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课堂应变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0 01: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5:40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互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课堂上反馈的息信往往呈现出多样性和随机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课堂上出现备课时未曾预料到的状况,对授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窦桂梅老师提到自己听的《三打白骨精》一课中,学生在想象白骨精如何“自言自语”时,有的说白骨精太兴奋了,有的说白骨精精已激动不已了……学生的发言已触及了接着就要关注的“不胜欢喜”一词,就差教师来个“点晴”了——“课文中有一个词和你说的差不多,是哪个?”。可是,学生的发言并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他接着又问:“‘不胜欢喜’又该怎么理解呢?”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回头路上”又走了一遍。
像这种在"意外"的"生成"面前,墨守成规,或措施不当,而坐失良机,影响教学效果的例子不在少数。去年参加全市绘本阅读教学大赛的时候,第三天的五位老师上的都是《灰袍奶奶与草莓大盗》这个故事。其中前四位的课给人感觉很平淡,找不到任何打动人心的地方,只有最后一位女老师的课总能紧紧抓住听课者的心,学生的发言准确而且深刻,在老师预设的"揭示主题"这个环节还未到来之前,已经触及到了"天花板"。当时,只需帮学生"扶一把梯子",即可到达"屋顶",可那位女老师非旦没扶,硬是把"梯子"给撤了下来,让学生跟着她既定的步伐走,最终虽然又爬上了"屋顶",但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种顺理成章,谁也不会为之激动、欢呼了。
当然,对有经验的教师而言,课堂上的"意外"更是一种"机遇"。我一直告诫自己要有"随机应变"的意识,"意外"、"突发"情况处理好了,将会变成课堂上的一个个闪光点。拿刚刚教学的《暮江吟》一诗来说,就因为我抓住了师生互动中的两次契机,使得课堂的厚度、高度都有所突破。"读诗"环节,我的预设是:读对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在学生自主练读之后,我指名单个读,以检查字音认读情况,叫了三名学生,都能读正确,又点了尚馨媛,她这一读,岂止是发音没问题,简直是韵味十足,我当即惊喜万分地说道:"你这一读,仿佛白居易本人在江边吟诗,大家要不要像她这样读读这首诗?""要——"于是,群情激动,读得异常投入。练了约2分钟,再检查,果然一个个都成了活脱脱的"白居易"。至此,"读"的目标超出预期完成了。体会诗人用字用词的准确性,是本首诗教学的难点,本来打算专门设计一个环节完成此任务,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在理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时,王波突然冒出一句:"阳光应该是照在江面上呀,这里怎么说是‘铺’呢?"这一问抓住了我的神经,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与补充中,学生感受到了一个"铺"字,准确地描绘出残阳铺洒江面的色彩与动态,给人以舒适、安闲的感觉。原先"精心准备"的环节就此省略,而课堂效果却远远超出预料。
课堂上"意外"在所难免,抓不住,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敏锐地抓住了,并能迅速判断并作出准确的"因势利导",则会使课堂大放异彩。
(关于如何及时抓住课堂上的意外信息,并准确地应变,我个人有以下看法:一、切忌一味按部就班执行"预案",要有随机应变的意识。二、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课前多作几个预设,有备无患。三、多读书、多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养——这点最重要、也最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