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0 17:3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36
康熙皇帝如果和宣统皇帝两人对调,清朝的结局几乎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宣统皇帝在1908年继承皇位,这个时候他才两岁多一点,这个年纪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所以朝政主要是载沣来摄政,清朝之后的走向和溥仪的关系不大。
这种情况下,换成康熙皇帝继承皇位,康熙皇帝登基时才八岁,就算比较早熟,也只能算是刚懂点事,朝政主要还是由孝庄太皇太后,四位辅政大臣在打理,所以即便康熙皇帝和溥仪对调,他在晚清时期继承了皇位,多半也是没法直接亲政的,还是要由载沣来摄政,那么对时局是产生不了多大变化的。
另外即便康熙皇帝是在亲政的年龄,也就是14岁时和溥仪对调,完全掌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恐怕对局势的改变也不大,首先就是推动君主立宪,但是推动君主立宪的前提条件是整顿吏治,以及平衡各方的利益述求,而这一点要让满清贵胄满意,还要起到粉碎*党*政权的目的是非常困难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资政院里面,满清贵族,皇室宗亲占有几个席位,按照1911年的情况,两百个席位,皇帝亲自指派的就达到了90席,虽然没有过半,但是剩下的110席是民选议员,能当选的主要还是地方士绅,这些人当然还是站在封建王朝一边的。
这种条件*党能答应吗?所以该造反还是要继续造反,康熙皇帝就算掌握了军政大权,搞这种过度议会,怎么才能满足贵族利益,又能让*党找不到攻击理由,还能确保皇帝能控制大权,这就是他要面对的首要难题,如果要效仿日本的实君立宪,那么康熙皇帝就必须要彻底铲除*党。
这个过程中,掌控兵权就十分关键了,那么康熙皇帝首要对付的人就是袁世凯。康熙皇帝和载沣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待袁世凯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大臣,不会选择直接激化双方的矛盾,更何况还是处于清末这种*极端动荡,且内忧外患的时代。
但问题在于不对袁世凯加以*,就很难从他手中夺回北洋新军的兵权,北洋本来是清朝改革的关键一环,但是在小站练兵时,袁世凯把官军练成了私人武装,这也就导致北洋新军本来是清*最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却也成为了一个难以控制的致命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熙皇帝既要尝试从袁世凯手中和平接管兵权,还要时刻提防南方的*党,同时还要推动清末的君主立宪,这可比康熙皇帝执政早期,擒鳌拜,平三藩,难度要高很多,并且此时还有西方列强这个第三方势力的干预。
凭借年轻,*经验并不丰富的康熙皇帝,要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整体和平过渡,重新巩固清朝统治,达到给清*续命的效果,概率几乎为零。毕竟当慈禧太后驾崩时,清朝没有具备同等威望的领导者时,也就注定了清朝的灭亡。
而如果康熙皇帝是和同治皇帝,或者是光绪皇帝对调,还是有很大概率可以实现亲政的目标,康熙皇帝相对是一位较为开明的帝王,置身于特殊的时期,清朝晚期的维新运动,变革活动将有很大概率能够实现,前提就是得多给康熙皇帝一些时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37
我认为会改变清朝的命运。因为康熙皇帝不会让国家忍受屈辱,所以肯定会力图变法,改变清朝秘密。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37
结局不会改变。因为清朝末期国力衰弱,不是康熙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38
在我看来结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康熙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有他自身的能力,更多的还是因为孝庄太后的扶持,清末已经满目疮痍,灭亡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