认为还应尽哪些责任?学生们纷纷答出“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帮助同学”等。接着,我又问:在家里你又该尽哪些责任呢?学生又能答出“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等,由此可见,学生理解了什么是责任感,并且知道自己有哪些责任。
第二,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责任感评价量表》,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不同年段所要达到的责任感目标。在这些目标导向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加深对责任感的理解。
三.榜样激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学习得来的。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越小,他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鲜明的形象对他的影响就越强烈”。因此,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最终外化为一种行为表现出来。教育者是第一榜样,自身的行为往往比语言对学生有更强的感染力,因而,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即“以性格培养性格,以心灵塑造心灵”。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身教和言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以一种榜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教师责任感真强”从而产生我们也应该这样的念头。
其次,注意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大力表扬班上富于责任心的人和事,组织榜样者向全班介绍各自的动人事例,还给他们记上光荣册,以激发全体学生向先进学习的思想感情。
四.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件件小事中形成责任感
马卡连柯说:“无论在生产上,课堂上或学校里,无论在混合小队里,都需要有责任心,这是很重要的。”而且,我觉得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的责任心的基础,即强烈的责任感是在小的责任心基础上逐步积累起来的。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责任感就得抓紧小事不放松,以便日积月累,瓜熟蒂落取得成果。
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感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平常的学习、活动中发现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班上一张椅子倒在地上,挡在路中间,上课铃声响了,很多同学都绕它而过,没想到把它放好。这时一个女生主动把椅子移开摆正,我抓住这一件小事,在班上热情表扬了这位同学,称赞她有极强的责任感。又如,班上每天的值日生,在工作完成优秀的情况下,我总要及时夸赞他们责任心强,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之后,班上出现了很多喜人的现象,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的人越来越多。
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责任感在具体的行为情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在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之后,学生产生出一种表现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行为情景。在班上我推行了“班级自动化管理”方案,设了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全班同学轮流任值日班长),还设了其他如学习委员、中队长…….岗位,这些岗位,都可通过竞选上任。几乎班上所有学生都表现出了参与竞选的意向。竞选之时,很多学生克服了自身胆小、怕羞的弱点,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朗读了自己简短的甚至不大通顺的演讲稿,我对所有登台的学生都给予了肯定,大多数学生都进入了班委会,在后来的工作中,也表现出认真、主动、负责的特点。此外,推行各种委员负责制度,如“五分钟岗位劳动”,做到人人有岗位。我把教室按空间分划到每位同学身上,让教室的每个地方有人管,每个人有事管,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班级工作实行小队轮换制,以小队为单位,定期出黑板报,班级小报,各自有分工。根据班级工作需要设科代表,报刊发行员、图书管理员等,学生在具体行为情景之中,责任感得到良好培养。如:班上林晓君同学,聪明、好动,父母离异,无人管教,极不守纪律,还爱打架,曾被老师单独列一个位置坐在讲台旁。开学设岗后,他主动找到我,说他想负责承包讲桌的清洁卫生,并说不愿再坐第一排的特殊位置。望着他眼里的真诚、渴盼,我允诺了他的要求。于是,他变了,对自己的工作极其负责,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把讲桌擦得一尘不染。下课,放学时也要去“护理”一番。见他做事那么认真负责,我抓住时机表扬他,鼓励他,他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他对班级的责任感,也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增强。而且,他对学习的责任心也得到了激发,爱学习、守纪律,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连那不常管教他的妈妈 也发现了他的可喜变化。看着他明显转变,班上的其余学生,也纷纷以他为榜样,努力把自己的岗位管理得井井有条。
学生的责任感不是通过一件、两件事就能形成,它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一种意识和行为的定势。为了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就必须对儿童加强行为实践的指导。我组织学生开展很多活动,朝会、班会、队会放手让学生主持,结合活动进行实践的指导。如在班队活动、朝会上指导学生“怎样做好值日”“怎样做好岗位劳动”等。每期版报,班级小报,让学生来进行自评和互评。若班里出现责任感不强的人和事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辨析,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提高认识,让他们在行为实践中逐步培养做事认真负责的方法和态度。
事实证明,要使学生真正养成一种做事负责的习惯,应不断练习道德行为规范的正确做法和重复道德行为的实践指导,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认识的反复提高,更应重视行为的反复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感。
六.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责任感。
学生责任感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就应当做到及时反馈,经常评估,以便让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和错误。学生责任感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及时反馈,便于积累;同时,经常评估,有利于巩固责任行为,消除不负责的作风。
实践中,我结合本班实际制订学生责任感评比制度,进行全员,全程、全面的评价,及时反馈,对优秀者进行适度的奖励,以巩固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以及对学习的责任感。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必须要以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在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理解责任感,以身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在件件小事中实践责任感,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