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0:00
共1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06 14:37
1、醉生梦死,汉语成语,拼音是zuì shēng mèng sǐ,意思是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出自宋·朱熹《小学》。
2、成语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3、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的处世态度
示例:
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懂视网 时间:2022-09-24 00:59
1、醉生梦死,汉语成语,拼音是zuì shēng mèng sǐ,意思是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2、成语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3、近义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4、反义词:兢兢业业、节衣缩食、厉行节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3 22:07
解释: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扩展资料:
反义词:兢兢业业 节衣缩食 厉行节约
近义词:花天酒地 纸醉金迷 灯红酒绿
其他:
传说中有一种酒,叫做“醉生梦死”,喝了以后可以忘记一切;据说它产在边疆秘土,藏于深宫大内,若无极大的机缘,是难见一面的。 还有,在很多网络游戏中,“醉生梦死”都是一种高级道具。往往都是酒类的极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醉生梦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3 23:25
意思是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示例
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的处世态度。
【歇后语 】坟地里睡个酒鬼;酒缸边搭床铺 。
传说中有一种酒,叫做“醉生梦死”,喝了以后可以忘记一切;据说它产在边疆秘土,藏于深宫大内,若无极害乏愤何莅蛊缝坍俯开大的机缘,是难晤一面的。
扩展资料: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宋·程颐《明道先生行状》:“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宋 魏了翁 《水调歌头 檥櫂汉嘉口词》:“客亦莞然成笑,多少醉生梦死,转首总成埃。”
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孽海花》第六回:那年法越和约签定以後,国人中有些明白国势的,自然要咨嗟太息,愤恨外交的受愚,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醉生梦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4 01:00
醉生梦死
解释: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拼音: zuì shēng mèng sǐ 简拼: zsms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出处: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例子: 一切有志者都不应该~、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谒后语: 坟地里睡个酒鬼;酒缸边搭床铺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鉴古审今
古代官场应酬:大臣醉生梦死 喜宫廷宴会
五代时,中国北方契丹所建立的辽朝对当时中原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晋、后汉以及北汉几乎是在契丹扶持下建立的政权,所以,这几个政权想方设法地讨好契丹统治者。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记载,公元951年,后汉灭亡,节度使刘崇在晋阳建立了北汉政权,为了能与后周抗衡,他极力与契丹人套近乎,不断地向契丹派出使者请求结盟、庇护。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四月,契丹主辽穆宗派人告诉刘崇说,大周的皇帝郭威派特使来契丹访问,答应只要辽国同意和周朝建交,此后每年周朝赠送契丹十万缗的巨款。
刘崇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契丹人在亮底牌、抬价码啊!――既然要依靠契丹抵御大周,出的价码当然不能低于周朝的十万缗了,好在,有十二州的百姓来承担赋税。
于是,"北汉主使郑珙以厚赂谢契丹,自称'侄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请行册礼"。仅从这行字里,就不难看出,北汉对于契丹的巴结讨好达到什么程度!
"特使"郑珙是什么人?他是北汉皇帝的心腹大臣,职务是礼部侍郎、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您想北汉皇帝都称契丹皇帝为"叔皇帝"了,绝不可能派个一般*出使契丹担负重大使命的。但是,郑大人怎么也没想到,这趟差事竟使他客死异乡。
正史如此记载:"辛未,北汉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郑珙卒于契丹。"实际情况是,郑珙暴毙身亡,死时肚肠腐烂。堂堂宰相出访,却暴死在邻国,这是多大的外交事件啊!--郑珙到底是怎么死的?是病死?还是被毒药暗害?
郑珙是喝酒醉死的。契丹人好酒,以酒池肉林为时髦。当时的契丹君主耶律璟,不管寒冬还是盛夏,只要高兴,便去游猎,游猎之时必须喝酒,每次游猎、喝酒都要玩七昼夜才肯罢休。
而且,他还喜欢搞宫廷派对,喝酒如牛饮,接近黎明时才允许散场,什么政务也不管,只顾呼呼大睡,常常是一睡睡到中午,为此得了个"睡王"的雅号。上行下效,契丹国上上下下都"以能喝酒为荣,以不善饮为耻",酒文化相当浓厚。
郑珙到了契丹,又是送巨款又是表达无限敬仰之意,契丹皇帝特高兴,接待的规格很高,酒啊肉啊,成缸成堆的上。郑珙当然知道契丹习俗,不喝酒就是不给契丹人面子,生性蛮横的契丹人能当场翻脸,所以契丹人的酒一定得喝,而且,最好是"能喝八两喝一斤"。
再说,郑大人是带着使命而来的,有求于人家,不喝酒,人家根本就不理睬你。郑珙身材魁梧,在北汉也算酒名赫赫,但是契丹人来势太猛了。契丹大臣们争相邀请聚会喝酒,郑珙一个也得罪不起,照单全喝。
于是,喝了皇帝的喝大臣的,喝了大臣的再陪皇帝喝,古人有句话"舍命陪君子"。果然,在契丹宫廷的宴会中,郑大人喝了超量的酒,醉倒而归。第二天,郑珙肚肠腐烂而死,"舆尸而复命"--这的确是"因公殉职"了! 之后,契丹果然派军队协助北汉进攻后周,但是,大搞金元外交、拼命喝酒也没有改变历史走势,北汉即使有着强大的契丹军事援助也没有蹦跶多久,最终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被宋太宗给灭掉了,前后有国29年。
据史料记载,在契丹人的宴会上,被灌酒醉死的外交官还不止一个。契丹人不仅自己嗜酒如命,而且还*迫客人狂喝乱灌,或许,这也是辽国*没有大建树的一个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醉生梦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4 03:08
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但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他!!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4 05:33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4 11:12
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最凄美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遗憾。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4 14:27
酒喝醉了,生命在梦中悄悄逝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4 18:3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解释。就像新华字典里对同一个字的译意,会告诉你,这个字古代指什么,现在是什么意思。同样,同一个词语你用狭意消极或积极向上的心态来解释,意思也是皆然不同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4 22:53
颓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9-25 03:31
醉生梦死
要了解自己,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梦,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梦,也是你开悟之后,才敢说这是一场梦,如果你连这个悟性都没有,连人生是一场梦都不知道,那你在人间就白活了。要为大家的利益付出一切,为自己的利益(私欲)全部斩断,这就叫学佛。要时常想一想*常常给你们讲的一句话:无欲自然心如水。千万不要有欲 望,因为欲 望给你带来是失望,欲 望越多,失望越大,失望越大,烦恼接踵而来,烦恼能伤你的心。*说的对待世人的欲 望要狠心斩断,因为世人的欲 望*把它比喻给你们听,人的欲 望犹如一支箭,什么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人的最大的欲 望是往天上射,它是无比的,所以人的欲 望是达不到的,犹如一把弓箭射 向天上,你能射多高呀,射 到一定的程度就自然掉下来了,空忙一阵。一切均是无所得,什么东西都得不到,人的欲 望就是让你什么东西都得不到,就算得到了,也是暂时的得到,最后又失去了,还是没得到。明白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对错,只有因果,全部都是梦一场。
要知道,自己想我有功德,就是没有功德,你今天在这做功德了,而实际上是没有功德的。因为没有功德,那才叫功德。因为你没有害人之心,你就是一个好人,因为你想去帮助人家,你表面上不要去说我有功德,而事实上帮助人家,你肯定会得到这个回报的,你帮助了人家,人家不一定会马上感谢你。如果你想让人家谢你,那你做的这个好事就不值一谈了。你帮助了人家,人家一定会感谢你的,你就是有功德。
所以功德也是这样的,你不想有功德,反而有功德,你想有功德,你就没有功德。做了功德不要想,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就觉得了不起了,生怕人家不知道。有为而无为,无为才是有为,真正做的人是不讲的,讲的人是不做了,又讲又作那功德就没有了,能明白吗?佛法深奥无比,爱因斯坦说:佛法是今后世界,宇宙空间唯一的一个宗 教,能够让人思维开通。*讲解的这些佛法对你们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真的对人家好,人家的感恩之心全在心里呀,这就叫无为。你做的事情好像是无为,实际上是有为。你认为自己是有为,实际上就是无为。很多人发心容易,做到难呀,人的毛病就是发心很容易,而没有恒心坚持去做。
念头实际上是时有时无的,人的念头,实际上是没有的,是空空荡荡的,叫事实上是无的,但是你说念头是无,它是存在的吗?它是存在的,一万个念头,一千万个念头,在脑子里转,但是转完了,停下来了,就没有了,所以你要把这些念头要万念归一,把它集中起来,修心修佛,修到一定的境界的时候,就要把这个念头忘记,我没有念头。
要了解自己,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梦,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梦,也是你开悟之后,才敢说这是一场梦,如果你连这个悟性都没有,连人生是一场梦都不知道,那你在人间就白活了。要为大家的利益付出一切,为自己的利益(私欲)全部斩断,这就叫学佛。要时常想一想*常常给你们讲的一句话:无欲自然心如水。千万不要有欲 望,因为欲 望给你带来是失望,欲 望越多,失望越大,失望越大,烦恼接踵而来,烦恼能伤你的心。*说的对待世人的欲 望要狠心斩断,因为世人的欲 望*把它比喻给你们听,人的欲 望犹如一支箭,什么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人的最大的欲 望是往天上射,它是无比的,所以人的欲 望是达不到的,犹如一把弓箭射 向天上,你能射多高呀,射 到一定的程度就自然掉下来了,空忙一阵。一切均是无所得,什么东西都得不到,人的欲 望就是让你什么东西都得不到,就算得到了,也是暂时的得到,最后又失去了,还是没得到。明白了吗?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对错,只有因果,全部都是梦一场。
无念就是正觉佛宝,就是不要有念头,那你就是学佛 学的正,就是正觉佛宝,叫正觉正念,你是正的觉 悟了,正的念头,那你已经接近了佛菩萨的果位。
接下来继续给大家讲,什么叫无念? 什么念头都没有了,没有念头就没有烦恼了,我现在教你们一个方法把万念归一,不要有念头,如果做不到,那么先归一念,归一念就是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什么都忘记了,脑子里进戏了,电视里打仗你就跟着打仗,其他念头就没有了,但是要把这个念头慢慢地转到信佛上面来,那么一念一佛,转到信佛上面来之后,慢慢地在转为无念,连我信佛的念头都没有了,实际上你就是在信佛,拜佛。我讲一个无念给你们听,你们在这里跪下来拜佛的时候,你们脑子里有没有念头?
但是你的身 体和心是不是在拜佛?你的心在拜佛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我自己在做,然后你的动作,你的意念在做的时候,你说有没有念头? 是没有念头的,没有念头你怎么会拜佛呀?就是有念呀。但是这个意念让你就知道拜佛,你就没有念头了。就像一个人做习惯了一个动作,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就是无念。念佛要念到念念有念,念念无念,自己在念,好像我有念,念念念到后来就没有念头了,你们现在念经不就是这样吗,开始念的时候,还知道里面的字,念念念的快了,念到最后不知道在念什么了,这就叫无念学佛呀,学到最后要念念无念,没有念头了。佛菩萨让我们没有念头的去拜佛,就是真正的有念,把心完全交给佛菩萨了,我的念头全部在菩萨身上,那才叫有念,明白了吗?
要记住把自己的烦恼要断尽,因为你不断尽烦恼,烦恼就会越积越多,烦恼越多,你这张脸就变成一张烦恼的脸,所以烦恼来多少要驱除多少。如果把过去的烦恼加在身上,再把现在来的烦恼不断加上,你的精神会承受不了,会变成神 经病的,你的身 体支撑不住,你就会倒下来了,最后你就完了。要记住烦恼越留越多,越积越多,时间长了,你就会被烦恼所缠住了,就像一根绳子一样,被缠住了,因为烦恼是人道的,所以你就会被人道的烦恼所缠住,越缠越多,缠到最后你就脱离不了六道轮回,落在人世当中,出不了六道,所以念佛连成佛的念头都不要,念经的时候,连成佛的念头都不要,你就能成为局部佛,就是你局部成为佛了,尤如我今天帮人家了,我不去求人家的回报,人家就会对你有回报,你今天帮助人家想得到人家的回报,你就得不到回报。
把心中存有的事情全部掏空,变成没有事情,*教你们一个掏空的办法,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把你心中的烦恼全部写下来,放在你的床边上,你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掏空了,你就睡着了,但这是人间的办法。我要让你们用念经的方法,把自己所有的烦恼全部化解和去除掉,你没有烦恼了,你就能睡觉了。*每次给你们上课都是在帮助你们怎样去除烦恼,当然了,最好的方法是你们自己去除烦恼,比*帮助你们去除烦恼要好的多。比如:一个好孩子,做在下面上课时不讲话,总比*说你不要讲话,要好的多了。现在你们身上有业障,有毛病,我说你不好,说他不好,你们说我累不累呀?你们自修,比*叫你们修还要好呀,这就叫觉圝悟,你们没有觉 悟呀,所以会有心事,再加上烦恼,让你越来越烦。如果你心中没有私事,把自己的事情放开,忘掉,把众生的事情放在心上,这个时候你才会快乐。你把心放在大家的身上,你就会得到很多的快乐。
大家开心,大家乐,比一个人开心,一个人乐,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把心放在大家的身上,你就会得到真正快乐,所以要去除烦恼,把烦恼全部去除,什么都没有,然后你就不会失眠,不会多想事情,反之因为你没有烦恼,你就不会失眠,就不会想那么多了,那个时候你就会有更多的快乐。如果你失眠了,还在想烦恼的事情,最后就会有更多的事情,更多的烦恼。所以要断尽一切烦恼,烦恼即菩提,菩提就是你断除了烦恼,你就有智慧了,如果烦恼在你身上,你就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既是有烦恼来了,自己也能解决。如果这样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了,哦,原来佛性就在我这里呀,在我心里呀,因为没有烦恼你才能看到自己的心,有烦恼的人是看不到自己的心。有烦恼的人看什么事情,都以为自己是对的。
现在有些人以为自己学到了一点佛法,自己读了几本佛 经 书,就自以为了不起了。*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做人情愿跟一个端人交朋友,端人就是端正的人,不识字的端人都可以,也不跟一个读破万卷书的邪人交朋友,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拿佛 经来攻击人家,这本身就是犯罪,拿不同时期佛 经说法的不同理论来攻击,末法时期才有的法 门,尤如过去的数学家讲现在的数学家,不懂数学一样,做这种事情就是亵 渎佛 经,愚痴呀,所以*说情愿和一个不识字的端人交朋友,也不要跟一个读破万卷书的邪 人交朋友。
远离罪恶的味道,人生苦味。人生是尝味道的,我们要远离罪恶的苦味,就是要远离罪恶,闻到一点味道就离开,哦,他们要做坏事情了,我离开他们。这个人思维有偏差了,我要离开。要远离罪恶的味道。要知道寂静的味道,就是这个人很安静,能沉住气。寂静的味道,那是法悦的味道,法喜充满的味道,叫法悦。偿到这种味道的人,就不会有恐怖了,就是无恐怖故。因为你远离恐怖了,远离罪恶了,你就是正人。人一接 触罪恶,马上就会不开心。比如一个人搞你一下,接下来你马上就不开心,不高兴了,就想着要报复他,接下来你就接近恐怖了,因为你的手段是报复人家,接下来你就会有恐怖,怕人家来报复你。远离恐怖你才会无恐怖故。
求真不求似,什么东西都要找真的东西,不要求相似的东西,真的增加智慧,假的增加愚痴。
恭录 无念就是有念 无德即是有德