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洲有哪些民俗文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0:5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16
新洲民俗志
新洲是武汉市郊县,南临长江中游,北枕大别山,西靠武汉,东连黄州、鄂州。总面积1479平方公里,人口90万。新州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塘堰湖叉星罗棋布,县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新洲曾是古邾城,旧街位于大别山南端与平原交会处,古为鄂东交通商贸重镇,辖区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八百年“香火”相传 :花朝节开发民俗文化
旧街花朝会,最迟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地庆福寺庙会,因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相传是百花生日而得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始兴时,以大庙为活动场所,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庙亦名五三公庙,宋时香火旺盛,远近知名,后渐毁败衰落。至明万历年间,佛教在旧街再度兴起,附近53姓又合力重建大庙。烧香求佛者也随之增多,一时信徒云集,自成庙会,且内容各异,形式多样。
每年花朝日的清晨,吃远元宵的人们,饱挣挣地齐集于大庙内外。经过了沐浴斋戒的善男信女,都到庙里顶礼膜拜;一般赶热闹的人就在大庙附近游乐观光。大庙对圣帝殿前,有棵铁树。高2米,铁枝铁叶错错有致,每三片叶间点油灯一盏。傍晚,赶会人争相去铁树上点灯,瞬间,火树银花,精妙极了。 明清之际,邻县黄冈之大崎山、泉华山、贾庙、铁冶等地农民也慕名前来赶会,来时顺带些竹木器出售。武汉、黄陂及安徽省的宿松、太湖人也闻汛而来,他们顺带的是铜器和铁器。*期间,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皖豫的木耳、香菇……都来旧街赶会,使整个花朝会充满了物资交流的色彩。会期也根据需要,由二月十五一天改为由十四至十六三天。由于增加了物资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等新内容,旧街花朝会以其新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八方商贾。庙会期间,游人如织,商贾如云。山货土产,琳琅满目,会址亦由大庙内外改到空旷的河滩上。场上还搭起戏台唱戏助兴,测字摊、茶摊、小吃摊一应俱全。游人商贾无不各取所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牌子锣鼓
由古代的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将民间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供演奏时对照,故名“牌子锣鼓”。后来唐明皇封作曲者为“老郎”,并规定农历3月18日为“老郎”纪念日。此后牌子锣鼓又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多用于婚丧、祝寿、祭祀等仪式上。牌子锣鼓由大锣、大鼓、大钹、小锣、马锣各一、唢呐2只组成,7人演奏。后将大锣、大鼓、大钹改为京锣、小堂鼓、京钹,增添大喇叭、垫钹和击铃,10人演奏。演奏时配上唱词,声腔抑扬顿挫,层次严谨,悦耳动听。新洲区现拥有牌子锣鼓200余套,从艺人员近2000人,成立了“牌子锣鼓”协会和遍布全区的“牌子锣鼓队”。
新洲的牌子锣鼓以贯穿全境的举水河为界,形成风格各异的东、西两大流派。举水以东的东路子牌子锣鼓,音调深沉浑厚,节奏舒缓自然;以西的西路子民间吹打,细腻委婉、清秀文雅,节奏明快、生动活泼。
以姐呼娘独家俗 孔埠镇双河村陈子墩因陈友谅曾在此筑寨驻军而得名。后来张姓迁于此地聚族而居,村名仍叫陈子墩,但无一户姓陈。全村共有七大房,三百多户,其中二房五十多户,有一个怪而悖理的习俗,就是以“姐”称呼“娘”。这种习俗,据说在外地是找不到的,可谓绝无仅有。
清顺治年间,张氏二房有一举人叫张之杜,在江西做官,与一个满族黄旗的道台交往密切。道台久居江西,年长位尊。他们在公务往来之余,饮酒作诗,游山玩水,乃至称兄道弟,成了忘年之交。道台有一女儿有方十分,待守闺中,见张文才人品出众,遂生爱慕之心。而张见其花容月貌,也心乱神驰,有所意图。
有一天,小姐竟约张私会,要张向道台提亲。张即恳陈“三忌”:停妻再娶,愧对糟糠;叔侄*,恐遭世人唾弃;三、满汉不允通婚,通则触犯国法,生命攸关。岂料小姐为爱所驱,痴心难改,竟至置声名和生死于度外,随张私奔归故。婚后,处境极为尴尬,作夫人嘛,不符名份,当使女嘛,不合情理。上下人等便只好称其为姐姐,以混淆视听。
再说道台失女,探得行踪后,严令家人日夜追赶。这天,张之杜的归船进入了涨渡湖,不料被追兵围上。张之杜自忖难逃此劫,遂请出小姐商量计策。小姐更知大难临头,果断地说:“祸由我起,只有舍我,你方能脱身。”之杜一时难决,小姐抢至船头,将铁锚系于身上,回头对之杜说:“我生为张家人,死为张家鬼。只要求张家把娘当姐叫,就是对我的真心怀念;并会子孙发达,否则……”说罢跳入湖中。
不一会,追船上来,搜查无果,只好悻悻离去。张之杜命人把小姐尸体打捞起来,带回陈墩厚葬于村南,并嘱后人将娘叫“姐”。
张姐二房族民,亦深为小姐的刚烈行为所感动,从此都以姐呼“娘”,以“娘”呼姐,称埋葬她的那块地为姐姐坟。每年祭祀,必先上姐姐坟。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孔埠有条骂娘河
骂娘河,听起来粗俗人不雅,说起来荒唐可笑,但又确有此风俗,且相沿近三个世纪,成为新洲一方民俗,闻之无不捧腹。
相传清康熙年间的一个寒冬,刘李村的一个姑娘出嫁到陶胜六村,因天寒地冻,小木桥又窄又滑,轿夫们只得抬着轿子涉水过河,走到河心,不小心掉进深水坑里。一会儿,轿晨灌满了水。轿夫们浑身透湿,冻得直打哆嗦,手脚麻木,无力抬起越来越沉的轿子,无奈只好弃轿上岸各自回家。被锁在轿里的新娘子哭喊不应,冻死在轿里。男女双方家人为收尸善后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致使人和轿在河中搁置数日。乡民们*于两家,祸及冤魂,便相约起来把新娘尸体和轿子一同埋在河里沙滩中。不料夜半,有人听见河里传来女子凄厉的哭喊声。巫师即趁机四处活动,亡言要想免灾,两岸居民必须对骂一天。否则,哪年不骂,哪年河里准会淹死人;哪一家不参与,冤鬼就要找上门来。于是谣言四起,不少人将信将疑。凑巧,第二年厦天降暴雨,河水猛涨,激流回旋,一渡船被浊浪击沉,当场溺死二人。
谣言似乎被这一偶然事件所印证,于是越传越神,两岸居民为免除灾祸,经过计议,请来巫师掐张一算,认定每年正月十五为“骂娘日”,互相对骂,效果最佳。自此,约定成俗,历代延续。“骂娘河”竟成这样“骂”出来的。解放后这一风俗消散了。
新洲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八十八行行业众多,有表现农林牧副渔的,有反映手工业劳动的,有表演经商活动的,有宣扬神话故事的。因行业复杂纷纭,故名八十八行。八十八行剧目丰富,思想内容健康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演朴实自然,风趣幽默。
清代末年,八十八行一度中落。鄂东除新洲外,其他各县基本绝迹。
新洲八十八行,大都分布在举水河以西的阳仓埠、孔埠、汪集、张店等镇。举东虽有,但不多见,仅顾岗巴山村尚存。其剧目分峡谷大类,一类是单边戏,即独脚戏;一类是小戏,即折子戏。单边戏有200余个,常见的有《卖花》、《卖茶》、《采茶调》、《推车调》、《十枝梅》、《打莲花》、《挑牙虫》等。小戏有150余出,如《补碗》、《小放牛》、《卖棉纱》、《打豆腐》、《打花鼓》、《打哈巴》、《十八扯》、《夫妻观灯》等。上面提到的小戏剧目,大都被楚成虫、黄梅戏、东路子花鼓等剧种吸收。
民间一绝高跷亭</FONT></FONT>
高跷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的民间文艺。然而,要说高跷亭子,那就鲜人为知了。高跷亭子,又叫高跷锭子,因静如亭,而动如锭,故两名兼称。高跷亭子是孔埠堤围村的传统民间文艺,据说是“江西老表”过藉来的,有400多年历史,以代相传,为一方之绝技。每逢农闲或新春佳节,堤围村的男女老幼欢聚在稻场上,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表演高跷亭子,自娱自乐。
其表演由五位*各自双脚踩着一米高的木高跷,腰间悬挂一米见方的红绿绸布扎成的彩围,肩上背着“山”字形或“出”字形的铁架,架上分头坐着三个或五个出生100天至三岁的幼儿。村民们争相将自家的幼儿送上亭子,图的是一种喜庆和吉利。幼儿们身穿新衣,抹上红脸蛋,头戴彩球,宛若盛开在铁树枝上的一朵朵鲜花。随着锣鼓“咚呛、咚咚呛”的节奏,踩着高跷的人手舞足蹈,时而如凤凰展翅,时而似孔雀开屏,一招一式的惊险动作,把观众的心牵得上下跳动。与此同时,那背架上的幼儿,惊险动作,把观众的心牵得上下跳动。与此同时,那背架上的幼儿,大的双手合十,作拜年或恭喜状态不停地向前翻滚,如同纱锭旋转一般,使人眼花缭乱;小的不胜动作,听其自然,有的流露微笑,好像在回报观众,有的咿咿呀呀,宛如雀噪枝头,有的则泰然处之,似乎对欢乐的人群不屑一顾。幼儿的各种稚态,更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一位归国侨胞看了他们的表演,连声赞叹:“看了孔埠高跷亭,天下高跷不用看!”
孔 庙 探 微
出新洲城东门,顺公路经四合庄到旧街镇,南行五公里,就到了孔子河街。街后有座山,名孔子山。山腰间有一大片重重叠叠的古建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孔圣庙。
传说春秋末年,孔子带头子路等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坐着马车,从陈蔡之间来到楚国,涂经旧街,行至街南不远处,碰见一群小孩在路上垒石为城,挡住了车子的去路。孔子忙叫小孩们把石头搬开,其中有个叫项橐的七岁小孩子回答孔子说:“到底是城让车还是车让城呢?”问得孔子无言以对,于是,只好绕道而过。由于车子转弯过急,将轮轴扭断了,车不能行。孔子令子路去附近村里借斧子修车。子路走进村庄,遇见一位中年妇女说:“大嫂,我要借个东西!”村妇不加询问,就拿出一把斧子给他。子路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我要借斧子呢?”村妇答:“东是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子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打的。”子路听了连声称赞:“此地有才!”后来人们就将孔子绕道处叫回车埠,将坏车处叫卧车盘。
车子修好后,孔子一行继续前行。行到数里之遥,遇上一条河,水流湍急,不知渡口。孔子使子路前去问津。子路问过两个做农活的老头,才知道了渡口。不料船到河心,一阵狂风将车掀翻了,车上的书籍全部落水湿透。孔子急令随从将书搬至北面山上去晒,并仰,天长叹。后来人们就在这里修了一座庙叫孔圣庙;在孔子过河的地方修了一座桥,名孔叹桥;将子路问津的地方,叫子路问津处;将两老头干活的地方一叫长沮冲,一叫桀溺畈;将晒书的地方叫晒书山;将孔子坐着休息的那块石头叫坐石。称这条长二十多华里的河为孔子河。
文物风景
全区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个。其中问津书院古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珠山遗址、凤凰潭(二墩)遗址、徐源泉公馆、戢岗古墓群、大墩(团墩)遗址、风宸寨遗址。
主要旅游景点有东部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景区由72座秀美的山峰和一座水域浩大的人工湖泊构成。旅游景点有报恩禅寺、世界宝玉石博览馆、唐代紫霞寺、保安寨森林公园、乾隆皇帝题咏过的奇石牛、露天大佛等20多处。万佛宝塔、武汉影视城正在建设之中。景区与将军山国家森林公园、涨渡湖生态奇观立体林业一线穿珠。区内建有别墅、度假村、宾馆、饭店等旅游服务设施。从武汉东行70公里沿汉施公路经邾城街可直达景区。
主要标志性建筑有人民广场、电信办公大楼、邾城街沿河风情大道等。
名特产品
主要工业名特产品有力士牌运搬车、飞轮牌台虎钳、金牛牌平板硫化机、金涛牌植物油浸出设备、金涛牌真空干燥机、金鸡牌活性酵母、组合系列米机、汽缸床垫、娲石牌水泥、龙王牌硫酸钾复合肥等。 农业名特产品有汪集鸡汤、李集香葱、徐古蘑菇、黄颡鱼以及邱氏泡菜、张店鱼面、龙王白莲、涨渡湖鳜鱼、优质油菜、东山名晒烟,无铅松花皮蛋,辛冲 ,莲藕双优,猫子鸡汤,城楼寨毫尖,张店捶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16
新洲县历史悠久,文物胜迹也颇多。大别山下的问津书院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关镇和三店镇先后发掘出殷商、战国、两汉和宋明古墓群,出土了大量文物,引起国内外文化界、考古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坐落在道观河风景区内的楚天名刹报恩古寺,依山傍湖,梯次而上,落差数十米,蔚为大观,形成了一个气势恢宏、凝练肃穆的佛教建筑群。
花朝节开发民俗文化
旧街花朝会,最迟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地庆福寺庙会,因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相传是百花生日而得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始兴时,以大庙为活动场所,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庙亦名五三公庙,宋时香火旺盛,远近知名,后渐毁败衰落。至明万历年间,佛教在旧街再度兴起,附近53姓又合力重建大庙。烧香求佛者也随之增多,一时信徒云集,自成庙会,且内容各异,形式多样。
牌子锣鼓
新洲的牌子锣鼓以贯穿全境的举水河为界,形成风格各异的东、西两大流派。举水以东的东路子牌子锣鼓,音调深沉浑厚,节奏舒缓自然;以西的西路子民间吹打,细腻委婉、清秀文雅,节奏明快、生动活泼。
以姐呼娘独家俗
孔埠镇双河村陈子墩因陈友谅曾在此筑寨驻军而得名。后来张姓迁于此地聚族而居,村名仍叫陈子墩,但无一户姓陈。全村共有七大房,三百多户,其中二房五十多户,有一个怪而悖理的习俗,就是以“姐”称呼“娘”。这种习俗,据说在外地是找不到的,可谓绝无仅有。
新洲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高台狮子
高台狮子民间杂技,表演时至少用五张八仙桌重叠。具体做法是:第一张桌足向下着地,桌面向上;第二张桌面与第一张桌面重合,桌足向上;第三、四、五张均桌面向下,桌足向上重叠,形成一个约5米的高台,也可架七张、九张,甚至十一张,一般是架五张。表演者三人,一个装拌胖和尚,一个装拌瘦猴,分别和尚面具和戴猴面具。由瘦猴与胖和尚在高台上表演挑逗、嬉戏等滑稽、惊险的动作。最后由一人披狮皮上去“封顶”。形成由瘦猴、胖和尚、狮子在约五米高不足一平方米的高台上表演惊险动作而将表演推向热潮。另由二人“吊桌子”起平衡桌子、保护表演者的作用,另由四人分别打击大锣、钹、二鼓、马锣以营造气氛,控制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