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9 23: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09:49
一、古近纪(65~23.3Ma)现代地质地貌雏形期
白垩纪时期,攀西地区全面上升,成为剥蚀区。到晚白垩世中—晚期,攀西地区南边平地一带,才有陆相盐湖沉积。古近纪(65Ma前),整个四川地区陆内湖进一步缩小,大部分地区没有沉积记录,与攀枝花相邻的盐源地区,有古近纪山麓相磨拉石湖相沉积建造,攀西地区在古近纪整体转为陆地,没有沉积和岩浆活动,但东西向挤压使本区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深大断裂复活,隆升与剥蚀形成了与现在基本一致的古地貌,造就了攀西地区表壳岩和深部岩石分布的雏形和金沙江、雅砻江及安宁河等水系。
二、新近纪(23.3~2.6Ma)现代地质地貌形成期
新近纪时期,四川地区气候转入温和湿润期。这个时期也是特提斯最活跃的时代。印度板块和欧亚*碰撞,青藏地区地幔结构发生重大调整,青藏高原迅速隆升,川西高原扬子西缘地区也普遍上升,在强大的东西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全区进一步发生挤压、褶皱、断裂活动,基本造就了现在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四川盆地和现代川西高原分布了许多陆间湖泊,沉积了巨厚的泥炭层。在攀枝花西侧盐源、东侧会理均发现这一时期的含煤岩系。
在攀西地区,新近纪至第四纪的昔格达组沿金沙江、安宁河流域分布,是一套含丰富植物化石,并富含介形虫、轮藻和丰富硅藻化石的湖相沉积。主要岩石为浅灰色(黄灰色)细砂岩、钙质泥岩夹泥灰岩。分布于攀西地区不同流域的昔格达组厚度变化大(150~1000m),在红格厚262m。昔格达组地层岩石没有经过埋藏压实成岩作用,固结差,易粉碎,多零星分布于宽阔河谷两岸。
昔格达组形成时间是新近纪晚期上新世至第四纪早更新世(5.40~2.48Ma)。形成环境是新近纪时金沙江下游某地发生堰塞形成堰塞湖,或是金沙江追踪的断裂带的两盘发生较大的差异滑动,在本区以外发生堵塞,形成昔格达古湖。
新近纪,攀西地区因青藏高原隆升,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和扬子西缘结合地区也再度活动起来,沿结合带形成一个个推覆体,如雅砻江带的锦屏山推覆体、长*推覆体、盐源推覆体等。这些推覆体由北向南展布,由西向东推覆,具有巨型左行走滑特征。在推覆体前沿地带,形成一个个滑覆体。在格里坪、灯影灰岩从山顶一直滑至金沙江边。青藏高原的隆升,也带动了康滇地轴上南北向深大断裂带再度复活,它们普遍具有反扭特征,如金河—箐河断裂、昔格达断裂带。现代雅砻江、安宁河追踪这些断裂,金沙江在这一地段追踪南北向断裂带中的横张断裂。
早更新世(2.60Ma左右)新构造活动加剧,青藏高原急剧上升,而在高原东侧,加速了现代横断山脉地貌定型,高峡平湖——昔格达古湖因现代河流的深切作用,在中更新世(2.48Ma)堰塞湖坝被打通,湖水下泄,攀西地区转为沼泽或河谷平原,继而成为由昔格达组构成的“攀西钙土高原”。经过长期剥蚀搬运,遂被现代河流改造成阶地,随着昔格达组松散地层的被剥蚀搬运,攀西地区重又恢复到昔格达组沉积之前的地形地貌。
三、第四纪(2.60Ma至现在)阶地形成期
攀西现代河床两岸,分布Ⅰ—Ⅵ级河流阶地,均为未固结的冲、洪积物,夹有冰川残积物。
Ⅵ级阶地高于现代河床约180m,出露于海拔1200m及以上高度,为红褐色含粘土的砾石层,厚度大于12m,时代为中更新世。
Ⅱ—Ⅴ级阶地为灰色复成分砾岩(堆积阶地),厚度大于65m,位于海拔1060~1200m之间,时代为上更新世。
Ⅰ级阶地和现代河床、漫滩为砾石、粉砂、砂和粉砂构成二元结构,出露于1020m高度。时代为全新统(10000a以来)
中更新世(2.48Ma)以来,区内河流相对下切180m深度,沿现代河流两岸分布的Ⅰ—Ⅱ级开阔的阶地,成为人类活动主要的环境场所,繁衍了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